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春季燥來襲,防燥宜當急

春季燥來襲,防燥宜當急

春風吹

 Soulboy

方大同 

00:00/03:20

春風吹過,萬物復甦,鳥語花香,到處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春季氣候多變,忽冷忽熱,也是疾病好發的季節。如流感、鼻炎、肺炎、麻疹、皮膚病等疾病,中醫稱「百草回芽,百病發作」。

一、春燥指什麼?

雲南省大部分地區(滇中、滇西北、滇東北)處於低緯度高海拔區域,具有冬春乾旱、夏秋多雨的氣候特徵。春季由於氣溫高、降雨少、日照多、風速大等原因,空氣特別乾燥,中醫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燥」。

在這樣乾燥多風的環境中,自然界中的燥邪最易與風邪相兼傷人,耗傷人體津液,致使人們出現皮膚、口唇、鼻、咽喉乾燥或乾咳等癥狀,中醫將之稱為「燥淫證」。由於雲南的「燥淫證」多發於春季,故名「春燥」。因此,春季養生中,防燥尤為重要。如何防「春燥」?我們可根據春燥的發病特點和癥狀,重點做以一些防護。

二、常用防護方法

避風:《黃帝內經》曰:「風為百病之長」,即,風邪為外邪致病的先導,寒、熱、燥、濕諸邪多依附於風而侵犯人體,如外感風寒、風熱、風燥、風濕等。因此,預防「春燥」,應當遵循「春捂秋凍」的養生原則,注意防風保暖,不宜驟減衣服。避免在風口久留,以防風、燥邪氣傷人而發生感冒。對於過敏體質之人,由於乾燥的空氣中懸浮著過多的浮塵、柳絮、花粉等,容易使人發生過敏,故而應當適當減少戶外活動,或是戴上口罩,盡量遠離花粉、灰塵等過敏原。

補水:燥邪傷人以耗傷津液為主,防燥應當以護陰津為要。

(1)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食品,避免助燥傷津,加重春燥癥狀。

(2)宜清淡飲食,多飲水、多喝粥,多吃新鮮瓜果蔬菜。如:黃瓜、蘿蔔、春筍、芹菜、豆芽、白菜、薺菜、芫荽、菠菜、蓮藕、荸薺、苦刺花、金麻雀花、豌豆苗、枸杞葉、雪蓮果、梨、甘蔗、香蕉、枇杷、草莓等。

(3)保持空氣濕度,可在室內洒水、放置水盆等,或者使用加濕器。既能滋潤空氣,凈化環境,又能滋潤肌膚。在加濕器的水中添加植物精油或藥液等,隨水霧散發,還能起到香熏理療的作用。對於皮膚過敏、失眠、感冒、咳嗽、哮喘等病症具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4)重視皮膚養護,補水防晒,遠離過敏源,尤其是過敏體質的人,更當注意。

潤肺:春燥傷人,首先犯肺,出現皮膚口唇鼻咽燥乾燥,乾咳無痰,大便乾結等肺系乾燥之症,故當潤肺防燥。宜多食潤肺之品,如:燕窩、百合、山藥、蓮子、枸杞、銀耳、杏仁、橄欖、蜂蜜、鴨肉、泥鍬、鯉魚、海蜇皮、牛奶、豆漿、石斛、黃精等。

固表:肌表為人體一身之藩籬,外邪入侵,首犯肌表。一部分體虛的人,由於機體表氣不足,相當於藩籬不密,抵禦外邪的能力下降,極易為外邪所侵,從而反覆感冒。因此,春季還需食用一些益氣固表藥物,如黃芪、党參、沙參、西洋參等,以固護肌表,增強人體抗病能力。

三、防燥飲食推薦

冰糖雪梨燉百合

山藥豆沙糕

西芹百合炒核仁

黃瓜拌海蜇

泥鰍燉豆腐

石斛羅漢燉瘦肉

黃芪枸杞菊花茶

海帶排骨湯

作者簡介

楊梅: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雲南省教學名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專家。雲南省精品課程中醫診斷學負責人,院級重點學科中醫診斷學學科帶頭人。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學分會常務理事,雲南省民族民間醫藥研究會常務理事,雲南省中醫藥學會理事。

主持及參與各級科研課題共19項,目前主持省部級課題3項。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主編或參編教材及論著共16部。主編《傣醫診斷學》2011年獲雲南省優秀教材獎。參與課題「傣醫藥理論的整理研究」2012年獲雲南省科學進步二等獎;參與課題「傣醫學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研究和實踐」2012年獲雲南省第七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7年獲雲南中醫學院第一屆教學名師稱號,2013年獲雲南省教學名師稱號,2009年獲雲南中醫學院伍達觀傑出獎,2011年獲雲南中醫學院紅雲園丁優秀獎,2014年建立「楊梅名師工作室」。

責任編輯/李艷萍排 版/陸榮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中醫 的精彩文章:

兒童流感大爆發?權威兒科醫生為您支招!
花椒用得好,醫生不用找,幾個小方法,值得收藏

TAG:雲南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