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爸說我早晚得進監獄,我進給他看」

「爸說我早晚得進監獄,我進給他看」

【本文原創獨家。點擊右上角「關注」,分享更多親子教育好文】

「爸說我早晚得進監獄,我進給他看」

作者:常相憶(爸媽內參主筆)

01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條新聞。

瀋陽市某小區,從2月19日中午到20日中午,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先後發生八起火災。

警方稱,一場火還沒撲滅,消防、公安還都在現場,另一場火又燒了起來。而辦案民警走訪發現,當時並沒有居民在院內燃放煙花爆竹的情況。

因此,警方認定人為縱火的可能性比較大。

經全力排查,鎖定犯罪嫌疑人為年僅16歲的少年姜某。

「爸說我早晚得進監獄,我進給他看」

令人意外的是,在最後一次縱火被撲滅後,圍觀群眾都離開了,唯獨姜某留在現場,等著被抓。

審訊時,姜某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可其交代的犯罪動機卻令人唏噓不已。

「爸說我早晚得進監獄,我就進給他看」。

原來姜某的父親平日在管教他時,動不動就責備打罵,並且說他「早晚得進監獄」。

因此,姜某一直對父親心有積怨,且對「早晚進監獄」這句話非常介懷。為了報復父親,就故意籌划了這次犯罪,希望以入獄的方式給「父親惹點事」。

為了報復父親,不惜以身試法。風華正少年,卻從此將被貼上「罪犯」的標籤。如此悲劇,不能不讓人深思。

假如姜某的父親在管教孩子時,不是一味的責備打罵、使用語言暴力,而是加以引導、點化,那麼今天的悲劇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呢?

不當的管教方式,真的會毀了孩子。

「爸說我早晚得進監獄,我進給他看」

02

國外,一位父親見兒子終日沉迷電腦遊戲、無所事事,就拿出一把上膛的手槍,放在兒子面前,怒不可遏的說,有種你去死。

誰知就在父親轉身的瞬間,兒子扣動了板機,等父親回過神來,兒子早已癱倒在地,當場身亡。

而在國內,因孩子成績不好、沉迷手機等問題被父母責備、打罵後離家出走、跳樓自殺的消息更是屢見不鮮。

2017年除夕夜,雲南鎮雄縣15歲留守少年小龍喝葯自殺。小龍在遺書中交代了自殺的原因:


父親脾氣火爆,經常打罵他,甚至當著許多同學的面吼他,讓小龍感到非常煩躁和沒面子。加上小龍性格孤僻,自尊心和逆反心強,致使父子關係一直很緊張,經常吵架,最終氣憤的小龍選擇喝葯自殺。

2017年5月,北京某中學初二學生李某因學習成績下降,被父親強行收走了手機。在索要被拒後,李某一怒之下決絕的從11樓跳下。

兩天後,其母因無法承受喪子之痛,也跳樓自殺,搶救無效死亡。

2017年7月,安徽一男孩因玩遊戲被父母責罵在家中自殺身亡。

2017年8月,四川一14歲女生因遭父母體罰,跳樓自殺……

如此極端而慘烈的事件頻頻發生,讓網友們直呼,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

誠然,孩子心理素質差,抗壓能力低是一方面的原因,而如果父母能採用恰當的管教方式,而不是簡單粗暴的苛責懲罰,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就像上文的幾位父親,要麼怒激兒子去死,要麼詛咒孩子進監獄,要麼粗暴的從孩子手中搶手機,他們的行為本身就是以暴制暴,極不恰當的管教方式,後果只能是孩子比父母更衝動。

簡單粗暴的管教方式,也是引發悲劇的主因。

「爸說我早晚得進監獄,我進給他看」

03

此外,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經常被父母責備、打罵的孩子出現以下行為的幾率增大:


自我否定、懷疑、消極、不懂控制情緒、不能清晰表達自己的需求、暴虐、逃避責任、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也就是說,在父母的不當管教方式下成長的孩子,即使沒走上極端的道路,心理也會受到極大的傷害。

不健全的心理和人格,註定他們更難過上正常的生活,享受健康的人生。

都說愛之深,責之切,沒有哪個父母真正希望孩子去犯罪、去死,恰恰相反,幾乎所有的父母在對孩子簡單粗暴、咬牙切齒的管教背後,都藏著一顆「恨鐵不成鋼」的愛子之心。

遺憾的是,孩子理解不了這些,他們小小的年紀只能從父母的情緒和態度里讀出最直觀的感受:


你的苛責、打罵就是不愛我、不接受我,所以我要反對、要抗爭。

就像蘇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書中說,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因此,父母在管教孩子時,應該克制情緒,謹言慎行。

若管教方式不當,親手毀了孩子的未來和一切,就真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到底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更好的管教孩子,已成了父母們最頭疼的問題。

春節期間,幾乎每一場聚會,都會聽到他們無力的吐槽。

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了。打不得,罵不得,輕不得,重不得。

不管的時候,風和日麗、陽光燦爛;一管就烏雲密布、電閃雷鳴。不管不行,管又管不了,生生把自己憋到內傷。

如何管孩子,似乎成了一個世紀大難題。

其實,沒有管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管的父母。

「爸說我早晚得進監獄,我進給他看」

04

由資深教育家、兒童精神病學家丹尼爾·J·西格爾和兒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療師蒂娜·佩妮·布賴斯所著的《去情緒化管教:幫助孩子養成高情商、有教養的大腦》一書中,就給出了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自省三連問。

所謂自省三連問,是指我們在對孩子不好的行為作出反應前,花幾分鐘時間問自己三個問題:為什麼?是什麼?怎麼做?

一、為什麼我家孩子是這種表現?

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怒氣上頭時,我們可能會覺得「他都是慣的」,「他是故意要氣我」。

如果我們拋棄這種無謂的假設,去挖掘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緣由,就能明白孩子這些行為其實是在說,他們不能很好的掌控眼前的情況,需要大人的幫助。

如果我們能明白這一點,就能在孩子犯錯時以理解的態度做出更到位的反饋。

二、此時此刻,我想教會他什麼?

有效的管教應該達成兩個基本目標:

1. 短期目標:制止眼下不好的行為,提倡好的行為。

2. 長期目標:教會孩子決策、自控等各種能力,讓他擁有更和諧的人際關係,更健康的精神狀態和更有意義的人生。

實現了這個雙重目標,就達到了管教的目的。

三、該怎麼教效果才更好?

書中指出,管教孩子沒有統一和一成不變的方法。家長一定要考慮到孩子這個成長階段的能力局限、脾氣秉性、情緒類型以及當下的情況。

只能給某一時的某一個孩子對症下一味葯,切忌一刀切。

也就是說,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切不可生搬硬套、墨守成規。

但有兩個基礎必須貫穿管教過程的始終。

1. 情感鏈接????

管教孩子的第一步就是與孩子建立親密的情感鏈接。????

威廉·西爾斯在《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里說過,與父母沒有親密關係的孩子不好教,因為他們的行為不是源於信任,而是憤怒。????????

因此,在管教過程中要學會「對行為搖頭,對孩子點頭」,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注、尊重和信任。????

2. 理性引導

理性引導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明確行為界限,讓孩子早日掌握「生存之道」和「遊戲規則」,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能做。????

書中指出,對孩子說「不」,給他們劃定界限,其實是幫他們在喧囂的大千世界中,找到預見性和安全感。????

「爸說我早晚得進監獄,我進給他看」

05

我們不妨用書中的一個例子,來了解一下自省三連問如何應用?

假如你家四歲的小寶貝,要求你陪他玩樂高,而你正在寫郵件,就告訴孩子忙完了才能陪他。等待過程中孩子因為不耐煩,突然從背後打了你一下。????

通常這種情況下,父母都會條件反射般的訓斥,「怎麼可以隨便打人」,「打人是不對的」,然後再讓孩子接受相應的懲罰,比如罰站、回房間冷靜等。????

現在我們壓制下訓斥和懲罰孩子的衝動,開啟自省三連問模式。

一、為什麼我家孩子是這種表現?

對4歲的孩子來說,等待並不是件容易之事,尤其是在他正被負面情緒籠罩時,等待會是件更困難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打你是孩子表達沮喪和焦躁情緒的默認策略,是為了引起你的關注。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憤怒,所以他打你了。????

通過問為什麼,我們知道孩子並不是故意為之或生性頑劣。????

二、此時此刻,我想教會他什麼???

我們不是要教孩子做錯事就得受懲罰,而是要讓他明白,比起訴諸暴力,總有更好的辦法能取得家長的關注,又無須自己生悶氣。????

三、該怎麼教效果才最好?

先認同孩子的感受,與他建立起親密的情感鏈接,再教給他如何表達情緒。????

我們可以先給孩子一個擁抱,再告訴他,沒有人喜歡等待,你生氣很正常。

認同孩子的感受,就是向他傳達愛、接納和關注。

然後再理性的引導孩子,打人是不對的,下次遇到這種情況你應該試著把你的想法說出來。

只有將充滿愛的同理心與一致的行為界限相結合,才能實現管教的真正目的——「教」。

管教孩子,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為人父母,是一場畢生的修行。

唯有不斷的學習和自我完善,才能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養分,讓其茁壯成長。

千萬別再憑著本能和衝動,用不恰當的方式管教孩子,那樣真的會毀了他。

作者簡介:常相憶,富書籤約作者,愛讀書,愛旅行,更愛做白日夢的全職媽媽。願此生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代表作:《父母最心寒的是,子女一邊依賴一邊嫌棄》。本文首發爸媽內參(ID:shenduwenhu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內參 的精彩文章:

用力過猛的媽媽,會把孩子推向更遠
《馬戲之王》:這是我見過全天下最好的爸爸

TAG:爸媽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