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皈依的本體是什麼呢?

皈依的本體是什麼呢?

皈依的本體是什麼呢?就是決心。

你有沒有真心皈?「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從一切錯誤回頭。依什麼?依靠老師真實的教誨。諸位要記住,皈依不是皈依一個法師。我們皈依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凈」,「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於是我們就知道從那裡回頭,依靠什麼。

皈依佛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是「凈而不染」。真正了解三皈的意義,我們才是如來真實弟子,才是如來第一弟子。

我們皈依佛,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我們皈依法,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經論是我們修學的依靠;我們皈依僧,是皈依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僧團。你這就真的皈依了。這樣發心皈依,世尊告訴我們,你必定得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所以佛在經上講,真正受三皈,必定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

皈依的時候,就要發誓

第一、我從今天起生生世世乃至成佛之間,釋迦牟尼佛等佛為我的導師,導師是什麼呢?就是引導的我們奔赴解脫的人。我們就要聽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他給我們怎麼指路,我們就怎麼走;

第二,就是除了釋迦牟尼佛以外,其它世間的鬼神,造物主,都不是我們的導師。必須有這兩種決心才會有皈依的戒體。比如我們受居士戒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如果你的心裡沒有發誓不殺生,雖然受居士戒的時候,你也跟其他受戒的人坐在一起,卻不能得到居士戒。因為你心裡沒有發誓,沒有下決心從此以後不殺生。同理,皈依也是要從內心深處皈依以後,才算真正的皈依。

皈依法的時候也要發誓:

第一、我從今天起乃至成佛的之間,生生世世將釋迦牟尼佛宣說的法,作為我的道,道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要修的法。必須下這樣的決心;

第二、除了佛法以外,不將其他宗教的法,作為我們的道。這兩個決心有了以後,就有了皈依法的戒體。

皈依僧眾的時候同樣也要下決心:

第一、我從現在起乃至成佛之間,生生世世將學佛的僧眾作為我的道友。為什麼要將僧眾作為道友呢?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人要走一段既漫長又危險的路,他就應該找一個有能力的朋友結伴而行,才能萬無一失,順利地到達目的地。如果他形單影隻一人獨行,就可能會遇到一些事前意想不到,並且單槍匹馬難以應對的災難。同樣,學佛的道路也是布滿荊棘、坎坷不平並且遙遠漫長的。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我們也需要同伴,那誰是我們的同伴呢?世間的同學、同事、戰友、妻子、丈夫、姐妹、父母等等,雖然他們甚至有可能為了我們而獻出自己的生命,但這些跟解脫沒有什麼關係。如果我們把他們當成道友,他們也不能給我們提供幫助,所以,我們的道友不是他們。只有學佛的僧眾才是我們的道友。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能力,讓我們順利地到達彼岸,所以是我們的道友及同伴。

第二、就是除了這些僧眾以外,修邪魔外道的法或者是不修法的人,他們雖然也同樣是眾生,比如家裡的親戚朋友等,雖然不是我們的敵人,但也不能將他們視為我們的道友,要發這樣的決心。

歸納起來,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各有兩種決心,一共就有六種決心。具有這六種決心,才叫做皈依。

修皈依的時候,要反反覆復地鍛煉、串習,讓自己生起這樣的決心。這個方法叫做皈依的修法。有了這樣的決心,修法的目的就達到了。

在沒有受皈依之前,應當在自己的相續中培養這種決心,這叫做修五加行的皈依,當誠懇精勤地修了很長時間以後,決心就會出來,才去受皈依戒。那個時候需不需要皈依的儀式呢?還是需要。如果沒有傳戒的儀式,僅僅有一個決心,還談不上是戒體。要將發誓要轉變為戒律,還需要一個皈依的儀式。但是,沒有這樣的決心,即使有這個儀軌也沒有用,有了這樣的決心,再舉行這樣的儀式,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戒律——皈依戒。

感恩關注下期話題: 皈依的目的。若本文對您的內心有所觸動,懇請隨喜轉發,這樣可以讓更多人受益,可能很多人會因為您而改變!

恭敬點取

關注微信「慈城降措上師」

每日輕鬆學佛法

為您解惑答疑

每天共修除障積福

每期法會早知道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參與

往日回顧目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樂光明 的精彩文章:

能這樣隨喜,福德無量
怎樣做可以直接踏入成佛之道?

TAG:利樂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