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1.6萬人的山鄉真牛,毛澤東三次來調查,謝覺哉稱出九軍十八師

這1.6萬人的山鄉真牛,毛澤東三次來調查,謝覺哉稱出九軍十八師

福建上杭縣才溪,在30年代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裡的人口僅有1.6萬人,卻有近四千人參加紅軍,占當時全鄉總人口的20%和青壯年男子(16-55周歲)的80%。其中1192人犧牲在疆場,才溪也因此被譽為「烈士之鄉」。

上個世紀50年代,中央政府南方老根據地訪問團總團長謝覺哉率團來到才溪,問才溪出了多少開國將軍,當地幹部回答:「已聯繫上的有9位軍長、18位師長」。謝覺哉,真不愧「將軍之鄉」,有「九軍十八師」。自此,才溪「九軍十八師」由此聞名,後來建起了有「九軍十八師」陳列館。走進才溪「九軍十八師」陳列館,楊成武上將那遒勁有力的金黃色題字迎面而來:「將軍之鄉——才溪」。

「九軍十八師」,涉及海陸空三軍,其中軍銜最高的是中將劉忠;有13歲任兒童團團長、抗美援朝時參加並指揮著名的上甘嶺等戰役的少將王直;有參加平津等戰役的少將王奇才;有參與籌建空軍航空兵第一支作戰部隊——混成4旅並任參謀長,抗美援朝中,參與、指揮擊落、擊傷幾十架敵機的少將王香雄;有動員一家兄弟5人參加紅軍的少將王集成。此外,才溪籍少將還有王勝、邱子明、邱國光、張力雄、雷欽。

此外,在國家領導人身邊,也不乏才溪籍軍人的身影,李質忠擔任過毛澤東機要秘書、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吳振英曾是劉少奇機要、行政、警衛秘書。  在耳熟能詳的革命歷史事件中,也活躍著才溪籍將領,例如飛奪瀘定橋戰鬥中,被授予大校軍銜的王陪臣就是24名敢死先鋒隊員之一。

小學時,我們曾經在課堂中學習《紀念白求恩》,無不欽佩諾爾曼·白求恩那無私、無畏的精神,他那張在河北省淶源縣孫家莊外小廟內俯身為八路軍傷員手術的照片深入人心。那張照片中,有幾名助手與白求恩同台手術,其中有一人就是在晉察冀解放前有「華北第一刀(手術)」之美譽的才溪人王金亮。王金亮是白求恩大夫的親密戰友、主要助手和野戰外科醫術的接班人。他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

大校闕明於1940年7月,在朱德總司令的直接領導下,負責籌建第一座紅色廣播電台——新華廣播電台。其間闕明任新華廣播電台行政科長,他和同志們一起,克服了人員、設備等方面的重重困難,終於在1940年12月30日(現定為中國人民廣播事業誕生日)開始廣播。

才溪能成為蘇區模範鄉,村裡人踴躍參加紅軍,這跟毛澤東當年三次來到才溪調查很大的關係,當時,在村裡流傳一首歌謠「響嘩嘩,鬧花花,毛主席來才溪作調查;領袖和人民心連心,訪貧問苦到農家……」後來,毛澤東寫下了《才溪鄉調查》光輝著作,在書中,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才溪鄉的行政區劃、代表會議、鄉蘇下的委員會、擴大紅軍、經濟生活、經濟公債、文化教育等方面內容。

毛澤東每次來到才溪,住在上坑村、塘子角農戶家裡,利用戰爭間隙,深入進行社會調查,深入群眾召開各類人員座談會,調查、掌握土地、勞動、柴米油鹽問題的最基本材料。

毛澤東在當時的調查中,還給一個名叫「衰坑」的村子改名字,當時,這個村子一開始取名叫銀坑,因為村子裡封建權貴們仗權依勢、勾心鬥角,後來銀坑變成衰坑。毛澤東說, 現在,封建統治階級的末日來臨了,需要我們去消滅這個垂死的階級。近幾年,你們這裡參加革命的同志不少,有些人還為革命流血犧牲了。有這樣一些勇於鬥爭的同志努力,國家民族就會有前途,你們這樣的村莊不會再衰敗,就一定會興旺發達。所以,我看這個村子的名字就改為「發坑」!自此,毛澤東取的這個發坑村的名字一直叫到現在。

1934年1月,在臨時中央政府首都瑞金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工農代表大會」上,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澤東,把《才溪鄉調查》發給與會代表學習,向全蘇區推廣才溪鄉先進典型經驗,造成千百個鄉都「成為爭取全中國勝利的堅強陣地」,並藉此「去粉碎一切機會主義者的瞎說」,高度讚揚了才溪人民在政權建設、經濟建設和支援革命戰爭中取得的巨大成績。

正是因為毛澤東在這裡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更多的才溪兒郎投身革命熱潮,這是才溪成紅軍之鄉,將軍之鄉,烈士之鄉的根本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陽趣評 的精彩文章:

37歲佟大為的妻子關悅近照

TAG:向陽趣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