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就有「婦女節」 然而並不是3月8日

中國古代就有「婦女節」 然而並不是3月8日

原標題:中國古代就有「婦女節」 然而並不是3月8日


今天,你過節嗎?還是無節可過、只能貢獻money?


107年前的今天(1911年3月8日)是第一個國際勞動婦女節。當時,美國、德國、奧地利等國首次舉行了紀念活動。不過,你知道嗎?中國早在古代就已有「婦女節」,但並不是3月8日。


唐代,人們要在「七夕」女節這天祭拜織女,希望她把紡織的技巧傳給家中的女人。女性們則走親訪友,交流織藝,連平時被禁錮在綉樓里的大家閨秀這天也可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涉足田園,遊覽市井。宋代和明代的「七夕」這天,婦女的待遇更高:要穿紅戴花,家中還要備足美食供她們享用。


到了清代,「婦女節」從「七夕」發展成端午的「女兒節」。這天,不僅女性要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享受平時想都不敢想的「遊藝」「聚餐」「休假」等特權,連遠嫁的女子也可在這幾天回娘家看望雙親,共享天倫。


直到民國年間,國際勞動婦女節才傳入中國,這與一位外國人有關。


昔日共產國際派任中國國民黨的首席政治顧問鮑羅廷夫婦與孫中山夫婦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鮑羅廷的夫人通過宋慶齡認識了國民黨中央婦女部長何香凝,並向她介紹了國際婦女節。



鮑羅廷夫婦


何香凝是國民黨元老廖仲愷的夫人,在社會上和國民黨內威望極高。在1924年1月召開的國民黨一大上,她提交了「於法律上、教育上、社會上、經濟上確認男女平等之原則,助進女權之發展」的提案,並提出了紀念國際婦女節的設想,得到與會者贊同。

1924年3月8日,2000多中國婦女在廣州第一公園第一次慶祝自己的節日,這是中國有組織的婦女運動的開始。何香凝多年後回憶說:「散會後,我們挺起胸膛、踏著大步在街上遊行示威,數百名婦女成群結隊地喊出『打倒封建主義、打倒帝國主義』『爭取婦女解放』等響亮口號。」

編輯:梁晨

綜合:新華網、《人民政協報》《農民日報》《海南日報》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下文 的精彩文章:

38年前他帶領中國選手首現冬奧賽場,起步晚的中國如今戰績輝煌
萬豪酒店將西藏列為「國家」已被立案調查 今連發3微博回應

TAG: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