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使用電腦觸摸板引發的武術思考

使用電腦觸摸板引發的武術思考

來美國訪學兩個多月了。因為太極拳實驗需要招募受試者,於是經常到各種機構做太極拳的presentation(展示),以宣傳太極拳促進健康的效用,吸引受試者參與實驗。每每展示之後,因忙於和觀眾交流,收拾筆記本電腦時,總是將無線滑鼠落在了會議室。而寫作的任務不能停止,於是回到公寓,便不得不使用我一向極不習慣甚至厭煩的觸摸板。如此沒幾次,再加上稍稍「研究」了一下使用「攻略」,我竟然用習慣了。

這不由得引發了我的一個思考:談到武術時,人們常問,武術練到何種程度才叫高超呢?答案是,要練到自然的程度,無論打拳還是對抗,自然而然。俗話說,習慣成自然,那麼什麼成習慣呢?答案是,做得多了,多到一定程度,就成習慣了。對於武術來說,就是練得多了。就像使用電腦觸摸板一樣,用得多了,就順手了,順手了,就自然了。不同的是,僅僅是想練好武術,是很難練多的,因為一天不多練,沒關係,過得去。而我使用觸摸板,今天必須多摸,不然,今天過不去。原來,要想必須多做一件事,我們時時要有一種當下的、眼前的動機和動力(壓力),否則,對於多做一件事,因為遠遠沒有嘗試多件事那麼有新鮮感,那麼有趣,很容易放鬆甚至放棄。

這就是古代武術家有那麼高超武功的原因,因為他們用武術保家護身,安身立命。試想一個鏢師或護院,武藝不精,隨時會丟了性命,他能不多練嗎?你不讓他多練他都跟你急,因為你在耽誤的,不只是他的飯碗,甚至是他的生命安全。而當今社會呢,由於時代的發展,人們遭受生命威脅的機率降低,且即使遭受生命威脅,用武術的手段來防止的可能性減小。特別在美國這種可以持槍的「奇葩」國家,用武術防衛自己遠遠不足以成為習武的動機。於是乎,為了保持和促就人們的尚武傳統,美國就引進、發明了多種搏擊運動,讓人們在格鬥中保持習武、練武的動機和動力。

反觀我們的傳統武術,為何頻受質疑,因為不能實戰。為何不能實戰?不是傳統武術不能實戰,誠如此,中國古代沒有現代散打運動,沒有西方搏擊術時,那時的武術家用什麼來攻防的呢?所以,答案是當下練傳統武術的人不能或不善實戰,而非傳統武術本身。為什麼不能實戰呢,練得少,為什麼練得少呢,沒有動機和動力。

因此,為傳統武術構建新的「多練」實戰的動機和動力系統便成為了當前中國武術實現「應然」轉型的重大使命。然此大命題顯然不是本小文所能延至,故須至此打住。

最後,還不得不說多討論一句,有人會說,多練了不一定練得對,少練的不一定練得不對。這是一個邏輯正確,現實錯誤的典例。事實是,多練了,原來不對也會慢慢變對,練得少了,原來是對的也會被練錯。這是一個看似謬誤事實正確的至理。傳統武術如此,古代頻出高手的拳種,現在被練成了武術操。(而作為操,又沒有「高、難、美、新」的競技武術好看,於是,最有一點生存空間也被擠壓殆盡了,再於是,尋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問題是,這跟「稻草」能「救命」嗎?)而被很多武術家看不上的「三拳兩腳」的空手道、跆拳道、現代武術散打倒被認為是真正的武術,拳擊更不必說了。原因何在,實戰訓練多少之區別而已。

使用電腦觸摸板也是如此,用的少了,即使原來會也會遺忘生疏;用得多了,原來再蹩腳,現在還不照樣「倍兒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薊門拳社 的精彩文章:

TAG:薊門拳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