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福柘溪村明清古建檐角層疊形似階梯

安福柘溪村明清古建檐角層疊形似階梯

安福柘溪村明清古建檐角層疊形似階梯

-

柘溪村地處江西省安福縣境內,村中遍布明清時期的建築70餘棟(包括民居、祠堂、寺廟、書院、進士亭、義倉等)、各種雕花木板2000餘塊。柘溪村古建的建築方式盛行於清代早期,留存至今,非常罕見。

晨報首席記者 康婧

在江西省安福縣境內,柘溪村是遠近聞名的「進士村」。這座古村坐落在安福縣金田鄉,距離縣城42公里。記者了解到,柘溪村始建於北宋,規模雖然不大,但在明清時期,村裡曾出過10餘名進士。現今,古村還完好保留著其舊時的格局,民居院落古老幽深,自然景觀秀美如畫,人文底蘊深遠厚重。柘溪村還入選了「第一批中國傳統古村落」,是我省歷史文化名村和省級生態村。

古村三面環山

自然風貌絕佳

柘溪村由3個小村落組成,現有村民千餘人。古村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和自然風貌絕佳。據村民劉孟庄老人介紹,柘溪村三面傍山,北倚雄偉的天平山,東有佛山聳峙,西有龜山坐鎮。在東、西兩山之間,又有蛇山蜿蜒,且幾條清澈的小溪自北而南緩緩瀉出,是個山環水繞的「寶地」。

周圍的群山「給予」了柘溪村優美的自然環境。村莊周圍的眾多小山峰都是「有來頭」的。舊時,當地人根據山的形貌為其命名,如龍騰鳳舞、赤蛇元龜、青獅白象、金勾釣鯉魚等,還有以十二生肖為名的小山盤踞在大山腳下。如果站在高山頂俯瞰,就會發現這裡猶如天然的「動物園」。

據安福縣博物館副館長刁山景介紹,一般只要進入村子就可以看到「雙獅拜象」的奇觀。坐落在村東的兩座獅子山就像兩隻抬頭向西仰望、跪拜於地的小獅子,而對面的象形山則「伸」出了長鼻子,彷彿在接受這對雛獅的頂禮膜拜。因而當地有傳說,這些山原來都是天上的動物,有位神仙覺得它們很可愛,便將它們藏在現今柘溪村所在地。後來,王母娘娘知道後,化了一碗仙水灑在這些動物身上,於是這些動物就變成了山,永遠留守在柘溪村。

明清房屋數十幢

屋檐牆壁規劃齊整

刁山景告訴記者,柘溪村原名「柘木村」,始建於北宋初大中祥符年間(公元1008~1016年)。曾任西涼郡守的劉楚翁卸任後在此開基繁衍,為柘溪劉氏的始遷祖。柘溪劉氏系吉安市水部劉氏的一支,其先祖為漢朝長沙靖王劉發。1000多年來,劉楚翁後裔繁衍生息於此,如今已傳至第36代。前幾年,村民還在村口建了一座劉楚翁紀念碑,以紀念這位開基始祖。

柘溪村的古建築風格獨特,現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築有78棟,其中古民居54棟、祠堂11棟、義倉1棟、進士亭1座、宙宇2座、書院1座、書舍8棟,還有官碑、石敢當、古井、古塘、土星堆、古堤、古樹等。

據了解,這些古民居中,有一部分是清代早期的建築,建築特色十分明顯。據刁山景介紹,柘溪村的古民居在屋檐牆角的交接處幾乎都建有重檐。幾層檐角重重疊疊地分布在房屋上,遠遠看去,就像是在牆上砌了「台階」,別有特色。記者了解到,這種建築方式盛行於清代早期,清中晚期已經很少能見到了。

古祠雕樑畫棟

折射當年村中富庶景象

由於柘溪村在最初的發展時期便有過完整的規劃設計,因而整個村落的古建築顯得錯落有致。據了解,村中現存的古建築已有百餘年歷史,大部分是清代的建築,還有少量明代建築。其中包括全縣現存最早的古民居——劉氏總祠,已有600餘年歷史,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劉氏總祠坐落於村中央,位於村內「蛇形山」腳下。房屋坐東朝西,佔地面積約130平方米。外牆體砌有很多銘文磚,銘記為「柘溪瑜造」。據《柘溪劉氏族譜》記載,「瑜」即明代進士劉瑜潔,該總祠為其所造,始建於明洪武年間,主牆體至今沒有改變,屋內的梁架也保持著原汁原味,是梁架式與穿斗式結合的風貌;裡面的木桶扇素麵裝飾,上部是蘆葦稈編織的,外用白灰粉飾,具有典型的明代風格;屋面坡度陡峻,彰顯出宋元遺風。

除劉氏總祠外,村中還有10餘棟分祠。各分祠高門重檐、雕樑畫棟,其牆體上精美的龍鳳、花鳥、人物組成的浮雕圖案、木刻金字牌聯以及各種手跡的碑文,無一不折射出當年村中人文鼎盛、富庶祥和的景象。有些祠堂與民居並排而建,由同一道院門出入,村中老人表示,從中可以看出血緣的親疏關係。

自古崇尚文風

建有山角書院

柘溪村在安福縣境內是有名的「進士村」,村中自古就崇尚文風,人才輩出。在村東邊,建有一座「進士亭」,亭內有一塊碑,碑上刻有村中歷代進士的名諱和簡介。

劉孟庄告訴記者,據《柘溪劉氏宗譜》記載,進士亭建於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亭內石刻碑文的內容為「清順治進士、通議大夫、竹菴公自記」。古村一度「科第人文、賢哲顯貴」,從宋至清共出過秀才92名、舉人18名、貢士1名、進士10名。

柘溪村在科舉考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與族內自古「崇文重教」的族規是分不開的,坐落在村口的山角書院便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

據了解,山角書院建於清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書院內文昌閣和魁星樓巍然聳立,蘊含著文人學子祈願柘溪文脈昌盛、儒風不絕的美好寓意。書院門口的半畝方塘隱喻著朱熹《觀書有感》「問君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殷殷期望。

古寺古廟古書院

將村莊「夾」成三角形

在柘溪村的眾多古建築中,白馬廟和竹林寺是不得不提及的。據悉,竹林寺坐落在村東豺山腰的一塊平台上,距村子中心500米,建於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佔地312平方米,兩棟三廳相連結構,前有院後有園,左右有側門,青磚青瓦,莊嚴氣派。廳內不僅保留了鐘鼓樓、天井等,還保存了清安福縣令劉光裕為該寺題寫的木刻對聯,以及該寺捐資人大財主劉道凝的手書等真跡。

記者了解到,這兩處古建的地理位置是古人有意選擇的。從空中俯瞰,古寺、古廟與山角書院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倒三角形,把柘溪村緊緊「夾」在其中。為何要組成一個三角形?據劉孟庄介紹,在所有的圖形中,三角形是最穩定的,這也蘊含了古柘溪人希望家族穩定、生活平安的美好祈願。

結束

精彩詳細內容請點擊各板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讀江西 的精彩文章:

龍南龍光圍由條石打造建築風格國內罕見
龍南龍頭瀑布從岩壁間衝出連「跳」五級

TAG:晨讀江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