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生還不如波德萊爾的一行詩。」

「人生還不如波德萊爾的一行詩。」

??? ??

 ?? ?

??? 

00:00/03:48

告讀者

讀者們啊,謬誤、罪孽、吝嗇、愚昧,

佔據人的精神,折磨人的肉體,

就好像乞丐餵養他們的虱子,

我們餵養著我們可愛的痛悔。

我們的罪頑固,我們的悔怯懦;

我們為坦白要求巨大的酬勞,

我們高興地走上泥濘的大道,

以為不值錢的淚能洗掉污濁。

在惡的枕上,三倍偉大的撒旦,

久久撫慰我們受蠱惑的精神,

我們的意志是塊受蠱惑的黃金,

卻被這位大化學家化作青煙。

是魔鬼牽著使我們活動的線!

腐敗惡臭,我們覺得魅力十足;

每天我們都向地獄邁進一步,

穿過惡濁的黑夜卻並無反感。

像一個貧窮的盪子,親吻吮吸

一個老妓的備受摧殘的乳房,

我們把路上偷來的快樂隱藏,

緊緊抓住,像在擠一枚老橙子。

像萬千蠕蟲密密匝匝擠到一處,

一群魔鬼在我們腦子裡狂飲,

我們張口吮吸,胸膛里的死神,

就像看不見的河,呻吟著奔出。

如果說姦淫、毒藥、匕首和火焰

尚未把它們可笑滑稽的圖樣

綉在我們的可悲的命運之上,

咦!那是我們的靈魂不夠大膽。

我們罪孽的動物園污穢不堪,

有豺、包子、母狗、猴子、蠍子、禿鷲,

還有毒蛇,這些怪物東奔西走,

咆哮,爬行,發出了低沉的叫喊,

有一個更醜陋、更兇惡、更卑鄙!

它不張牙舞爪,也不大喊大叫,

卻往往把大地化作荒蕪不毛,

還打著哈欠將世界一口吞噬。

它叫「無聊」!——眼中帶著無意的淚,

它吸著水煙筒,夢想著斷頭台,

讀者,你認識這愛挑剔的妖怪,

——虛偽的讀者——我的兄弟和同類!

----------------------------------------------------------

「人生還不如波德萊爾的一行詩。」——芥川龍之介.(PS:這真是一條價值上億的廣告文案。)

在近幾年的閱讀旅程中,經由木心先生知道了這句話。也有讀過芥川龍之介的傳世小說之一——《羅生門》,簡單涉獵過芥川的其他作品,包括《某傻子的一生》,(不過倒是沒什麼印象了)也即這句話的出處。

----------------------------------------------------

「某傻子的一生是芥川的遺稿,有著死亡的氣息。

在第一個章節里,青年的芥川在書架的梯子上。他看見了書架上的一個個耀眼的名字。最後,書店的燈亮了,他向下望去,發現梯子下的人是如此渺小。他對他們輕聲說道,「人生還不如波德萊爾的一行詩」 。

這不僅是對他們說的,這是一個遙遠的預言。某傻子的一生的結尾,隱隱預示了芥川服藥自盡的結局。芥川回憶青年的芥川,那時他已感受到了人生的虛幻和痛苦。而人生的痛苦無從表達,無可訴說,人又渺小而卑微,所以這種痛苦是不及波德萊爾的詩的絕望的。

這句話是一個絕望者最後的宣言。也許他是悲觀的,又也許他是理智的,因為這就是人生的一面,有些人一定會走上這條道路。」

——以上文段摘自「知乎」。

-----------------------------------------------------------

不過我個人對芥川龍之介感觸最深的還是這句——「所有神的屬性中,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殺。」(也有說法,「上帝即使不幸,也不能像我們這樣自殺。」)

看吧,這麼多經典的文學作品,無論如何繞不開「神」,繞不開「上帝」,繞不開《聖經》。從個人的實際需要出發,這也是我自己為什麼接觸、學習《聖經》的原因——西方世界如此眾多的文學作品都和「基督教」、《聖經》內容有關,生活在我們這個信仰缺失的國度,我真的想知道——兩千年來,基督教、《聖經》傳達給西方世界的「價值觀」到底是什麼啊!

關於這個問題,後來倒是在馮唐的《素女經》後記文章中遇到了滿意的解讀:

----------------------------------------------------------------

「哈羅德·布魯姆在20世紀的末尾說:「現在和兩千年前未曾改變:我們被拋到這個世界上,被拋到這片虛空。我們被迫與上帝與真實自我分離,光芒消逝,生生死死,日復一日,自覺孤零。這世界或許也有輕狂的活力,但那並非常態,也不是我們生存的定則。受創的生命更接近真實:我們日日夜夜懷著無愛、無得、瘋狂、死亡的恐懼。」為了解救這個晦暗的世界,布魯姆說:「靈知給我們自由。」

布魯姆的這一見解,建立在漫長的西方文學的基礎上,彌爾頓、布萊克直到卡夫卡和加繆就不說了,僅就美國文學來說,惠特曼、狄金森、梅爾維爾、愛默生,他們的寫作針對的都是《聖經》,思考的是神學問題,關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命運」,不管他們個人是親宇宙的還是反宇宙的,是一元神論還是二元神論或是神死論。

漢語寫作的歷史,是非神學的歷史,對人——宇宙的觀念認識與構建,或者是缺失,或者是膚淺(道教的萬神殿不去說了,那是一個很奇怪的往上摞神仙的體系)。但是,在中國的歷史上,不僅依舊存在著龐大的佛教體系和正在旺盛的基督教體系、伊斯蘭教體系,而且曾經存在過本文提到的所有宗教和教派,索羅亞斯德教、猶太教、印度教、摩尼教、景教(東正、天主、諾斯替)······歷史和現實的資源是足夠的。」

--------------------------------------------------------

今天,滿懷著欣喜地心情打開了希冀已久的《惡之花》。第一篇《告讀者》以及背面封面的詩歌,再次印證了以上的見解。有幸從2016年11月開始接觸到《聖經》,感謝我親愛的中國朋友和韓國朋友長久以來不離不棄地相約學習和關愛。不管是在西安,還是在廈門。遇見你們,真的是一生之幸事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7回歸線 的精彩文章:

TAG:7回歸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