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枕相思,夢微涼

一枕相思,夢微涼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詩詞中的「枕」總與一個人的失眠有關。獨自一人面對長夜,因為無法入眠,所以選擇欣賞夜間的寂寥,與床前的玉枕相對,總會想起那個枕邊人。

《醉花陰》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是作者婚後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

傳說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後,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眠,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玉樓春》

宋·歐陽修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

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故攲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全詞寫愁恨由遠到近,自外及內,從現實到幻想,又從幻想回到現實。

且抒情寫景兩得,寫景句寓含著婉曲之情,言情句挾帶著凄涼之景,將閨中思婦深沉凄絕的別恨表現得深曲婉麗,淋漓盡致。

《蝶戀花》

宋·蘇軾

昨夜秋風來萬里。

月上屏幃,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

羈舍留連歸計未。

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

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

此詞寫的是一個「愁」字。為何而愁?

乍看是秋風冷月觸動了離人的鄉愁。秋風、明月是容易觸發鄉愁的,不過讀完全詞才知道幾乎被詞人瞞過,原來激發詞客鄉愁的,並非秋風明月,而是思妻之愁。

《烏夜啼》

唐·李煜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滴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本詞充滿了對故國的思念和對現實的無奈,以及人生如夢的感慨。

只是美夢已經醒了,噩夢卻仍要持續下去,不知何時才能到盡頭。

《蝶戀花》

宋·周邦彥

月皎驚烏棲不定,

更漏將殘,轆轤牽金井。

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

執手霜風吹鬢影。

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

樓上闌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

此首純寫離情,題曰「早行」,出現在詞中的是行者在秋季晨風中離家時那種難捨難分的情景。

篇中沒有感情的直抒,主要是靠各句所描繪的不同畫面,靠人物的表情、動作和演出來完成的。

《西塞山懷古》

唐·劉禹錫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這是一首懷古的詩,表明國家統一是人心所向,告誡要防止歷史上分割局面的重演,寫得含蓄、貼切、自然。

《鷓鴣天》

宋·辛棄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斷雲依水晚來收。

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該詞既有壯志難酬,閑居無聊的苦悶,也有寄情山水的放達,還有對自己大病初癒、精力衰減的惆悵與無奈。

《南鄉子·自述》

宋·蘇軾

涼簟碧紗廚,一枕清風晝睡餘。

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

讀盡床頭幾卷書。

搔首賦歸歟,自覺功名懶更疏。

若問使君才與術,何如。

佔得人間一味愚。

這首詞是蘇軾奉調入京、即將離開成都時的作品。既寫出對故鄉的懷念,又流露了對成都的無限留戀。

《漁家傲》

宋·王安石

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

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

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

忽憶故人今總老。

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此詞作於作者晚年隱居金陵(今南京)期間,通篇散發出一種純凈脫俗的美,反映出作者退出政治舞台後的生活情趣和心情。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文賞析 的精彩文章:

閱讀與欣賞 介紹賈誼《過秦論》
《中庸》5句話,精闢!

TAG:古詩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