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月十五,我陪著爸爸給爺爺上墳

正月十五,我陪著爸爸給爺爺上墳

我的父親與我的元宵節

正月十五的晚上要去祖墳給逝去的親人送燈,這是老家的習俗,從很小的時候開始,爸爸每年送燈的時候都會帶上我。爸爸說,這是傳統。小的時候覺得很討厭,因為正月十五的傍晚中央台會有少兒元宵晚會,每年都是晚會馬上要開始的時候從家出發,回來的時候,往往晚會也就要結束了。

在兒時的記憶里,元宵節,就是註定要錯過少兒元宵晚會的日子。

長大後,一直保持著每年正月十五的傍晚和父親一起去上墳的習慣。一不小心,就是幾十年。

記得有一年,大概是讀高中時,正月十五的那一天風很大。大到有些暴力,電視新聞里記錄了路上的行人在狂風來襲時幾個人團團包住路燈的畫面。

那一年,我還是陪著父親去了。父親說,一年一次,總是要去的。

每次和父親去祖墳,父親總是會悉心的把那些沒有碑文的墳冢一一向我介紹一番。兒時,父親總是在他爺爺的墓碑前燒很多紙錢;長大後,他總要在我的爺爺墳擺上絹花、水果。

後來工作了,一切沒有假日的節日,都成了一視同仁的工作日。

不論怎樣,每年的正月十五我還是會回去,陪著父親去祖墳送燈。父親說,看到我回家,他就踏實了。

今年上墳的時候,我從父親的身後,看到他跪下時展露在我面前的一頭花白的發,父親不喜歡染髮,就像他從來不會要求我應該做什麼一樣。但是無論風霜雨雪,一年又一年的,他帶著我,從來沒有錯過任何一場開年祭祀。

有人說,這種事情,不必牽強,心中思念也就夠了,不必拘泥於形式。大概父親是有些近乎執拗的執著吧。

父親從來沒有說過,但我知道,每年正月十五的香火傳繼,就是他心目中的傳承。

江浙的錢氏一族

什麼樣的家族才算得上是名門望族?

江浙一帶有名的錢氏一族,能人輩出,被世人編成了順口溜:「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

這樣的家族,應該當之無愧的是一個名門望族吧!

自五代十國時期的錢鏐開始,錢家人締造了一個家族神話。即便是今日,錢家出的科學院院士,超過一百多人,分布在世界的各個國家。三代之後,出貴族。錢家人,自吳越王之後,他的子孫不做商人、不做工,一心從讀書上找到了出路。錢家人,在如何讀書、如何做官等方面,自古就有著嚴格的約束。

錢鏐,江浙繁華的奠基人,錢大昕,清朝時期的學者,錢學森、錢鍾書、錢三強……

錢家的後人,總結祖先的言行,編纂了《錢氏家訓》。錢氏後人,以此約束己身,安身立命。沒有人質疑,只有人踐行。正是因為他們尊崇了家族重教明理、推陳出新的育人理念,才能一輩一輩的發展下去,成為了國家的棟樑之才。

最喜歡《錢氏家訓》中的一句話: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必謀之。

家族的印記,如同刻在血液里的徽章。名門望族真正的財富,不是金錢的累積,而是學識的積澱。

我們幾乎可以毫不猶豫的相信,錢家人以後的路,會更加輝煌。

言傳身教的力量,有一種透徹心扉的光芒。

我的民族我的國

這兩年,由央視發起的一場「家風」運動,席捲了大半個世界。更多的人願意談論家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者家族為後輩豎立人生價值觀的風向標。一個家族的家風,往往可以最直觀的體現出其家庭成員的精神面貌、行事作風。

家風,微觀一點,就是一個人受家庭影響的表象;宏觀一些,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氣質。

和所有寫進典範里的制度不同,家風的重點,不在遵守,而在感染。家風,是一種需要通過言傳身教來渲染的氛圍。是子女出於尊敬、出於敬仰而自願效仿長輩的一種行為。

這也就是很多人所說:有些原生家庭給你的,會註定陪伴你一生。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那些曾經被寫在門楹上的對聯,是一種期盼,也是一種流傳。

賦予原生家庭一種優雅而善良的信仰,於是光芒萬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夕世界 的精彩文章:

你以工作論貴賤的樣子,丑爆了!

TAG:金夕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