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最親的人,傷我們最深

最親的人,傷我們最深


Mar.


6


灼見

(微信號:penetratingview)


愛和傷害,美好和痛苦,好的和壞的,可以同時存在。




作者 | 心怡


引言:


近段時間,一些關於親子關係的事件引發了大量討論,比如;北大碩士拉黑父母,書寫萬字長信控訴雙親的控制與傷害;一位母親將9歲的兒子毆打致死,只因孩子丟失了一部手機……這樣的事件觸動了很多人心中的傷痛,儘管已成年,兒時被父母傷害的經歷仍在身上留存著印記,如影隨形,令人糾結、困擾。所以,這篇文章的話題是,如果父母曾經傷害過我,現在的我,能做什麼?



父母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們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刻錄著父母的遺傳基因,在成長歲月里,父母的養育最為長久,影響最為深遠。


 


每個人關於父母的童年記憶不盡相同,其中有愛、溫暖和安全感,也可能摻雜著痛苦和悲傷,還有極少數家庭,是陰暗的噩夢。


 


那些不那麼美好的、帶給我們傷害的經歷,也許會變成一個結,留在我們心裡,擋在我們和父母的關係中間。

 


我們還會發現,

這些經歷已經轉化成自己身上的一部分,在成年後的生活中延續。


 


有人並不認同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覺得受到了傷害,可還是控制不住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


  


還有人曾在童年時遭到父母的忽視、貶低、羞辱,這讓他們很難獲得自信,自我價值感不足。


 


也有很多人活成了父母期望的樣子,順從,事事為他人著想,卻壓抑了自己的需要,沒有力量去追求心中想要的生活。




 

 

Photo by Chris Holder on Unsplash


 


還有極端的情況,從小經受頻繁、嚴重的家庭暴力,摧毀了一個人愛與信任的能力。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想要知道:

我能擺脫父母帶給我的負面影響嗎?


 


也許能擺脫,也許不能完全消除,而且很有可能,這將是一段很長也並不容易的路程。作為開始,我們能做些什麼?




 一、

坦承那些傷害與感受





小琪從小在父母的爭吵和冷戰中長大,父母還告訴她:如果不是因為你,我們早就離婚了。她知道父母是愛她的,但心裡卻始終無法和他們真正親近,對婚姻也毫無憧憬。她隱隱覺得受到了父母的傷害,又覺得自己這樣想不應該,畢竟父母為自己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


 


很多人和小琪的感覺相似,一旦對父母有負面的感受出現,就會引發愧疚:

我這樣是不是不夠孝順、不夠寬容?


 


好像心裡有個聲音在說:你應該多想想父母的好,多想想父母的養育之恩,對他們多些理解和體諒。


 


的確,理解和體諒有助於維護關係。但如果省略了承認傷害這一步,恐怕很難做到發自內心的理解和體諒。


 


因為,我們無法療愈不曾存在的創傷,無法消除沒有發生的影響,無從原諒一個沒有過錯的人,也不能解決一個總在迴避的問題。


 


所以,

也許我們能做的第一件事,是承認父母曾給自己帶來傷害,承認我們對此的感受,

這感受可能是失望、無助、傷心、憤怒、怨恨……


 


坦承傷害之所以會遇到阻力,是因為人們誤以為,承認父母的傷害,好像就否認了父母的愛與饋贈;承認我們對父母的負面感受,就必然減少對父母的愛與感激。


 


事實上,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父母和子女之間,往往是複雜多面的。

愛和傷害,美好和痛苦,好的和壞的,可以同時存在。


 


當我們承認了傷害和伴隨而來的感受,好像拾起了拼圖中遺落的碎片,我們眼中的父母和親子關係,會還原為更為完整和真實的樣子。


 


▲ 

 

來自網路




還有一個誤解,關於我們怎樣看待自己對父母的負面感受。我們可以對父母有怨恨嗎?這樣不太好吧?


 


有這樣的疑慮,是因為我們在評判自己的感受,好像感受必須要分出對錯,判斷它應該還是不該。


 


但有時候,

感受就是感受,

感激和怨恨,喜愛和厭惡,充滿力量和孤獨無助,就是那樣自然發生了。




我們不妨暫且放下對錯評判,

問問自己:我為什麼會這麼憤怒?我因為什麼而痛苦?

也許會帶來一些新的發現。


 


如果我們能夠覺察並接納自己的各種感受,少些評判和壓抑,會感到自己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同時打開了理解自己的第一道門。通過這條途徑,也更容易化解負面感受。





二、

當我責怪父母造成了我的問題





小晗能力優秀又勤奮,可在工作和人際中總透著膽怯,很少有勇氣主動表達自己,常表現得過於謙卑,影響了職業發展。他在心裡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又說不清究竟哪裡不好。接觸到一些心理學知識後,他聯繫到嚴厲的母親,從小對他極少讚許,又常常求全責備,批評他什麼都做不好,至今都忘不了媽媽蔑視他的眼神。他覺得自己無法獲得自信都怪媽媽。但責怪媽媽似乎並沒有讓他自信起來。


 


很常見的,當我們發現自己的缺點和困擾與父母有關,會對他們有責怪。


  


我們看到父母對自己的負面影響,初衷是為了理解自己,進而解決自身的問題。而責怪父母有點像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副產品。


 


責怪父母是個舒適區,

可以輕鬆地停留在裡面,好像就不用承擔問題的責任,不用花費力氣去改變自己。但如果在這裡停滯太久,會失去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可能性。


 


所以,能否試試再向前走一步,將關注點從父母轉移到自己身上,承擔起成長與改變的責任?


 


這時會發現,

理解了父母對自己的影響,會幫助我們做出改變。




 

 

Photo by GREG KANTRA on Unsplash


 


比如,對小晗來說,他意識到覺得自己不夠好與父母有關,那麼,在每次懷疑和否定自己的時候,可以提醒自己:我有這樣的感覺,可能源於我內化了父母對我的負面評價,把父母口中的我當做了真實的我。但事實上,這僅僅是父母的說法,而不一定是真實的我。這樣就更容易在新的生活經驗中,有意識地修正對自己的認識,逐漸變得自信。


 


另外,

責怪父母與如何看待自己有關。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不滿意,不能放過自己的缺點,也會對缺點的「源頭」 — 父母,感到怨恨。


 


這時,可以試著

更接納自己,

少一點評判和嚴苛,多一些寬容,除了關注自己的不足,也尋找和珍視身上的優點。


 


當我們可以心平氣和地看待自己,對父母的憤怒也會減弱。當我們對自己的認識更加完整,我們也能更全面地看待父母對自己的塑造,有負面的,也有正面的。


  


經過了這樣的過程,如果負面情緒有所消解,我們或許可以更理性地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身上的弱點,生活中的困擾,是否完全由父母造成?


 


的確,父母的養育方式對孩子健康成長有重要影響,這在心理學當中是一個穩定的、被廣泛認可的結論。


 


但心理學揭示的是大概率事件,具體到每個人,可能差別很大。經歷了同樣的傷害,有人會引發嚴重的後果,也有人受到的影響小得多。


 


其中的原因很複雜,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他現在的樣子,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除了父母的養育方式,還有自己先天的特質,來自學校教育、同伴和社會的影響,以及他對某些傷害有多敏感。






三、現實中如何與父母相處?




以上兩件事,是在心理層面可以做的,而在現實層面需要面對的問題是:要如何與父母相處?尤其是負面感受出現的時候。


 


可能有幫助的辦法是,

在接納自己感受的同時,減少「將感受付諸行動」。


 


比如,小敏的母親又在催她生小孩,說:「我們年紀大了,就想早點抱上孫子開心一下,看到親戚朋友都當上爺爺奶奶,心裡又羨慕又覺得沒面子。」小敏本來就極不情願要小孩,聽到這樣的話,又聯想到和母親這些年自己受的委屈,情緒突然爆發,朝母親發火道:「你只顧著自己的想法和面子,從不關注我的感受,真自私!」


 


當一個人這樣指責對方,便是將感覺付諸行動 — 言語也是行動的一部分。這樣的指責之所以不恰當,一個原因是,當我們感覺對方從不關注自己,認為對方是一個自私的人時,需要分辨出這是我們的感覺,而不一定等於事實,因為這種完全否定的判斷往往並不絕對準確。


 


還有,如果在憤怒情緒的驅使下,做了一件事去傷害和報復對方,也是付諸行動。


 


那麼,我們還能表達負面感受嗎?當然能,試試用不含有指責和評判的方式,單純的表達感受,

比如「我感到很生氣」,或者說「我覺得受到了傷害」,看看是否會好一些。


 


很多人覺得憤怒不好,是因為憤怒常常引發激烈的爭吵、攻擊和傷害,但實際上,

並不是憤怒本身有這麼大的破壞性,而是將憤怒付諸行動,產生了破壞性。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行很難,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覺得控制就是要強行壓制,既要壓抑情緒,又要壓制想要說某句話、做某件事的衝動。


 


但如果能夠把感受和言行區分開,

自己的感受,去接納和表達,自己的言行,可以做出選擇,

就會感覺控制自己變得容易一些。


 


也就是說,控制未必等於壓抑,也可理解為選擇。


 


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說什麼做什麼,都不止一個選項。能夠看到這些選項,並選擇出其中一個,會讓我們對自己的感覺好很多。


 


 

 

Photo by Nathan Anderson on Unsplash




例如,還是剛才的情境,小敏面對媽媽的催促,還可以說什麼?


 


「您又來了,這事您就別管了!」 ,表達不滿,並要求對方改變。


 


「我知道你是為了我著想,但放心,這事我們有自己的安排,到了合適的時間會考慮要孩子的。」表達理解,並澄清界限。


 


「我們現在生小孩沒有人帶啊,經濟壓力也是個問題,想等兩年再考慮呢。」解釋理由,或者引發討論。


 


 「好吧。」心想看來不要小孩不行了。無奈服從。


 


我們依據什麼去做出選擇呢?


 


看起來似乎有些應對方式更好些,但並沒有一個萬能的最佳答案。比絕對的好壞更重要的是,

我們在說一句話做一件事的時候,對自己是什麼感覺?我們習慣了考慮他人的感受,但自己的感受也同樣值得尊重。


 


我是真實可信的嗎?還是把自己隱藏在一副面具之下?


 


我是發自內心愿意去做這件事嗎?還是出於「應該」和「必須」?


 


我是在尊重自己,還是在取悅討好對方?


 


我這樣做是讓我更愛對方,更願意付出,還是在透支我的耐心和感情,並對他有了更多的要求和期待?




同時,基於對對方的了解,我們也能對他的感受和反應有所預估。


 


我這樣做,會讓他滿足還是失望?放鬆還是焦慮?


 


會讓他感覺自己得到了理解和關注,還是被誤解、被忽視?


 


會讓他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強大的,還是缺乏價值感的,沒用的?


 


會讓他感受到親密和關心,還是冷淡和隔絕?


 


他接下來會怎樣做?




我的反應會將事情的發展引向何方?


 


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做到兼顧雙方,也很難一步到位找到理想的相處方式,可以把這看做一點點調適的過程,對自己的感覺,對雙方的理解,會慢慢變好一些。


 




四、終極目標是諒解父母嗎?




這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我們要諒解父母嗎?


 


如果一定要給出簡單明確的答案,那就是:

不必強求。


 


真正的諒解,恐怕難以通過要求達到,哪怕這要求來自自己,也不會為了孝順或避免愧疚就能做到,甚至未必源於同情和憐憫。


 


諒解如果發生,它將來自我們

內心的改變。


 


那可能是,經過專業的幫助,童年的創傷得以處理,或者有一個人,一段關係,帶來療愈的力量,也可能付出許多努力獲得許多積極的生活體驗,從而更新了自我概念……在經過這些後,終於發現,過去的事情在心裡已真正釋懷。


 


這時,父母也許改變了,也許沒有,也許表達了歉意,也許沒有。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心裡已走過萬水千山的旅程,才終於能夠相信,

儘管父母曾傷害過我,但那不足以羈絆我的腳步,我知道我能擁有自己定義的人生。


 


參考書籍:


維吉尼亞·薩提亞著,易春麗,葉冬梅等譯,《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THE END—




?

 

作者:思怡,北大心理學碩士,通過家庭、婚戀、育兒話題,探索自我成長,尋找生活的答案。本文來自:思怡的生活筆記( ID:siyi-shenghuobiji )。

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灼見熱文 


??你的十年,變與不變:這段人淚奔的視頻,在哪一瞬間打動了你?


??一位市委書記的開年講話,闡述「六大工作方法」,也許有幫助!


??豆瓣超高分9.6,這對八九十歲的老夫妻,過上了我們真正想要的生活


??生活的樣子,這位上海交大學子的故事感動了千萬人!


??44歲的黃渤憑什麼能像陳道明葛優受邀進中南海參加座談?


??朴樹突然現身後海街頭為路人歌唱,寒冬里讓人聽得熱淚盈眶!


??燃到炸裂!這部國產高分電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戰爭大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灼見 的精彩文章:

今日雨水:河開雁歸,大地春回

TAG:灼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