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我們抗拒「婦女」一詞的時候,我們在抗拒什麼

當我們抗拒「婦女」一詞的時候,我們在抗拒什麼

性別

 性別

范憶堂 

00:00/04:28

說到「婦女節」一詞,因為放假,大家都很開心。

但說到「婦女」一詞,超齡少女們紛紛劃清界限,以「輕熟女」「資深美女」自居,對這個詞畏如虎狼。「婦女」似乎意味著結婚,意味著蒼老與衰敗,意味著失去年少的敏感活力,意味著人老珠黃變成魚眼睛。

是不是我們,對「婦女」這個詞有點誤解?

女生節?女神節?女王節?

筆者在《女權主義:那些害怕她巨大能量的人,沒資格擁抱她》一文中指出,在甲骨文中,「婦」是一個拿掃帚的人,「女」是一個跪坐的人,證明了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婦女地位的低下。

《說文解字》認為「女」指未婚女子,「婦」指已婚女子,故「婦女」泛指女性。如今,司法解釋中將14歲以上的女性稱為「婦女」,也並不單純指代已婚婦女。兩千年過去,為什麼我們依然視「婦女」一詞如洪水猛獸呢?

當然不是因為女孩子犯矯情。

事實上,如果婚後的女性依然優雅隨性、自由自我,沒有被憑空而來的瑣事奪走時間,依然可以好好做自己,就算「婦女」一詞意味著結婚,也不會帶來如此的厭惡和抗拒。

我們看到的婚姻,向女性剝奪的太多了。新時代新女性,個個都能養活自己。原本瀟洒自在,一結婚就要承擔幾倍的家務,要照顧額外的人,這些還好,一個好丈夫也可以分擔;最重要的是,要生孩子。

育齡婦女在工作中的歧視十分常見,並不能完全譴責企業,他們任用育齡婦女的風險和損失,早該由社會福利部門承擔。而在生活中,一個孩子對母親的需要,事實上是遠高於父親的。生育讓許多女性別無選擇,又不能放心交給「歷史上長期缺席的」孩子他爸,稍不留神,就出現事業斷層。

其次,在我們的文化語境中,「婦女」的確還是經常被認為「已婚」。

第一是因為,這個詞按《說文解字》應該是一個並列結構,已婚的「婦」和未婚的「女」是並列的;但它又很容易被認為是一個偏正結構,即「婦」修飾「女」,只剩下已婚的含義。

第二是因為長期以來國人對這個詞的扭曲和歧視。過一過女生節倒沒什麼,但覺得婦女就是「人老珠黃」已經有些偏頗,說「女生到婦女只差一日」就更過分了。一個男權的國度里,本來女性就避諱年齡,恥於談性,這樣一來,更加對「婦女」一詞避之唯恐不及。

但是,年輕貌美就比半老徐娘更驕傲嗎?處女就比非處女更高尚些嗎?保養沒有問題,男人一身贅肉毫無形象者太多,為什麼獨獨女性害怕自己「色衰愛弛」?男人拿情史吹噓者太多,為什麼獨獨女性要裝純給不懷好意的直男癌看?如果是害怕,難道我們就比他們差嗎?如果想換取點什麼,用壓抑和卑微換得的東西真的有價值嗎?

不想服從男權的邏輯,就需要我們多加思考。

優秀的女性才配過節?

國際勞動婦女節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聯合國女權和國際和平日」,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也的確,似乎在這個日子,優秀的女性都登上報紙微博頭條,戴上大紅花,接受各界採訪,或領一筆獎金,舒服地給自己放個假。

但有更多平凡甚至低微的女性,她們在生活的殘酷中跌打滾爬,沒有時間和精力關注這些,或已經不相信這些。她們是社會底層的女性,是受過侵害的女性,是馬泮艷,是阿廖沙,是林奕含,是弱者中的弱者。

社會頂層和社會底層的性別劃分已經不太強烈,前者是因為權力太大,性別靠後;後者是因為權利為零,生死一線,全部當牲口來使。

受過侵害的女性,從那一刻起,權利也全部歸零。然後許多還要在法律的曖昧不公中再次蒙受侵害。她們孤立無援,即使原生家庭經濟政治狀況再好,沒有為女性權益發聲的心,又有什麼用呢?女權口號喊得好聽,一遇到事情,就偃旗息鼓,薄弱至此。

那些404,我們統統沒有忘記。需要女性刺激生產力的時候就哄著買買買,需要人口紅利的時候就哄著生生生;我們不需要婦女節打折,不需要配種式相親。「婦女節」本來就應該是「女權節」。

我們需要各個階層的女性各得其所,需要受侵害的女性沉冤昭雪,我們需要更多女性站上政治經濟舞台或更多耀眼的地方,引領千千萬萬的女性,發出平權的願心。

「性別」分類法的意義?

可能也有許多人會覺得,都什麼時候了,還在強調性別,現在的女人在哪兒都是大爺。

我也很不喜歡「男性」和「女性」這種性別二分法。就像「20歲」「30歲」「40歲」這樣的年齡分類法,「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這樣的生日分類法……

雖然粗糙,但它的確快速劃分了我們,讓研究者們能依據某種標準去分析人類。

分類法的原則是,越細緻越精確,越個人化,越麻煩;越粗糙越概括,越武斷,越方便。能夠流傳下來並經得起檢驗的分類法都有一定道理。

重要的是,分類法是工具,是工具就可以換用多種。如果拘泥於某一種,就是迷信。

男權社會即是基於「性別」這種落後分類法的迷信。它在生產力低下,需要武力和繁殖的時代是有用的,而現在,早就應該淘汰了。

正是因為還在猖獗,所以我們也有理由進入這個邏輯,去尋找漏洞並回擊。但要清楚,這是一種權宜之計。最理想的狀態是,我們不被任何一種分類法框定。

我的本質是「我」。我們適用於任何一種分類法,卻不被任何一種分類法所限制。

它們都是工具,而人之所以為人,是要通過工具了解自己、解決爭端,在合作中走向內心深處、宇宙深處。

END

圖文由圓胖君整理

作者保留全部權利

ios打賞

圓滾滾和胖墩墩

微信號:shiny425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圓滾滾和胖墩墩 的精彩文章:

圓胖君行記:鷺島之夏,乘小白帆出海去

TAG:圓滾滾和胖墩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