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歐洲歷史上的「中國熱」

歐洲歷史上的「中國熱」

原標題:歐洲歷史上的「中國熱」


微信ID


EYEONHISTORY


2017年,隨著動畫片《瑞克與莫蒂》的熱播,四川辣醬引起美國人的瘋搶。


據報道,在電商平台eBay上,一小包蘸醬的價格一度被炒到100美元,甚至還有人花了1.5萬美元購買一桶64加侖(約242升)的蘸醬。


風靡北美大陸的四川辣醬


這樣的「中國熱」不僅在美洲大陸成為潮流,其實,早在公元前1 世紀時,中國很多產品就經由「絲綢之路」傳入歐洲。



絲綢、瓷器和茶葉



在18世紀,中國的絲綢、瓷器、漆器等商品更趨完美,絲綢輕盈亮麗,瓷器巧奪天工,造型別緻,對西方人來說一度是非常高檔的類似藝術品的物件。


16世紀,義大利、法國已能夠生產絲綢。


歐洲的絲綢在質量上不久就能與中國貨相當,但卻仍然常常採用中國圖案,比如龍、鳳、花、鳥等等,開始時還特別註明「中國製造」以利銷售。


歐洲貴族絲綢服飾


據說羅馬皇帝愷撒曾有一次穿著中國的絲綢袍子去競技場看錶演,並引起轟動。


歐洲絲織廠的絲綢畫師們,手裡都還有一本《中國圖譜》作為模仿的藍本。


歐洲人也很快學會了製作瓷器。



瓷器進入歐洲以前,西方人日常應用的器皿多以陶器、木器和金屬為主。


輕薄的瓷器一傳入歐洲,便成為熱銷物品。


最初的瓷器價格昂貴,比如在埃及和阿拉伯,幾件瓷器甚至可以換一個奴隸。


巴黎附近的賽弗爾、荷蘭的戴爾伏特等是歐洲著名的瓷器工場。


代夫特陶器工廠生產的瓷匾


荷蘭人制瓷時,往往繪上龍鳳、鸚鵡、仕女、寶塔、亭榭、夜宴、採茶女、著中國官服的人物等等,以山寨中國瓷器。


18世紀法國和歐洲流行的以精緻細膩、柔和纖弱為特徵的洛可可(Rococo)藝術風格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進口中國物品的影響。


除了瓷器,中國的屏風、箱櫃等漆器也享譽歐洲,法國作家塞維涅夫人在她家裡一個羅鈿鑲嵌的中國五斗漆柜上,寫出了著名的數十封致女兒的信。



收藏在歐洲博物館裡的中國古代漆器


茶葉也是歐洲人特別喜好的一樣中國商品,荷蘭東印度公司1650年把茶葉引入歐洲,後來歐洲的茶葉絕大部分是由中國進口。


飲茶逐漸成為風尚,遍及歐洲王室和上流社會。



歐洲下午茶油畫

18世紀,茶葉就成為英國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甚至被譽為「所有醫生公認的最佳飲料」。



女王宮廷里的「中國熱」



作家丹尼爾·笛福就描述說:「女王本人愛好穿中國服裝,屋裡充滿了中國元素。」


中國物品擺設在英國也成為品位的象徵,因為只有財力雄厚,才能從遙遠的東方舶來中國物品。


宮廷裡面往往要掛上幾幅中國圖案的絲織掛毯,擺上多件中國精美瓷器。



歐洲宮廷充滿中國元素


至今我們仍可在英國許多地方的王宮貴族府邸里看到當時收藏的大量中國瓷器。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也是一個「中國迷」,1670年,他甚至在凡爾賽建了一座「中國宮」。


宮內,檐口楣柱、牆角、屋頂都貼著中國風味的瓷磚,室內擺放著中國圖案的青花瓷瓶、綢帳與金流蘇等。


1700年1月,為了慶祝新世紀的到來,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金碧輝煌的大廳里舉辦以「中國之王」命名的盛大舞會。


當昂揚的音樂奏響後,身著中式朝服的路易十四坐在一頂中式「八抬大轎」里粉墨登場,全場一片歡騰。



宮廷里的中國瓷器


在王室的示範下,貴族宅邸紛紛擺設中國瓷器;


貴婦們搖起了中國摺扇,穿著中國風格的絲綢面料鞋子;



中國摺扇

巴黎街頭也出現中國轎子。


1755年8月20日,伏爾泰以趙氏孤兒為原本而編著的五幕悲劇《中國孤兒》在巴黎首演,盛況空前,當日票房收入達到平時的4、5倍。



中國文明的傳播



衣食住行等形而下的物件之外,歐洲人對中國文明也感興趣了。


那個時代,歐洲正處於文明交替時期,對域外文明表現出一種非同尋常的研究興趣,中國的儒家哲學等因此成為關注重點。


法國、英國和普魯士(德國)等國設立的科學院有大批學者研究中國。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發明微積分和二進位據說就是受到《易經》的啟發。


法國學者維吉爾·比諾曾描述說:

「當人們翻閱18世紀法國思想家、經濟學家撰寫的作品、遊記或報刊文章時,會驚訝地發現中國的名字是如此頻繁地出現,激起了那麼多的讚譽之詞」。


啟蒙運動領袖伏爾泰把中國理想化,以此作為批判法國舊制度的參照物,他讚譽說,中國人的歷史書中「沒有任何奇蹟,沒有任何得到神啟的自稱半神的人物。」



伏爾泰


傳教士們還把中國的科舉制度介紹到歐洲,在曾德昭所著的《大中國志》中,有一章講述中國的科舉制度,歐洲人耳目隨之一新。


那時歐洲的政府官職一般是世襲的,而中國用每年舉行一次考試的公正辦法來遴選官員。


在傳教士和學者的宣染下,孔孟之道在歐洲人眼裡成為一種先進思想,中國成了一個令人神往的「理想國度」。


法國文學批評家居斯塔夫·朗松認為,中國之所以在18世紀的法國受到歡迎,主要是其道德觀迎合了當時法國人的精神需要。


那是一種不是建立在宗教教條和超驗原則基礎上的道德觀。


伏爾泰認為這種倫理學「嚴格,同時合乎人情」。

重農學派學者魁奈也是一位中國迷,幾乎言必稱孔子,對中國文化頌揚備至,認為中華文明是符合自然秩序的完美典範,他也因此獲得「歐洲孔夫子」的雅號。



魁奈


但是,並非所有人都迷戀中國,孟德斯鳩和盧梭就曾批判古老中國的「專制和愚昧」。


到了18世紀後期,隨著對古老中國的了解更為全面,「中國熱」開始退潮。


《看歷史》2018年3月新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1901年,他跟隨著玄奘的腳步,找到了失落千年的曷勞落迦城
一百多年前,這條世界上最長的鐵路是如何建成的

TAG: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