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節日快樂 | 某部舉辦首屆「百名最美軍嫂、女軍人」評選

節日快樂 | 某部舉辦首屆「百名最美軍嫂、女軍人」評選

原標題:節日快樂 | 某部舉辦首屆「百名最美軍嫂、女軍人」評選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迎著和煦的春風,我們又迎來三八國際婦女節。某部官兵以評選首屆「百名最美軍嫂、女軍人」的方式,向軍營中的她們表示節日慰問,致以崇高敬意!


無論是戰備訓練、教學科研,還是改革調整、創新攻關,無論是大漠戈壁、南海島礁,還是繁華都市、邊陲小鎮,到處都有好軍嫂、女軍人的身影。她們有的放棄優厚工作毅然支援邊疆,有的紮根大漠干起了部隊編外新聞幹事,有的主動請纓長期為官兵提供心理諮詢,有的是人民警察、優秀教師、白衣天使、知名節目主持人,在各自領域為強國復興偉大事業作出貢獻;還有的長期默默無聞、在家照顧公婆、撫育子女,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片天。她們不愛紅妝愛戎裝,與我們同甘共苦、朝夕相處,有的是業務領域的知名專家,有的是科研攻關的創新骨幹,有的是維和部隊的巾幗英雄,有的是拾金不昧的90後大學生女兵,有的是紮根邊疆的戈壁花朵,她們既是女兒、妻子、媽媽,更是新時代的女戰士、女軍人,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艱辛與汗水,贏得了大家的掌聲與喝彩!


彭元元某部工程師。長期從事通信總體技術工作,工作中大膽管理、團結同志、勇於創新,圓滿完成通信系統技術總體、通信工程建設和課題研究工作。



張衛紅:某部高級工程師。先後參與70餘次重大任務,研究解決多個技術難題,為確保任務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穎:某部工程師,先後參與5次重大任務,在完成大量日常工作基礎上,主動開展科研創新攻關和技術革新。



羅麗娟:某部工程師。大學畢業後主動放棄大城市工作環境,憑著紮實的專業理論,以事業為舞台、把崗位當戰位,歷經多個崗位歷練,多次參加重大任務。



亢新宇:某部工程師。技術能力過硬,參加並圓滿完成數百次大項任務通信保障工作,妥善處置線路故障多次。


穆雪:某部工程師。入伍以來,始終堅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先後解決設備故障多個,圓滿完成數十次重大任務。



彭芬加:某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她業務精湛,熟練掌握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及內分泌科常見病多發病診治,臨床經驗豐富。



丁鵲鵲:某部技術室主任,熱愛國防科技事業,多次組織解決影響任務進程的關鍵性問題。科研攻關能力突出,是科研創新團隊的核心成員。



趙曉莉:某部會計師,長期從事財務工作。近年來,圓滿完成多次任務經費申領保障工作,積极參与修訂財務管理規定,確保了經費支出合法合規。



何晶:某部高級工程師。她專業技術精、科研能力強,先後解決重大技術問題多次。


李欣:某部軍械員兼文書。她素質過硬、多才多藝,先後在多個軍內外教學訓練班次中擔任教練員或分隊長,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多媒體軟體技術,積极參加文藝晚會、演講比賽、「故事會」等活動。



劉丹:某醫院葯械科主任。工作中,她勤奮認真,經常加班加點、刻苦鑽研,自學完成了執業藥師課程,並順利通過了執業藥師考試,圓滿完成了承擔的各項任務。



梅在麗:某部班長,先後處理各類通信故障20餘起,為任務順利實施提供了堅實可靠技術保障。作為單位管理骨幹,她處處模範帶頭、以身作則,積極支持連隊領導工作,被親切稱為「知心天使」。



苗岩松:某部技術幹部。工作中,她嚴肅認真、踏實肯干,注重專業知識的補充和鞏固,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在生活中,她主動作為、勇挑重擔,關心著周圍每一名同志,深受大家的尊敬和喜愛。



趙德艷:某部工程師。參加工作以來,她立足本職崗位,勤奮敬業、刻苦鑽研,先後組織參與多項技術研究和科技練兵、技術改造項目。


趙偉:某部教導大隊助理講師,勤奮敬業、團結同志,工作表現突出。堅持原則、擔當作為,受到上下一致好評。



王秀紅:某部高級工程師。作為女博士,巾幗不讓鬚眉,用自己的勤奮汗水換來擔當重任的骨幹地位,出色發揮了頂樑柱作用。



曹亞妮:某部工程師。她是一名80後,也是一名女博士,懷著建功軍營的夢想參軍入伍。生性不服輸的她,把崗位當戰位,面對技術難題咬牙攻關,主持和參與多項重大課題。



郭小紅:某部高級工程師。為了能夠解決重大關鍵問題,她始終保持一股敢於攀登的勁頭,經過一個個案例分析、一次次反覆驗證,最終提出多種解決方案。



李涵秋:某部工程師。雖是纖纖女子,但投身工作後始終剛毅果敢,十餘載甘與設備為伴、與數據共舞,先後完成多次重大任務。


李浩晶:某部醫師。從軍五載,她始終把官兵健康放在首位,以一人之力服務全隊官兵;用精湛的醫術祛除疾恙,堅持定期巡診,為普通百姓送去溫暖。



潘爭榮:某部工程師。她是一名女軍人,也是一名軍嫂、一位母親。她總是以笑容應對壓力、用激情迎接挑戰,憑著這股拼勁,在歷次崗位技能考核中均名列前茅,真正是「巾幗何以讓鬚眉」。



李炎倍:某部助理工程師,始終保持著一份「不以無人而不芳」的清遠品質和肯吃苦、愛學習、善鑽研的優良習慣。



吳丹鋒:某部教研室講師。認真學習研究,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細心嚴謹授課,迅速成為業務骨幹。



高東群:某部工程師。參加工作以來,始終保持著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長期奮戰在數據處理和軟體研製一線,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過硬的技術攻關能力和很強的吃苦精神。


黃紅艷:作為一名近「90後」的女軍人,參加工作以來,認真學習專業知識,迅速成長為單位業務骨幹,圓滿完成歷次重大任務。



柳艷莉:某部工程師,負責單位通信設備日常維護保養及使用工作。工作之餘,熱心主動與駐島官兵談心交心,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知心姐姐」「海島上的茉莉花」。



楊梅:某部工程師。作為通信系統技術骨幹,干工作從不講條件、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在歷次任務中先後排除重大通信故障多起。



杜坤:某部工程師。先後參與多項國軍標編寫工作,多次被評為優秀幹部、優秀共產黨員。任檔案館館長期間,所在館被評為全軍檔案工作先進單位。



韓君:某部工程師。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投入本職工作,多次參加重大專項任務保障,為一線人員提供完整準確的產品服務。


李晶:某部高級工程師。入伍幾十年來,始終以共產黨員、革命軍人的標準要求自我,被單位表彰為踐行「兩學一做」優秀共產黨員。



郭麗萍:某部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一線技術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業務指導及時準確,成果質量把關嚴格,較好地完成了各項任務。



李澤昕:某部機關幹部。調整改革期間,積極響應組織召喚,主動申請異地分流工作,強軍路上與丈夫相互支持勉勵,在部隊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形象。



於曉光:某部工程師。入伍以來,始終牢記軍人職責,立足本職崗位,業務生產保持100%的優良率。



尚飛艷:某部工程師,入伍一年多就加入黨組織,兩年多就立功,周末、節假日經常加班加點,大項工作和艱巨任務面前帶頭衝鋒。


段俊:某部機關參謀。入伍以來,她從白衣天使到有線尖兵,再到操作能手,始終保持昂揚鬥志和向上精神。



湯澤瀅:某部副研究員。她紮根基層,埋頭致力技術攻關和理論研究,闖出了一條既符合基層特點又滿足任務需求的科研之路。



塗遺:某部高級工程師。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了多項重大科研課題,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



陳韻伊:某部助理研究員。作為一個川妹子,外表柔弱的她,對待工作卻風火潑辣、一絲不苟,多次受到各級領導高度讚揚和充分肯定。



尚婧:某部參謀,巾幗不讓鬚眉, 多次參與國家重大任務。


鄒飛:某部副研究員,矢志國防不言悔,多次作為唯一女同志參加任務,面對零下20多度的冰雪嚴寒天氣不叫苦、不叫累,參與歷次重大任務。



同蘭娟:某部工程師。時刻以一名合格黨員與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主動作為、銳意進取、勇於創新,在重大系統建設中表現突出,多次參加重大任務。



白瑜:某部門診部主治醫師。2015年以來,她隨隊一直奮戰在工程施工一線,為一線官兵身心健康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譚娟:某部工程師。夫妻倆聚少離多,她既要承擔部隊科研工作的重任,還要承受一人獨自撫養小孩的生活重壓,履行了一名合格軍人和妻子的承諾。



張曉萍:某部副研究員。她專業技術知識紮實,勤于思考,善於鑽研,作為負責人承擔了大量科研設計工作,解決了數十項專業技術難題。



吳芳華:某部研究員。三十幾年如一日,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在某重大工程建設領域作出突出成績。



丁凌艷:某部助理研究員。面對上級賦予的繁重任務,她把年幼的孩子交給年邁的老人,自己一頭扎進試驗現場,頑強拼搏、加班加點,從不叫苦喊累。



孫華燕:某大學教授。她專註本職,精益求精,成果豐碩。



朱軍:某大學副教授。奠定了學科帶頭人的地位。先後主講14門課程,累計1660計劃學時,部分課程獲全國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



王霞:教學檔案室館員。由於工作崗位的性質,註定長期深居幕後、默默無聞,但她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了各項任務。



任麗:某部機關幹部。無論是在平常工作中,還是在急難繁重任務面前,她都能夠積極擔當、主動作為,贏得了官兵的認可。



肖士琴:某部高級工程師。入伍三十多年來,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立足崗位默默奉獻。



馮建芳:某部高級會計師。入伍29年以來,干一行愛一行,始終忠誠履行一名軍人的神聖職責,用青春、智慧和汗水傳承著強軍精神。



湯艷紅:某部機關參謀,經常加班加點,在工作之餘,孝敬公婆,悉心照顧家庭,是家裡的好媽媽好兒媳。



劉娟:愛人為某部現役軍人。研究生畢業後,毅然放棄中央電視台《國寶檔案》和《文明與創造》編導及副主任職位,選擇跟隨愛人支援邊疆。以軍嫂的身份默默為國防事業盡自己一份力量。



王勝傑:愛人為某部軍官。2007年隨調進入大漠戈壁,擔任單位編外新聞幹事、特約記者。先後參與「2008奧運火炬傳遞」、技術大比武等定點新聞報道,參與單位重要課題研究、《點號文化手冊》拍攝及各類文藝晚會創作編導、史展館建設等大型工作,在報紙、刊物發表新聞及各類文章300餘篇,多次被表彰為「新聞報道先進個人」「好軍嫂」「優秀共產黨員」,被駐地政府授予「好軍嫂」榮譽稱號。



梁芸芳:某部幹部愛人。2012年隨軍後,她充分發揮專業特長,主動請纓擔任愛人所在單位心理諮詢師,通過一對一幫官兵減壓卸荷,指導基層政工幹部建立官兵心理檔案,定期舉辦骨幹培訓和專題講座,創新開設互聯網心理諮詢群,填補了愛人單位心理工作的空白,取得了良好成效。



吳玉洪:某部幹部愛人。她積極發揮自身文藝特長,帶頭推廣廣場舞,組建軍嫂合唱團、舞蹈隊,積极參与大型文藝匯演,協助愛人單位編排舞蹈、晚會等8次,極大豐富了軍嫂業餘文化生活。



柴玉萍:愛人為某部技師。為了支持愛人安心服役,她放棄地方小學在編教師的工作,安心作一名隨軍家屬。孩子出生後,正值某任務處於關鍵階段,丈夫經常加班加點不能回家,她既要在家照顧年邁的父母,又要照顧幼小的孩子,沒有絲毫怨言。



劉雪婷:愛人為某部軍官。2011年研究生畢業後,她獨自一人從東北老家來到愛人駐地,依靠自己的專業特長,應聘為駐地婦幼保健醫院新生兒科ICU醫生。雖然每天工作近12小時,但她全力支持愛人工作,對愛人加班、不能陪伴毫無怨言,默默在背後承擔起了一個母親、女兒、兒媳婦的所有責任擔當。



鄭海姣:愛人是某部二級軍士長。2005年結婚後,毅然放棄熟悉的工作生活環境,獨自挑起孝敬父母、照顧老人、撫養兒子的家庭重任,用女性的執著和堅強為丈夫照顧好後方。



許穎潔:愛人是某部幹部。自己作為一名人民警察,兩人的職業特點決定了他們總是聚少離多。她工作標準高、壓力大,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經常一個人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孩子,那種焦慮和無助感讓她也曾有過抱怨,但她以堅強意志克服了生活中的苦辣酸甜,變得成熟與堅強。



褚晨:愛人是某部幹部,由於工作原因,婚後兩人長期兩地分居,她毅然扛起了照顧老人和家庭的重擔。在她的支持和鼓勵下,愛人在部隊的工作表現出色。



賀會蘋:愛人為某部四級軍士長。多年來,雖然環境艱苦,但賀會蘋一直毫無保留地支持丈夫的事業。



霍艷陽:愛人為某部工程師,由於軍人職業的特殊性,丈夫不能總在她身邊,家裡大小事情,里里外外全部落在她一個人身上。她沒有退縮,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不忘給忙碌的丈夫加油鼓勁,囑咐丈夫安心工作。



李青華:愛人為某部幹部。為了支持丈夫工作,她主動放棄在上海的工作機會來到山西。由於丈夫經常加班加點,她便主動承擔起家庭事務,讓丈夫卸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工作,還利用所學的法律知識,熱心幫助丈夫所在部隊官兵解決涉法涉訴問題。



吳艷:愛人為某部技術室主任。丈夫服役的地方離家150多公里,雖然不算太遠,但因部隊任務繁重,丈夫每年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一個人承擔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默默照顧雙方年邁父母。在人們眼裡,她是一個女強人,是丈夫的堅強後盾。



周怡:愛人為某部工程師。大學畢業後,她曾先後在大連和北京擔任出國留學諮詢顧問。與愛人結婚後,她毅然辭去高薪工作在家照顧丈夫年邁的父母。2016年底面對愛人到山溝工作的選擇,她堅決支持,鼓勵丈夫安心服役,爭取在軍營建功立業。



許賽妮:愛人為某部幹部,由於丈夫經常外出執行任務,她義無反顧當起全職太太,獨自一人承擔起照料老人的主要責任,在默默奉獻中書寫對軍人深沉的愛。正是她打造了一個安穩後方,愛人得以全身心投入工作。



王雙燕:某部軍士長愛人,自從2008年結婚以來一直兩地分居,為了讓愛人安心工作,她主動放棄教師工作,在家當起了「後勤部長」,堅強撐起了一片天,使得愛人安心工作、建功軍營。



楊桂麗:某部軍士長愛人,懷著對軍人深沉的愛,無怨無悔跟隨丈夫輾轉荒涼戈壁大漠、奉獻芳華歲月。她還在承擔家庭重擔的同時,經常做一些為戰友縫補衣物等暖心事,被大家親切稱為「戈壁灘最美軍嫂」。



李國萍:某技術室副主任愛人,作為地方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儘管自己承擔的科研工作非常繁重,但她努力盡好妻子責任,全心全意支持丈夫工作,操持著家裡大小事情,從不言苦言累。夫妻二人在各自崗位表現優秀,書寫了「比翼齊飛、攜手共進」的佳話。



程雪琴:某部軍士長愛人,在得知戰士外出理髮不便後,便在理髮室為官兵無償理髮,這一理就是20年,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她的理髮刀卻從未停下。她像對待自家兄弟一樣關愛年輕戰士,主動為他們排憂解難,被親切稱為「第二指導員」。



延艷:某部機關幹部,既是一名軍人、也是一名軍嫂。長期從事機關工作,經常加班加點,業務素質過硬,工作成效明顯。結婚以來,在工作場上拼搏的同時,悉心呵護自己的家庭,始終辛勤持家、孝老愛親、養育後代,為同為軍人的丈夫營造了溫暖舒心的大後方。



陳廣芝:愛人為某部一級軍士長,結婚22年以來,始終以軍人軍屬為榮,與丈夫呼吸相通、休戚與共,心甘情願地用無私的奉獻、無悔的付出,全心全力地支持丈夫對國防建設的執著追求。愛人常年堅守在深山大溝,她一個人挑起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擔,默默操持家務,悉心照顧老人,精心教導女兒,為丈夫敬業奉獻、紮根軍營提供了堅實後盾。



鄒玉婷:愛人為駐瓊某部上士。作為一名軍嫂,她獨自一人默默地承擔家中一切,勇敢挑起照顧兩個家庭四位老人的重任,用稚嫩的雙肩撐起了整個家庭。在丈夫眼裡,她是一名好妻子,默默支持自己的事業;在婆婆心中,她就是自己的親閨女,始終如一照顧自己;在鄰里眼中,她是一個孝老愛親的好榜樣;在她自己心中,她最看重的,就是作為一名軍嫂的那份責任與榮光。



李波:愛人為某部工程師。2013年,毅然放棄深圳的高薪工作,隻身來到大山深處,成為一名光榮的軍嫂。結婚以後,她始終以自己的方式支持丈夫建功軍營,獨自擔負起家庭重擔,讓愛人一心撲在事業上。



李敏:愛人為某部工程師。結婚12年,9年兩地分居,為支持丈夫工作,十餘年如一日,一個人承擔起家庭的重擔,扶老攜幼,無怨無悔。她還堅守著自己的理想抱負,每年所教班級的教學成績都名列前茅,得到同事和家長一致認同,多次評為鎮、縣優秀教師。



趙美紅:愛人為某部幹部。結婚以來,默默無聞支持丈夫工作,特別是2013年至今,面臨丈夫所屬單位經多次轉隸、家中父母身體不好、女兒剛剛出生等諸多困難,為了讓丈夫安心工作,毅然辭職在家帶小孩,任勞任怨、辛勤持家、無私奉獻,為愛人投身強軍事業提供了堅強有力後盾。



康思秀:愛人為某部高級工程師。結婚多年來,她用實際行動默默踐行著當初「嫁給你,就是嫁給了軍旅事業,我來扛起家庭的擔子,你來扛起保家衛國的擔子」誓言。每當丈夫執行緊急任務時,她總是將全部的責任與重擔扛在自己身上,叮囑丈夫把工作放在首位。同時,擔任部隊幼兒園副園長,對事業懷有崇高的熱愛,給予每個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被孩子們親切地成為「康媽媽」。



陳劍敏:愛人為某部士官。作為一名「80後」軍嫂,以女性之至柔弱詮釋著軍嫂之至剛強,擔負起照顧一家老小的千鈞重擔,不讓丈夫因為家事分心走神。



劉亞萍:愛人為某部現役軍人。作為一名駐地社區居委會主任,積極救助少數民族結對子對象,及時挽回了少數民族同胞生命,被駐地廣泛宣傳報道,引起強烈凡響。



翟素花:愛人為某部現役軍人。她對丈夫悉心照顧,對家庭盡心盡責。結婚20年來,翟素花一邊在編織袋廠做著繁重的工作,一邊為家庭默默付出,用實際行動支持著丈夫對國防事業的追求。



魏同菊:某部服務保障室政委愛人,結婚20多年來,先後2次辭去心愛事業,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孝敬老人、愛護孩子、勤儉持家,一家人和諧和睦、其樂融融。



賈麗芳:某部士官愛人,夫妻倆常年兩地分居,為了照顧家庭,她生出孩子後就放棄了工作,承擔起照顧家庭的重任。為了讓丈夫安心工作,她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數年如一日默默付出,用實際詮釋了一名軍嫂的崇高內涵。



王春艷:某部一級軍士長愛人。由於丈夫常年奮戰在一線,從結婚的第一天起,她就獨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將家裡的大小事處理得井井有條。作為一名小學教師,經過不斷的進修學習,被評為了高級教師。



肖玉英:某部幹部愛人。丈夫入伍以來十多年來,一直奮戰在任務一線,輾轉於祖國大江南北。常年在外施工意味著常年的兩地分居,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她選擇默默地堅守,一個人撐起一個家,白天上班,晚上照顧孩子,做家務,日復一日,付出的艱辛要比常人多得多。這麼多年,一路走來,多少辛酸、苦楚都埋在了心底!她常說:丈夫完成任務後的凱旋,是對她最大的安慰!



阮君麗:愛人為某部幹部。她時刻以國防和軍隊大局為重,在方方面面積極支持丈夫工作。作為一名黨的幹部和省台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她所做節目多次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援藏工作的3年間深受當地人民喜愛;作為一名軍人的妻子,每年休假期間她都在婆家忙個不停,親自給老人下廚做飯、打掃衛生、購買衣物,精心撫養小孩,把後院照料得和諧美滿。



劉雯:某部幹部家屬。2005年,她經人介紹認識了作為軍人的愛人。結婚以後,由於愛人長期承擔繁重工作,與家人聚少離多,加之女兒出生,她義無反顧地辭去工作,毅然當起全職妻子,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軍屬的大愛。



劉君玲:某部幹部愛人。她孝老愛親、教子有方,操持家務、辛勤持家,全力支持愛人工作;積極融洽鄰里關係,熱心社區活動,主動發揮特長,主動承擔社區親子活動的組織和方案設計工作。



劉薇:愛人為某部幹部。結婚12年來,她心甘情願作丈夫背後的那個默默奉獻的女人。為減輕家庭負擔、緩解後顧之憂,使愛人全身心投身工作。



石磊:某部幹部家屬。她是中國音樂學院才女,畢業後以華夏民族樂團成員身份常年參加國家級演出、國際藝術交流和央視節目錄製。2014年,她毅然放棄北京優越工作生活條件,隨軍至駐地,相夫教子全身心支持丈夫工作的同時,還培養指導了50餘名愛人單位子女參加國內外演出和比賽。



岳宏:某部幹部家屬。結婚30多年來,她全力支持丈夫工作和國防事業,積極支持部隊建設,辛勤持家,無私奉獻,體現了一名軍屬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霍苗苗:某部幹部愛人。丈夫經常加班顧不了家,她一人扛起家庭重擔;孩子成長教育、老人生病住院,她一人忙裡忙外、毫無怨言,為了支持丈夫工作,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家庭,用行動詮釋了「軍嫂」這一光榮稱呼。



孫鑫:某部幹部愛人。她和丈夫都是軍人,彼此默契十足、恩愛有加。本職崗位上,她作為主要成員先後完成了多項重大項目研製工作,受到上級好評。



辛娜:愛人為某部機關幹部。作為醫院醫療部的主治醫師,她敬業精業、無私奉獻,2003年主動申請參加救治「非典」病人,不幸被感染,後經搶救治癒。作為新時期軍嫂,她無怨無悔全力支持丈夫工作,不讓丈夫有後顧之憂,還經常協調幫助解決官兵到駐地地方醫院就醫問題,給官兵普及醫療專業知識,得到丈夫單位領導、同事的積極認可,是大家眼中的好嫂子、熱心大姐。



陳曦:愛人為某部機關幹部。結婚4年來,她始終支持丈夫工作,勇敢地挑起家庭重擔,作丈夫的堅強後盾。由於丈夫經常出差,家裡大事小情、里里外外全落在她一人肩上。她既踏實勤懇地做好本職工作,又毫無怨言地承擔操持家務、照顧老人的工作。特別是老人生病住院後,只有她一人在身邊照顧,每天早起晚歸,忙前忙後,為丈夫撐起半邊天,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期好軍嫂的精神。


感謝有你!在這個溫暖的「三八」婦女節里,請為她們點贊!


▋來源:解放軍報社裝備發展部分社


▋監製:鄒維榮


▋責編:韓阜業


▋編輯:王曉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那些年女兵們的獨家記憶
與時代同心同向,用熱血與擔當把夢想點亮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