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獨闖印度,寫在三年後

獨闖印度,寫在三年後

Jun

國際公關公司顧問 | 自我管理講師

知乎|微博|簡書@自我管理講師Jun

人生信條:獨立、發現、行走

關鍵詞:自律、印象筆記、分享、認真、真誠

我這幾天一聲不響,沒有任何解釋地,連續在微信公眾號推送了3篇獨闖印度的實習日記和1篇總結。

這是發生在三年半以前的事情,因為有了文字的記錄,那段經歷又歷歷在目。

我記得,三年前,為了爭取這次機會,我身上所有的細胞幻化成了三個字——我要去。「我要去」,簡單的三個字,大概就變成了成行前所有的忙前忙後,準備申請材料、簡歷、面試、說服家人等等。直到飛去的前一晚,我失眠,在走的前一天才開始擔心,我去了,聽不懂他們的英語怎麼辦?

所幸,後面的一切雖有驚險但也順利。

這段經歷對我來說彌足珍貴,它讓我知道要為自己想要的東西竭盡全力去爭取,並且無所畏懼,同時,也讓我意識到了自身比較強的獨立性以及適應能力,最最重要的是,它讓我學會了用文字清晰、流暢地來表達自我。而我,也一直因為有這段經歷而沾沾自喜。

可是,現在再回頭看時,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如果這段經歷中有英雄般的人物存在的話,不應該是我,而是我的家人,也只能是他們。

開始時,家人並不同意我去,我不理解他們為什麼不支持我,便開始哭開始鬧,直至成行。走的那天是晚上的飛機,他們開車把我送到機場,我甚至都沒有回頭看。也可能在幾年之後的現在,我開始有點理解家人的阻攔。

前兩天看《紅海行動》,很多鏡頭嚇得我閉眼捂耳朵,不敢聽不敢看,甚至還要蜷縮在電影院的椅子上,太逼真了,也太血腥了。我心想,如果我有孩子,一定不會讓他參軍,我得擔心死啊。也是坐在電影院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真的會有這樣的家長,選擇大愛放棄小愛,選擇隱瞞自己的擔憂,放手讓孩子去試去闖

所以啊,這段經歷,主角一直不是我,而是我背後的、支持我的家人。因為他們的成全,我的好奇心才得以滿足。

第二,記錄與分享的力量。

最開始的記錄始於大學最後一年,總覺得得留下點什麼來紀念最後的大學時光,這個記錄就一直沒再停過,並且每天會在微博上進行分享。也正是因為記錄,我才對三年前的經歷有了更好的認識。

到現在,除了文章,我甚至將內容轉成音頻,以課程的形式與不同的人分享。李笑來說人和人之間,海馬體的發達程度不同,海馬體發達的人,有更強的「分享慾望「。我大概是海馬體比較發達的人,雖然在最開始做分享時,也會擔心別人怎麼看待我、會不會不好這些問題,但是當你實際去做時,尤其是當你的分享能給別人以啟發,那種開心,是很難言說的。

就像前兩天微信上的小夥伴發我的內容,有人會因為你的記錄,因為你的分享去進一步看待自己的生活,這種感覺神奇又特別。

古典在《躍遷》的自序中寫過這樣一段話,」希望有一天,你也能這樣定義自己的成功:讓其他人的生活因為你的行動有所不同,才算是有所作為。「

記錄與分享,是幾近零成本的自我投資。

第三,曾經近乎執拗的努力,都會為你之後的某件事奠定基礎。

最近在完善自我管理的課程,每次講課前,我都會跟小夥伴分享在探索自我管理經歷的幾個階段,現在再看,在印度的這段經歷算是自我管理體系的構建期。在印度時的閑暇時間,我看不同的書,嘗試時間管理的方法,學習新的內容等等。當時為了打發時間養成的習慣、看的書、參加的活動,思考的內容,既讓我進一步了解了自己,同時也逐漸地構建起體系,成為了課程的雛形。

如果當時我能預見到現在的我會做課程,只怕那時候會更加拚命的去體驗,去嘗試。然而,可笑的是,我們從來都沒有辦法預測未來。在你做事情的時候,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內,什麼聲響都沒有,全憑你近乎執拗的堅持,一點一點走出來。

只能說,越努力,越幸運。

寫到這裡,突然覺得應該插入關於課程的廣告,哈哈,等課程上線後,再與大家分享……

感恩每一段經歷,也更加努力地迎接接下來的經歷。

2018.3.7

Jun

▲向上滑動

微信公眾號

自我管理講師Jun

新浪微博

自我管理講師Jun

長按右方二維碼

關注我哦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我管理講師Jun 的精彩文章:

TAG:自我管理講師J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