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份調查報告說:超過八成的中國女記者曾經受過性騷擾

這份調查報告說:超過八成的中國女記者曾經受過性騷擾

幾乎所有的性騷擾事件,都是從媒體曝光開始,即便是如今席捲全球的 #MeToo 運動也不例外。

整個運動最初是由《紐約時報》里的兩名記者,公開揭露好萊塢製片人哈維·韋恩斯坦的性騷擾事迹而起。自此,不光是好萊塢圈內的性騷擾事件,幾乎各行各業的醜聞,每天都會通過媒體曝光,地點也從美國擴及到全球,包含中國。

然而,就在運動範圍逐漸擴大的同時,《紐約時報》內部的明星記者格倫·斯拉什(Glenn Thrush)與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知名新聞主播查理·羅斯(Charlie Rose)都被爆出性騷擾事迹。

很快地,格倫·斯拉被《紐約時報》停職,他發表聲明稱:「我向任何在我面前感到不適的女性、以及我在任何情況下的不當行為而道歉。任何讓女性感到不被尊重或不適的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

兩則關於媒體的性騷擾醜聞,使得人們開始注意這個以揭露真相為名的行業,其實內部也有不可公開的秘密。

3 月 7 日上午,廣州性別教育中心、ATSH(Anti-Sexual Harassment)與中國國際女性影展在香港外國記者協會舉行《中國女記者職場性騷擾狀況調查報告》發布會,並公開調查結果:有超過八成(83.7%)的受訪者表示曾遭受程度不一、形式不同的性騷擾,42.2% 的受訪者遭遇性騷擾不止一次,18.2% 的受訪者遭遇 5 次以上的性騷擾。

《中國女記者職場性騷擾狀況調查報告》

這份調查發起人是曾經在廣州當地媒體從業 7 年的黃雪琴,她曾在微信公眾號上說明自己遭受性騷擾,並在媒體內部公開之後,被以冷處理的方式處理。這促使她從事這項調查。黃雪琴認為性騷擾背後是權力、資源的不對等的關係。有許多職場都沒有建立一個公平且能有效預防的性騷擾防治機制。

從 2017 年 10 月 20 日開始,黃雪琴將問捲髮至媒體記者的 QQ 群、微信群、媒體交流群,以及透過私信聯繫許多記者所進行的調查,最終一共吸引 1762 名記者參與,搜集 416 份有效樣本。

事實上,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廣州性別中心也在網路上公開發表一份《中國大學在校和畢業生遭遇性騷擾狀況調查》。

廣州性別中心的創始人韋婷婷試圖透過調查,理解高校里的性騷擾狀況,並呼籲校園裡應該建立相對應的性騷擾舉報機制。

無論是高校或是記者的性騷擾報告,內容除了有量化的統計,也都會附上當事人的口述故事。

「晚上九點,編輯打電話說回來報社改稿子,我打了車回去,報社裡只有四五個人了,我跑去找編輯,編輯讓我坐在他位置上,他的位置在辦公室最裡面的角落裡,背後是落地窗。他拉下窗帘,一邊問我採訪細節一邊拉著我的手不斷地撫摸我手心」一名在北京某報社工作的 23 歲女性說。

這份調查也對於性騷擾的行為,列出不同情境。結果顯示,有 48.2% 的記者( 149 人)曾經在未經過同意的情況下,被開與性相關的玩笑,或是被展示猥褻文字與圖片,有 46.3% 的記者( 129 人)則是在沒經過同意的情況下,就被碰觸身體與隱私部位。6.3% 的記者被迫從事性行為。

「很多職場中人,尤其是掌握權力的人,根本不認可 『性騷擾』 或是 『職場性騷擾』 的概念和內容,他們傾向認為這是一種 『資源交換』 。這群人從根本上就不認可男女平等。」 一名 30 歲的記者說。

這種對性騷擾出現錯誤認知的情況,不只存在於中國。本周,一名 BBC 記者 Farida Rustamova 出面指控俄羅斯的杜馬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列奧尼德·斯魯茨基( Leonid Slutsky)行為不當,她說在一次的受訪過程當中,列奧尼德·斯魯茨基跟她說會幫助她的職業生涯,條件是答應成為他的愛人,說這段話的同時,列奧尼德·斯魯茨基還撫摸她的身體。最近,已經有三名記者同時指控列奧尼德·斯魯茨基有類似的行徑。

面對多人的指控,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則公開建議這些抱怨性騷擾的記者,應該換工作,」你覺得在杜馬工作很危險的話,那換工作吧!」 。Vyacheslav Volodin 甚至認為所有的指控,全是政治操作,意圖影響俄羅斯即將到來的選舉。

爾後,Farida Rustamova 也在 Facebook 上說明心情,表示自己的故事公開之後,其實相當擔心自己的安危。

《中國女記者職場性騷擾狀況調查報告》

如果回到中國女記者性騷擾調查報告,從結果也會發現,這些受訪的記者面臨性騷擾行為,當中有 57.3% 的人選擇沉默/忍耐/躲避。至於原因,57.4%的人認為一時間沒能反應過來, 48.6% 的人說不知道怎麼反抗,38.2% 的人認為這會對自己工作產生不好的影響。

有女記者直言,雖然平時會為弱勢群體維權發聲,但到了自己,往往沒有勇氣舉報。

題圖來自Chiara Cremasch@flickr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月球》精神續作《靜音》來了,鄧肯·瓊斯依然讓人期待
這部韓國電影值得關注,講的是韓國民主化前夕的故事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