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的「中國剋星」

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的「中國剋星」

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這個聽起來生疏且拗口的病症如今已經成為兒童急性腎損傷的首位病因。

作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北京兒童醫院腎病科主任,劉小榮帶領團隊將這項「急性進行性破壞性危重病」的治療效果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 把20~30%的死亡率降至5.2%、40~50%的透析依賴率銳減至3%。

而面對別人的讚譽,直脾氣、大嗓門的她總是咧嘴一樂:「我就是要努力讓每一個經過我治療的孩子,都能感到幸運和幸福!」

把死亡率從20~30%降到5.2%,我們的治療結果,明顯好於國際上的既有報道。

腎病科病房位於病房樓二樓的走廊盡頭,一扇淡黃色的大門將這裡和嘈雜的樓道隔絕成兩個世界。溫暖的陽光透過暖色調的窗帘撒到地面,房間內不時聽到孩子們咿咿呀呀的玩鬧聲。樓道清新明亮,牆面上羅列掛滿了數十面大大小小的錦旗,其中大部分的受贈者都是劉小榮。

這天,劉小榮大步流星地走進辦公室,拍著手說道:「那個小豆豆今天終於有尿了,足足有500毫升吶!」

「小豆豆」,是劉小榮和同事們對低齡寶寶的昵稱。一名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的危重患者,高達160~180mmHg的惡性高血壓、不足2萬的血小板、腎衰無尿持續一個月,重度浮腫,這個僅僅一歲大的孩子在外院已經經歷了8次血漿置換,送到這裡前病情一直不見緩解。

如此複雜的病情已經被當地醫院宣告治療無望,而不甘心的父母還是抱著孩子從外地專門投奔而來,進行最後一搏。他們知道,在國內,這個病症劉小榮治得最好。

溶血尿毒綜合征根據發病機制的不同,分為典型(HUS)和非典型(aHUS)兩大類。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尚無確切的數據,據估計,每年成人中發病率為0.2/105,兒童則高於成人,為0.33/105。

這種病症首次發病即累及多個臟器,若不得到及時治療,急性期的死亡率高達25%,另外還有約40~50%的患兒將進展為終末期腎病。也正因如此,這個「非典型」由於其起病迅猛、病情兇險、容易反覆等特點,成為世界級的兒科罕見急性危重症。

這名「小豆豆」入院後,劉小榮在繼續進行血漿置換的同時,通過病因學查出孩子的H因子抗體呈陰性。「我們推斷孩子年齡小,1歲,病因可能與補體調節蛋白的基因有關,所以暫不給予免疫抑制治療。持續無尿,惡性高血壓,而且考慮到這麼小的孩子,不能進行普通透析療法,便給他進行了CRRT(持續性血液濾過),通過精密觀察,並嚴格計算出入量,同時對血壓進行控制,並且使體內液量平衡,用以保護腎功能。」劉小榮用飛快地語速將患兒的治療過程復盤。

就這樣綜合治療持續一周之後,孩子的病情出現了轉機。

「看到他能自主排尿,當時我們的眼淚都快出來了。」劉小榮拍著腿高聲說道,「喏,你看這是當地醫院的主任給我發過來的微信,他覺得這個孩子能救過來『簡直就是奇蹟』。」劉小榮舉起手機,眉眼間難掩興奮。而她握在手中的手機屏已經被摔得傷痕纍纍,卻無暇更換。

外國文獻報道顯示,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在每次發作時,死亡率20~30%,透析依賴率40~50%。但在近兩年,美國和歐盟地區已經批准一種名為依庫珠單抗的C5單克隆抗體用於aHUS的治療,可以有效改善補體旁路調控異常,尤其對於血漿置換無效或預後較差患兒。不過使用此葯每年花費高達300餘萬人民幣,目前我國大陸地區尚未引進。

「有了這種藥物,可能外國的死亡和透析依賴率會有所降低。但是從2012~2017年間,我們開始了對補體調節蛋白進行遺傳學及免疫學篩查。在國內現有的情況下,通過多種方式的血液凈化技術應用、對部分抗體陽性的患兒進行免疫抑製劑病因治療,以及降壓,控制心衰等等綜合治療,把20~30%的死亡率降至5.2%、40~50%的透析依賴率銳減至3%!」而這樣的治療效果,也讓劉小榮成為國內該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她在國際上首次報告了中國漢人H因子抗體陽性的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的特徵,獲得業界廣泛認同和關注。

對於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在及時地在早期進行血液凈化技術及藥物的綜合治療,而「我們的團隊在這方面的治療效果,無疑是在國內兒科領先的」。言語間,劉小榮難掩自豪。

2017年,由劉小榮牽頭國內20餘家兒童醫院,制定發表了為中國患兒量身打造的診療共識。

曾經,由於業內對於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的發病機制了解得並不透徹,國內相關報道更是罕見,所以一旦發現患兒,公認的治療方式只是單純地依靠血漿置換,將體內的毒素清除,直到溶血停止。

「那時的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同時無論成功與否,都無法探究深層原因。」劉小榮說。

但這一切,在2012年有了新的轉機。

彼時,劉小榮受邀完成一篇關於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的專家述評,在反覆查閱國內外最新文獻時,她發現關於這種棘手的病症,國際上提出了新的認識:這是由補體旁路途徑調控異常導致的血栓性微血管病。

補體旁路!這個新方向令劉小榮眼前一亮。「我們知道,不同的補體旁路調節蛋白致病原因也不同,其中H因子是最嚴重的,於是我們便開始進行基因學及免疫學的病因監測,針對H因子抗體陽性的危重症患兒進行強化治療。」自此,兒童醫院腎病科也成為國內兒科中率先進行「血漿H因子及抗H因子抗體檢測」的團隊。

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是急性重症破壞性的疾病,所以為了儘可能地減少對孩子臟器的傷害,「快上加快」是核心。如果沒有在兩周的急性期內得到及時救治,或許就會造成患兒的終身透析依賴甚至死亡。

康康(化名)是劉小榮成功治療的病情最為危重、複雜,複發4次的非典型溶血尿毒的患兒。談及四年前治療的這個「最有難度又最成功」的病例,劉小榮眼裡依舊閃著光。

也正是通過這個病例,劉小榮帶領著團隊摸索出對抗體陽性的危重患兒進行一系列最有效的治療方案 —— 血漿置換、血液透析、免疫抑製劑治療。考慮到患兒的惡性高血壓同時伴有心功能不全,還給他進行了持續性的血液濾過治療(CRRT)及降壓和改善心功能治療。

無效,繼續堅持!少尿,再堅持!就這樣持續治療了三個月,康康的腎臟功能逐漸恢復,如今腎功能已經完全恢復正常,尿液檢查完全正常。

「3個月無尿及少尿,堅持綜合治療,最終還是擺脫了透析,這本身就是一個治療的奇蹟。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可能這個孩子早就不在了。我就是要努力讓每一個經過我治療的孩子,都感覺到幸運和幸福!」

不過,劉小榮坦言,由於此種病症一部分患兒是補體旁路調節蛋白基因缺陷或H因子抗體陽性,都會出現再次複發。但有了此前摸索出的成功經驗,再次治療便會特別順利,病程也有所縮短,併發症會大大降低。

在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的治療中,血液凈化技術無疑是最重要的環節。在腎病科前輩沈友麟、沈穎等教授的帶領下,北京兒童醫院成立了全國最大、北京市唯一的兒童血液凈化中心,作為中心主任,劉小榮始終強調:「技術永遠比機器更重要。」

通過對病例的梳理總結,劉小榮發現了屬於中國漢族患兒的特點:一半的患兒都為H因子抗體陽性,針對這部分患者除了血漿置換,還應該強化免疫製劑治療。

「當對每個病症機制了解之後,就可以開展有效的治療。如果通過檢查時抗體陽性的,一部分病情相對比較重,也就需要使用更加積極的方法進行治療。我們就採用血漿置換聯合血液透析或持續性的血液凈化,包括對於H因子抗體陽性的發病機制的免疫藥物治療,在急性期挽救孩子的生命,恢復期則要高度重視腎臟損害的治療,使得腎臟得到慢慢的恢復,這樣就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劉小榮說。

對於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的患兒,血是救命的關鍵。每每遇到危重患者,劉小榮都會親自出面與血庫血站進行溝通,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保證孩子的血漿供應。「沒有血,孩子就沒辦法進行治療。一旦錯過了最佳時機,就有可能就失去了機會。」

儘管此前歐洲、日本、韓國相繼出台了相應的診療指南和共識。但由於發病人群、種族和國情的差異,我國不能完全採用。

所以,為了建立最為「因地制宜」的診療標準,劉小榮團隊在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之後,在2017年6月牽頭國內20餘家兒童醫院,制定發表了《中國兒童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診治規範專家共識》。

這個專為中國漢族患兒量身打造的診療共識,將病症的臨床表現、診斷標準、治療原則等一一闡釋,短短數月間,已經累積下載近千次。

「我們就是想藉此令更多醫生充分認識這項疾病,使更多危重病患兒得到積極有效的治療。」劉小榮說。

「對於孩子的用藥,我強迫家長們完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否則寫在紙上也百搭。」對家長的「嚴苛」,隨處可見。

作為北京兒童醫院腎內科主任,劉小榮除了是治療非典型溶血尿毒綜合征的「大咖」,更是致力於兒童難治性腎病、腎病綜合征及慢性腎臟病等病症的探索。比如,她首次在國內兒科對慢性腎臟病進行血液維持性透析使用靜脈鐵治療腎性貧血,並取得很好的療效。

貧血、生長發育遲緩、營養不良,始終是困擾著慢性腎臟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兒的併發症。而其中,由於持續貧血會造成心衰、高血壓等「惡果」,也成為對孩子影響最大的連帶反應。

「腎衰的孩子本身食慾和腸道吸收都不佳,口服製劑,效果始終都不如意。但是,曾經的文獻報道靜脈鐵過敏率高,使用後會導致突然休克,也正因如此,腎衰兒童的貧血曾經是個無解的難題。」與劉小榮共事多年的副主任醫師樊劍鋒說道,「但是這根弦,劉主任始終緊繃著」。

2015年,隨著靜脈鐵藥物製劑的更新升級,蔗糖鐵也大大降低了過敏率的發生,這讓劉小榮又看到了新的希望:在國內率先對慢性腎臟病進行血液維持性透析的患兒使用靜脈鐵,不再使用口服製劑。

即便是過敏率大大降低,但這也是國內兒科的首次嘗試,劉小過榮承擔的壓力和風險可想而知。

為了確保第一例兒童靜脈鐵的使用萬無一失,劉小榮和同事們做了充分了準備:查閱文獻、把靜脈鐵製劑的基礎值、結合力逐一確認,反覆根據患兒體重測算精確的劑量,並且把除顫儀、呼吸機等輔助搶救設施全部搬到病床前。

「剛開始滴入速度很慢,大家全都目不轉睛地觀察著孩子的呼吸、心跳,然後變為正常速度輸入,看著液體一點點順利進入孩子體內,大家都興奮的不得了。」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劉小榮依然記憶猶新。

「兩周後的複查顯示,孩子的血色素指標甚至比文獻中的標註數字還要好。這個孩子此前治療了幾個月血色素都沒有好轉,通過靜脈鐵注射,僅僅兩周,血色素就從6克上升到了10克。」而這,也是國內兒科首次使用靜脈鐵並一舉改善了慢性腎病患兒貧血的難題。

除此之外,劉小榮還帶領團隊還在促進腎病患兒的生長發育和鈣磷代謝的改善方面,獲得了成功的治療效果,使患兒的透析充分性大大提高,改善了孩子們的生活質量。

「有些新東西,總需要有人率先嘗試。而我的工作,就是在救命以外,幫助孩子們獲得更好的生存質量。」這句話,劉小榮說得擲地有聲。

快人快語的劉小榮有個盡人皆知的「直性子」。尤其是面對那些粗心大意的家長,她都會提高聲線,表情嚴厲地「懟」回去,不留絲毫情面。有個患有慢性腎病綜合征的小患者,5個月沒有來複診,看過病曆本,劉小榮氣得嚴厲批評家長。「為什麼5個月不來?你這樣的家長就是不負責任,病情反覆,不能緩解的話,會耽誤孩子一輩子你知道嗎!」

門診時,另外有個家長準備拿出紙筆記下孩子用藥的劑量,一下子就被劉小榮攔下了,「您把紙筆收起來,記在腦子裡」。

「大夫,我怕記不住。」面對劉小榮的突然阻攔,家長有些錯愕。

「我告訴你怎麼記。這個激素藥片每兩周減半片,隔日吃,吃完兩周再減半片,以此類推。來,跟我重複一遍。」

「吃兩周減半片……隔日吃……」家長小聲地重複著。

「那我問你,假如現在孩子吃6片,後面應該怎麼減葯?」劉小榮緊盯家長的眼睛問道。

「兩周以後吃5片半,隔天吃,然後……再過兩周減成5片……」家長回答得小心翼翼。

「對嘛!這有什麼難記的!這不就記住了嘛!」劉小榮一下子露出笑容。

類似這樣對於家長近乎於「嚴苛」的要求,在劉小榮的門診並不少見。「雖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但是對於孩子的用藥,我強迫他們理解、記憶,才會真的明白,否則寫在紙上,家長回家後還是經常糊塗。我這樣其實也是為了孩子們的用藥更加規範。」劉小榮頓了頓,「對於孩子怎麼吃藥,怎麼減葯,絕對不能讓家長稀里糊塗的。」

提到自己的「耿直」,劉小榮哈哈一樂:「其實我知道,自己急性子。相處時間長了家長都能理解,我真的是為了孩子好。」

劉小榮爽朗的笑聲和凌厲的嗓門,隨時可以讓大家尋到她的蹤跡。可一旦涉及工作,她便立刻變成嚴師。

平日里,劉小榮都會踩著咖啡色的中跟娃娃鞋在科室里中往返穿梭,從辦公室、血透室到病房短短數十米的距離,數不清她每天會重複多少次。有時剛剛落座,不知突然想起什麼事,便會立刻從椅子上「彈」起,匆匆離開。

工作之外,劉小榮更像是個親切的鄰家大姐,爽朗的笑聲和凌厲的大嗓門,隨時可以讓同事在諸多房間內,輕易地找到她的蹤跡。

休息室桌面上的水果、零食,經常被她隨手抓給身邊路過的年輕大夫,甚至會追著把小包裝的蜜餞塞到保潔阿姨的手裡,讓她嘗嘗鮮。

可一旦涉及工作,劉小榮便會立刻變身成嚴師,就連沒有打成直線的病例字體,她都會要求重新列印。「可以說我們科室的大夫,很少有人沒挨過主任批評的。」

這天查房時,劉小榮發現一個溶血尿毒症的患兒缺少一項化驗,於是,她剛剛還掛著笑容的娃娃臉瞬間就沉了下來。

「這是誰的病人?化驗單為什麼沒有開?是個人的疏漏,還是咱們科室的流程問題?為什麼主治醫師也沒有發現……」連珠炮似的問題令站在一旁的年輕的主管住院醫師有些不知所措。

「馬上打開電腦,看看我們的模塊里有沒有加入這一項檢查!快!」直到確認這只是個「個人疏忽」之後,劉小榮的語氣才稍有緩和,「每每出現一個問題,我們都要追根溯源,並且確認以後應該如何杜絕。你們要記住,作為醫生,一個小小疏漏,有可能就會給孩子的預後帶來巨大的影響!認真負責,不是說說就行的!」

在副主任醫師周楠眼中,劉小榮有著「超強的科研能力」,不僅自己頻頻申請課題發表文章,更是帶領著年輕大夫們飛速前進。

「有時候臨床上一個最常見的癥狀,劉主任竟然能迅速地抓住新的研究方向。在她身上,最不缺乏的就是點子。」提及自己的導師,住院醫師凌晨滿是自豪。

曾經有這樣一個腎小管酸中毒的病例讓凌晨印象頗深。這是一個常見的病症,但當主管醫生彙報到該患兒曾經眼科會診提示眼角膜渾濁之後,劉小榮迅速提出,應該迅速完成基因篩查,並迅速聯繫眼科會診。「仔細查查看,可能是個罕見病!」劉小榮當機立斷。

果不其然,數日之後的基因檢測結果證實,孩子患上的正是世界罕見的胱氨酸貯積症,這篇病例的報道也被發表在了著名的歐洲兒科學會會刊《Arch Dis Child》上。「主任就這麼一看,就能判斷出可能是這個病例,讓我們太佩服了。」凌晨說道。

而對此,劉小榮卻不以為意。「當時只是結合眼科檢查和范可尼綜合征合併腎衰的臨床表現,我就想到了此前看到過的胱氨酸儲積症。這也是我經常跟年輕大夫們提的,要多看讀多看多思考,在臨床工作中注意學習和積累,這樣才能不讓任何一個可能的病症在自己眼前滑過。」

2018年,是劉小榮擔任腎臟內科主任的第6個年頭,短短几年間,在她的帶領下,科室的進步顯而易見。

身為科室主任,巨大的壓力令劉小榮的睡眠質量嚴重不佳,除了國內外文獻成為她的「失眠讀物」外,每天她也都會早早地來到科室,趁著難得的安靜處理一些棘手的工作。

「有時候我們7點上班經過主任辦公室時,都會下意識地看看是否亮著燈。當然,大部分都是亮著的。」凌晨說道,「在我們眼中,主任好像都不用睡覺,無論是深夜1點還是4點,給她發的留言信息她幾乎都是秒回,然後第二天還能元氣滿滿地出現在科室里。」

作為北京市兒童血液凈化中心主任,她還大力開拓血液凈化新技術,對神經科難治性免疫性腦炎、重症肌無力、神經根炎等患兒進行血漿置換治療,為挽救腎臟、泌尿、急救、血液腫瘤、神經科等專業危重症患兒,改善遠期預後提供了重要保障。

每天馬不停蹄地奔波忙碌,令劉小榮只能在晚上下班之後,才能踏踏實實地吃上幾口晚餐,這也令圓臉的她總是笑言自己是「過勞肥」。有一次,她看到一張10年前的照片,便向學生們打趣道:「看看,當年的我,挺苗條嘛!」說完,又哈哈大笑起來。

而作為領域內的知名專家,劉小榮更看重「共享與共贏」的力量。只要有空她便會應邀到各地講課並出席各大學術論壇發言、授課。「令更多患兒獲益,就是我最大的願望啦。」說罷,劉小榮又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醫生兵器譜 的精彩文章:

醫生檔案:北大泌尿外科李昕
泌尿外科「全能王」

TAG:大醫生兵器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