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緱芳宜‖鳳凰台,剖心瀝血慰孤愁

緱芳宜‖鳳凰台,剖心瀝血慰孤愁

鳳凰台,剖心瀝血慰孤愁

唉,今天想來,那鳳凰可不就是杜甫嗎?可惜當年,朝廷不用他,地方也沒人待見他。所以,天水沒留下他,同谷也沒給他一頓飽飯……

這是2017年春節,去隴南市成縣踏尋杜甫足跡時,隴南文化人張華先生的感嘆。

正值年節,草堂內外,大街小巷,一派欣欣向榮。張華說,多年來成縣人民及政府為打造杜甫草堂這一景點努力不少。我也看到了杜甫草堂的建築翻新,花木增多,連那些石碑也清新溫潤了許多,人為披掛的桃花正在盡態極妍。

見此情景,我努力設想當年杜甫是否有心思在草棚前植得花木一二,想設他的一椽破草屋,會給後世的人們帶來這麼多無由的懷念,無端的想像,還有無數的經濟效益……

可無論怎麼想,思緒里跳躍的還是蔽車,廋馬與飢餓的眼神。

身邊年節的氛圍濃重,然我的神思被杜詩里的兵荒馬亂牽引著,恍惚在不遠處的鳳凰台。遙望的視線里,鳳凰台綠隱隱,黑沉沉,像是期待,又像是拒絕。

我懷著恭肅的心情走近鳳凰台,不敢高聲,不敢有絲毫不敬。

走近鳳凰台,便走近了大唐,走近了杜甫。思緒如書海泛起的漣漪,一頁頁展開。此間,杜甫恰似大唐天風海雨中一葉帆,燈火爍爍,引領我慢慢靠近。

那是公元755年十月。

長安十年辛苦求官的杜甫,因為家人生計不得不接受京兆府兵曹參軍的小小職位。十一月,回家探望家小。

就在此時,范陽兵起,然而消息被淹沒在江湖水長,千山路遠和帝王心的沉沉暮氣里了。

夜半西風裹腿,老杜自思自嘆走出長安,感嘆自己求官十年,好不容易趕上盛世班列,堯舜明時,決心一掃舊日低迷消沉,輕裝上陣,為大唐事業揮灑才情與夢想。

臨晨時分,郊外的野風肆意地侵凌著冬苗百草,也撕扯著老杜的舊棉袍。剛轉過一大山嘴,隱約傳來仙樂高歌,原來驪山行宮的宴樂徹夜未停。向南望去,整個驪山燈火通明,溫泉香霧逆襲西北風送來縷縷暖意。

天色漸亮,山道上旌旗飄搖,御林軍兵戈林立。一時間,綾羅覆山,彩緞遮樹,華清池的香霧再度升騰。大小官員在瀰漫著椒煙的氳嵐中襟袖浸濕,肺腑浸染。老杜猛地一口粗氣擁堵命門,心疼起遠郊徹夜不停的織錦勞作的貧寒織女。

儘管心疼,但未敢停住腳步,心急火燎地往前趕路。

日色過午,家漸近。滿眼枯草衰楊,四下里西風過短牆;殘垣下襤褸倒卧,大門外哭聲斷腸。

老杜頭皮一陣陣發緊,三兩步至庭前小心探望:老妻懷抱小兒淚紛紛,大兒跪地燒錢送亡魂。老杜心摧肝膽裂,回頭牆垣鄰里淚眼相告兒餓亡。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難道是某種預兆?老杜在寒夜裡抱著飢餓的妻兒突發奇想。

沒承想翻年來呼啦啦大廈傾,皇家父子西南西北分道行。

朝廷傾覆,臣子豈能牽念兒女情。老杜聽得靈武消息,趕忙收拾行裝去盡職。誰知半路遭賊陷,押解長安豈可安。

長安已草木盡哭,行人淚眼,杜甫被關時日許久。家書渺渺,白髮傾地,但更讓他難以舉箸提筆的是沒有一點朝廷消息。

老杜每日西望行在,「一飯未嘗忘君」。

唯有逃出去,才有可能面見聖上,才可能為江山社稷盡綿薄之力。老杜對朝廷對皇上的忠貞已超越了愛情。

公元757年2月,老杜終於逃脫羈絆,直奔直竄到了鳳翔行在。老杜幾乎哭奔至殿外,只嘶啞著喉嚨叫一聲「皇上」,便暈倒在地。

聽說殿外來了囚困長安一年多的老臣杜甫,唐肅宗也驚詫不小,提起龍袍出來看個究竟。

早春二月,鳳翔地面還在飄著雪花,冰冷的御階之下,倒卧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杜甫。

「還站著幹什麼?快把他扶進來!」經過了戰亂奔波,唐肅宗為這樣的老臣動容了。

經過一番忙亂的救治,老杜蘇醒了。他再叫一聲「皇上」跪倒在地,已淚水潸然成河。

老杜抬手拭淚,舊棉袍衣袖的棉絮亂飛,枯瘦的胳膊肘不識時務地露將出來。老杜忙轉身遮掩,難為情地說不出話來。唐肅宗走下丹陛扶起他:「你別遮掩了,我看出來了。你為奔朝廷,為見本皇,情太重,心太切。不然,何至於穿著麻鞋趕來!」

「皇上,老臣有罪……」老杜再一次泣不成聲,昏死過去。

「快,扶他下去,好生調養幾日,然後再上朝議事……」

幾天以後,老杜再次被召上殿,盡述長安之慘狀,力陳破賊之要害。皇上及文武大臣感動再三。

老杜被當即封為拾遺官。

拾遺官只從八品官,可此官職可以直言政事之缺失不足,以彌補決策失誤。因此,雖然品級不高,杜甫已然很知足。可老杜哪裡知道,所謂拾遺官,只是皇上御案前擺設的花瓶之一。真正的決策,即使漏洞百出,那只是政治需要,哪用得著撿拾補救。如果真如杜甫所想,能夠拾遺補救的話,何來安史之亂的滅頂之災?

事情在半月之後就被證實了。

「房琯事件」就像一顆拋入死水潭的一顆石子,驚起了唐肅宗朝廷的狂飆巨浪,眾多官員都被淹沒其中了,杜甫也不能例外。

可惜老杜並非宦海的老水手,他不願相信這其實太子黨與玄宗黨的一次攤牌,也不可能去想如何站隊的問題。

於是,再三再四地上書,臣子的忠也盡了,朋友的情盡了,也把皇上給得罪盡了。

像一渠清水,剛剛步入政壇的老杜太清純,他認定朝廷的事就是天國大事,事關社稷黎民。凡朝廷事一定得有尺有度,上綱上線。可他哪裡想到,尺度就是皇上的心思,綱線就是皇上最貼身的褲腰帶,只有做了心腹,才能懂得尺度,摸得著鋼線。

後人評價岳飛的失敗是「不會揣摩上意」,還有人說岳飛乾脆「不願揣摩上意」。其實,從這個角度來講,文臣杜甫和武將岳飛有多麼相似的心理,他們一心忠於朝廷,忠於職分,從沒想著如何去「揣摩上意」。

揣摩上意,多麼愚蠢悲哀又多麼根深蒂固的官場規則。從先秦白起到漢代李廣,從唐代杜甫到宋代岳飛,或一直往下直到清代,歷朝歷代的忠臣清官,幾乎都是忠誠朝廷政事而不願揣摩上意的。

終於, 杜甫滿腹衷腸卻帶著不願揣摩上意的惡果和飽經戰亂的流民走在了一起。可他的夢並沒有破碎。在他心裡,朝廷英明的,杜甫是有用的,朝廷終會有一天起用他……

正當我沉入史海咀嚼那段苦澀的歷史時,一聲刺耳的汽笛把我從思緒深處拉了回來。張華先生正給我們講述他的考證。驀然間,我看見杜甫正從他幽思的眼神中走來,走向了鳳凰台:

大唐日衰,半空中鳳凰惶惶于飛;

隴右地寒,地面上杜甫鬱郁徘徊。

鳳凰台因鳳凰而浩亮,鳳凰村因杜甫而安詳。

恍然間,天空的鳳凰與地上的杜甫穿越時空,形神互化。隆冬時節,鳳凰村雪霧橫飛,老杜時而單衣短褐手持長鏟在鳳凰台徘徊,時而幻化成七彩神鳳在天宇中昂首飛舞。

大山隱隱,已為雪白頭;高台巍巍,遏長風玄古。突然,老杜化成了一粒兒塵埃,跌落在村落的小路。

「西岐遠矣,鳳與凰還在嗎?杜甫問自己,又像在問漠漠蒼天。山道窄小悠長,蒼松在大石間巋然挺立,老杜突發奇想,皇上果如松柏堅定而端直,即便浮雲蔽天,豈可陰翳其心。

如此想著,「啾啾,啾啾」一種微弱的聲音隨西風灌入耳鼓,老杜一驚:此乃鳳雛之聲?

是的,是鳳雛。真真切切的,是鳳雛。

老杜確信這微弱而又凄厲的叫聲來自鳳凰台的孤獨鳳雛,而且這聲音里在表達飢餓與孤獨,在訴求苦澀與無助。老杜趕緊四下里找捷徑,遍地找梯子,以便能儘快地到達山巔,去解救去安慰那高貴而又孤獨的鳥兒。

可是上天無路,登台無梯。

天哪,怎麼也落得如此?等等,就等一會兒。我乘風來去救你。

西風翻卷著焦渴而疲倦的破衣爛衫就像翻卷乾枯焦黃的木葉,一大團黃葉卷過,踉踉蹌蹌的老杜被雨雪裹腿,被風塵迷眼,絆倒在野地枯草中,靈魂出竅:

我曉得,你非梧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可我一介腐儒,只剩五尺肉體,如何安頓鳳鳥高貴的形與神?

白頭搔更短,踟躕更踟躕。

哦,有了,有了。我本窮困,不名一文,但我還有一顆丹心可供你餐,我還有滿腔熱血可供你飲。只要你這預兆王者祥瑞的神鳥高昂頭顱為大唐歌唱,用你那高貴的神喙銜著大唐河山的神圖飛躍昆崙山十二座玉樓,讓朝廷收復河山,一洗大唐黎民的憂患,我老杜即便剖心瀝血又有何疼何惜?

老杜又冷又餓跌倒在地,不料在風雪中一夢睡去。老杜夢見自己以恢復大唐繁榮為代價,讓鳳鳥餐心瀝血,結果鳳鳥一夜長大,飛躍千山暮雪,穿越天上人間,調請韓信挂帥,白起先鋒,千軍萬馬日夜兼程趕往戰場,一舉消滅了安史叛軍,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老杜一覺睡去一天一夜,是在草堂的土炕上醒來的。老杜是含著暖暖的笑醒來的,醒來後他卻看到了淚眼朦朧的妻子和六神無主的孩子。

「 快來看呀,從這邊往裡走,就是飛龍峽,這是當年的萬丈潭!據考證都是當年杜甫走過的地方……」

聽見喊聲,才發現他們已經走遠,我還站在鳳凰台山下默默發獃。

我非史學家,不善於羅列堆集史料以求證史實,我喜歡在史實的背景下想像細節。所以,經常在專家講述如何考證時我早已天馬行空。這種想像,雖然有「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之嫌疑,也常常被人說成是毫無根據的杜撰。但我相信,想像是文學最大的真實,我樂在其中。

順著張華先生所指上的方向走去,飛龍峽就在眼前,杜甫也就在眼前,他為後世的我們亮起一盞燈,所以我才能找見他走過的路。

(鳳凰台:甘肅省隴南市成縣東南飛龍峽口)

附:鳳凰台 唐杜甫

亭亭鳳凰台,北對西康州。

西伯今寂寞,鳳聲亦悠悠。

山峻路絕蹤,石林氣高浮。

安得萬丈梯,為君上上頭。

恐有無母雛,饑寒日啾啾。

我能剖心出,飲啄慰孤愁。

心以當竹實,炯然無外求。

血以當醴泉,豈徒比清流。

所貴王者瑞,敢辭微命休。

坐看彩翮長,縱意八極周。

自天銜瑞圖,飛下十二樓。

圖以奉至尊,鳳以垂鴻猷。

再光中興業,一洗蒼生憂。

深衷正為此,群盜何淹留。

作者簡介:

緱芳宜,女,教師,愛好文學,喜歡文字組合。其作品散見於《文藝報》、《中國藝術報》、《名作欣賞》、《天津作家》、《東方散文》、《天水日報》、《天水晚報》、《關山文藝》、《淄博晚報》等媒體。

《秦州微刊》

顧問

王若冰 汪 渺

審編

樊小東 郭永傑 宋月定 郭永鋒

編委

白尚禮 閻虎林郭明祥何萬紅

台利軍 樊 鋼 閆武裝李文玉

執行編輯

半耳俗塵 宋 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耳俗塵 的精彩文章:

趙月紅‖夢斷傷懷
雍學壽‖愛戀沙坡頭

TAG:半耳俗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