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捂」到底捂哪裡?這3個部位是關鍵,4個技巧幫你捂到位

「春捂」到底捂哪裡?這3個部位是關鍵,4個技巧幫你捂到位

雖然早就立春了,但冷空氣時不時來打個轉,乍暖還寒,氣溫起伏很大。

老話說:「春捂秋凍」,但捂哪兒、怎麼捂、捂多久,都有講究。

1

為啥一定要春捂?

農諺云:「打了春,別歡喜,還有四十天冷天氣。」立春後的寒冷刺激,容易引發感冒、胃病、心臟疾病、腦梗等,不容小覷。高血壓、腎臟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以及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群要尤其注意。

從中醫角度講,春天轉暖,毛孔就要開放,便於身體陽氣的生髮舒展。之所以不要急著減衣,是要通過捂,給皮膚一個溫暖的提示,催促它儘快開放,以便和外界溫度「同呼吸」。捂好了,春天不容易感冒,夏天不容易鬧肚子。

2

春捂要捂住3個重點部位

春捂是有重點的。頸部、腰部、雙腳處於人體陽氣運輸的主要通道上,又易暴露在外,一旦受寒可能牽連全身。

頸部

頸部有三個與身體受寒直接相關的穴位,分別是風池、風門、風府,一旦受寒便可能引發局部血管收縮、肌肉痙攣等,誘發或加重頸椎病,出現眩暈、大腦供血不足等不適。

保暖須知

別著急解下圍巾、換下高領衫,避免脖頸暴露在風寒中。

平時可多做擴胸仰頭的鍛煉,幫助抻筋骨、練頸椎:雙手交叉放在頸後,同時擴胸,頭向後仰,手臂向前用力,頸部用力「對抗」手臂的力量。

用溫毛巾,熱水袋熱敷,或者用電吹風的熱風吹上述幾個穴位,對改善受涼引起的頸椎問題以及各種頭疼也是有所幫助的。

腰部

「腰為腎之府」,腰部受寒,很容易出現氣滯血瘀,引起腰部疼痛,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等舊病複發。

保暖須知

盡量少穿低腰褲、露出肚子的短夾克等,中老年人可用護腰帶加強保暖。

熱敷後腰的腎俞穴,可以溫暖腎陽:

雙手交叉,快速搓熱手掌,把手掌捂在腎俞穴(俗稱「腰眼」,腰椎兩側二指寬處,約與肚臍相水平)上,用手掌溫暖腰腎,同時雙手反覆按揉,至腰部微微發熱。也可以用熱水袋熱敷或者艾灸該穴位。

足部

雙腳支撐著人體,但它遠離心臟,血液循環易受影響,且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易被寒氣偷襲。尤其是女性一定要做好下肢的保暖,以防足三陰經受寒,寒邪順著經脈傳到腹部,進一步損傷子宮和其他臟器,引起一系列疾病。

保暖須知

常揉搓手腳心、按摩湧泉穴;

早卧晚起,不熬夜;

堅持泡澡泡腳,暢通血管;

穿寬鬆衣物,緊身衣物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暢;

盡量穿棉襪入睡,避免夜間足部受涼。

3

春捂的4個小技巧

早晚捂,變天捂

春捂早晚要捂,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之差≥8℃時,早晚就要增加衣物;

變天尤其要捂,多留意天氣預報,在冷空氣到來之前的24-48小時就要開始捂。

上薄下厚,脫衣遞減

由於人體下部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受風寒的侵襲,所以宜「上薄下厚」,下半身應該多穿一些,而上身可以稍微少穿一些,有利於氣血暢達。

脫衣也不是一步減到位,要遞減,一件一件地脫,尤其是身體虛弱的老年人,先減上衣,後減下裝,鞋子也要穿得暖和一點。

不宜過早摘掉帽子、圍巾,以免遭受風寒,出現頭痛、感冒、傷風等。

春捂穿衣別太緊

春捂不僅是不要過早脫衣,同時穿衣也不能過緊。穿緊身的衣,阻礙了氣血的流動,容易把陽氣鬱住,身體會更冷。

所以,穿保暖性好又柔軟透氣寬鬆的衣服最好,暖和,皮膚也不容易乾燥瘙癢。

春捂別過度 因人而異

春捂固然重要,可是捂得太過又會捂出火來。如果捂得太嚴實,就會導致鼻腔、牙齦、腸道、呼吸道上火。所以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溫度變化來定。

提問

到底要捂到什麼時候?

如果溫度高於15℃,就可以適當脫掉一些衣服,但如果溫度低於15℃,還是先讓厚衣服多陪伴幾天吧。氣溫達到15℃後,還要再捂個7天,小孩子、體弱多病、或者高齡老人要捂14天。

一般來說,天氣的回暖至少需要10-15天。老人和一些體質偏寒的人,捂著沒有身體冒汗、咽喉發乾,可以多捂幾天;體熱的人如果捂了後身體容易出汗,就可以少捂幾天,不然「捂」出了汗,被風一吹反而更容易著涼。

來源:北京晨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清苑 的精彩文章:

TAG:掌上清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