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生節是性別歧視嗎

女生節是性別歧視嗎

近幾年來,尤其是在高校,出現了過三七「女生節」的熱潮。去年有一大批公眾號質疑其中是否含有性別歧視和年齡歧視,今年說起過三七女生節的少了許多,路上還聽到有女孩說:「我政治很正確的,我過三八婦女節。」

這是好事,起碼大家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而不是盲目跟風。

但今天樹洞想從分析「女生節」出現的原因入手,談談這個話題。為什麼會出現獨立於婦女節的女生節?

「每年的「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已經演變為「女神節」「美麗節」 )高校女生不願稱自己為婦女,又不想放棄女性的節日特權,從此以後就有了女生節。大家都把3月7日,也就是3月8日的前一天稱為「女生節」。」

——來自搜狗百科

在分析之前,我們先了解「婦女」和「女生」,「婦女節」和「女生節」的官方詞義

(可以看出女生節的初衷是好的)

以上圖片文字均摘錄於搜狗百科

但我們先不管這些詞語本身的含義,一般情況下大家是不會閑著沒事去查它們的。

至少在目前,不管是歷史原因還是社會原因,「婦女」和「女生」的詞意區別就像英語中的woman和girl一樣,用於區分年長女性和年輕女性,或區分已婚女性和未婚女性。

先下結論:我認為,區分「女生」和「婦女」當然有必要,但區分「女生節」和「婦女節」沒有必要。「女生節」的產生並不至於到性別歧視年齡歧視的程度,但它仍然存在一些對「婦女」這一群體的片面理解。

當有人給女孩們說「婦女節快樂」的時候,有些女孩們會覺得不適:「你怎麼可以把我稱為婦女呢?」

這種不適可能來自於兩種原因

原因1你把稱謂弄錯了,我是「女生」不是「婦女」,就像我的名字是A,你卻叫我B一樣,不合適。

原因2我是「女生」,你卻說我是「婦女」,我覺得用「婦女」形容我彷彿在我說像「婦女」一樣。

要辨明到底出自於哪種原因的方法很簡單,倒過來問自己就可以:如果我是「婦女」,當我被稱為「女生」的時候,我會有同樣的不適感嗎?如果有,那就是單純的原因1,如果沒有不適,甚至覺得被稱為「女生」是值得開心的事,那就是原因2。

這裡我們討論的對象就是出自於原因2而區分婦女節和女生節的現象。

為什麼一些女生不願意被稱為婦女?我總結了兩點原因:

一、「婦女」的聯想與負面標籤

談起「婦女」,我們自然想到的是「中年女人」甚至是「中老年女人」,這就不得不提起新聞里常常特意標出「大媽」群體。伴隨著她們的的往往是一些負面新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奇葩,低素質,低水平,粗俗」等負面印象。女孩們不願被稱為「婦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希望被貼上類似的標籤。

這一點用在同年齡段的中年男人身上也一樣,談起中年男人的負面標籤,我們也會的聯想到被各個公眾號曾大肆批判的「油膩中年男人」,他們往往伴隨著同樣的「浮誇,低素質,低水平」的標籤。

所以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女生們不願意被稱為「婦女」是不存在對女性的歧視的,這針對的只是個別低素質中年人給中年群體帶來的負面印象,不願意被稱為「婦女」僅僅是因為不想被認為像「婦女」一樣粗俗。

但這只是部分中年男女的行為,加上媒體的誇大讓我們很容易對他們留下不好的偏見看法。對他們的diss背後也意味著教育水平和國民素質的發展,這意味著當代國人素質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著一代人比一代人優秀,意味著大家對真善美的追求和醜惡假的排斥,這是好事。

但畢竟這是少數人的行為影響了我們對多數人的看法,我們把「婦女」和「中年男人」標籤化是不合適的。時代在變,他們也在變化,大部分成年人都在時代的變化中成長,他們有他們那一代人特有的優點,也在學習新一代人新的思想和優點。

對於這種偏見,我只能倡議年輕的孩子們不要讓自己成長為那種被批判的「油膩」中年人;倡議大家在批評某些低素質行為時減少對「中年」「女性」標籤的渲染;也倡議長輩們堅守那一代人的優良傳統的同時,也可以隨著時代的變化了解一些新的觀念,隨時代成長,給年輕人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二、「婦女」背後的年齡偏見

正如上文提到,不管官方定義如何,「婦女」這個詞語在文化發展過程中,被約定俗成的定義為年長的女性。

大部分女孩不願意被稱為「婦女」,往往出自於女性對年齡的忌諱,被稱作婦女,就像被稱為老女人一樣。而老,往往讓人想到「年老色衰」,缺乏女性魅力。

這裡面一個關鍵詞是「女性」,一個關鍵詞是「年齡」,這也是許多人對女生節的政治正確持性別歧視和年齡歧視嫌疑的原因。

這裡面是否含有性別偏見,我們可以反過來問:男性對年齡存在忌諱嗎?男人會介意自己被稱為男孩還是被稱為男人嗎?我認為對年齡的忌諱是同時存在於男人女人之間的,男性也需要「男孩」「男人」稱謂的區分。但長期歷史發展下的事實是,女人更忌諱衰老。

究其原因,是出自於對大家普遍更重視對女性的審美評判也好,出自於物化女性、以年齡區分價值化女性也罷,上綱上線地爭論「女生節」的產生到底是否存在性別歧視沒有必要,過個「女生節」還被批為性別歧視也實在委屈,但我們也需要明白,在這樣一個男女平等的現代社會,女性需要得到和男性同樣的尊重,對女性價值的判斷和對男性的價值判斷都應當持謹慎、嚴肅、尊重的態度。

對於是否存在年齡歧視,我們也可以站在年長女性的角度問:如果我是年長的女性,我想被稱為「老女人」嗎?從這個意義上說,女生不想過婦女節,「婦女」們也不會想過婦女節。顯然沒有女人想被稱為老女人,因為老往往代表美麗的反面,每個女人都巴不得自己一直能過女生節。

這樣一來,年齡忌諱似乎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婦女節而過女生節也理所當然。但我們都會成熟老去,年輕時忌諱被說老,年紀大了同樣忌諱被說老,不過是有「年齡資本」的反對底氣和無可奈何接受事實的區別,可「年長」真的是那麼糟糕的一件事嗎?

「尊老」「尊重長輩」是傳統美德,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只看到「年長」背後的負面標籤而對「年長」存有偏見,「年長」也可以意味著智慧的沉澱、成熟穩重,意味著一種成熟的魅力。

女性魅力也不應該只由年齡判斷,年輕固然意味著生機活力的美,但女性魅力不是只有存於表面的年輕漂亮,還有許多的含義。只有當「老」這個詞語出現,人們想到的不再是只有糟糕的衰老形象,而是一個更為全面立體的「有歲月的痕迹,也有歲月的沉澱」的形象,我們才算對年齡沒有偏見,才算對年齡的看法全面準確。說女生們不願被稱為婦女就是在歧視「婦女」顯然過分了,但「女生」絕不是優於「婦女」的存在。

從這一層面來說,我們既要改變通過年齡草率判斷一個人的價值的思維模式,女性們也要自強不息,努力活成美的「中年女人」,不要讓歲月磨滅了靈魂的光芒,讓大家對「婦女」的看法不再片面、負面

GIF

對於婦女節與女生節,我們能做的是:

第一,是時候改變對「年長女性」、甚至是「年長男性」的片面、負面看法了,不需要羞於被稱為「婦女」。同時不論是「婦女」還是將要成為「婦女」的人們都應該努力改變自己,從而改變大眾對「婦女」群體的刻板印象。

第二,「婦女」這個詞演變成區分於「女生」的存在,我們很難再把大眾眼中的「婦女」扭轉回「婦女」的官方詞意了,把婦女節改為「女性節」,也許更為符合國際婦女節最開始的初衷。

GIF

我們應當平等的尊重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性取向,不同國籍,不同種族的所有人類。但平權不是形式的政治正確,而是給每個人作為人而應得的平等和尊重。在這種層面上來說,它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個含義,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我們覺得某些東西用在A身上不妥當,不尊重,那它同樣也不能用在B身上。本文很多地方都用到了這種換位思考的方式,可以適用於判定大部分情形是否存在不平等尊重的情況。

最後,讓我們重新看一遍婦女節的定義:

「國際勞動婦女節,又稱三八節、婦女節、三八國際婦女節,是世界各國婦女爭取和平、平等、發展的節日。」

在這個節日,為那些爭取人類平權而做出不懈努力的人們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假寐樹洞 的精彩文章:

TAG:假寐樹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