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病毒的剋星——干擾素之起源

病毒的剋星——干擾素之起源

病毒的剋星——干擾素之起源

青黴素、花青素、紅霉素被大家所熟知,可干擾素是什麼?它不僅擁有神秘而時髦的名字,其作用更是令人驚嘆。人類的許多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再好的抗生素也拿它們沒轍,可是干擾素卻是對付病毒的剋星。那麼干擾素是怎麼來的?讓我們一起翻開它神秘的面紗。

干擾素的發現要追溯到1935年,當時美國科學家用黃熱病毒在猴子身上做試驗。他們先用一種致病性弱的病毒感染猴子,猴子安然無恙,再用致病性強的黃熱病毒感染同一隻猴子,猴子竟然沒有反應。這一現象使美國科學家得到啟發:前一種病毒可能產生了某種物質,使細胞受新病毒的進攻時能自我防禦。之後科學家們反覆試驗,始終得到同樣的結果。

1957年,美國細菌學家薩克斯決心搞清「以毒攻毒」的物質基礎。經過大量的實驗,他發現,在病毒的刺激下,細胞中會產生一種蛋白質,能抑制後來病毒的侵染。薩克斯認為這種特殊的蛋白質能起到干擾作用,就將其命名為「干擾素」。

1966-1971年,Friedman發現了干擾素的抗病毒機制,引起了人們對干擾素抗病毒作用的關注,而後,干擾素的免疫調控及抗病毒作用、抗增殖作用以及抗腫瘤作用逐漸被人們認識。病毒之間的干擾作用和干擾素的發現讓科學家們很興奮,也給了他們無窮的想像和啟示。要是能把干擾素製成藥品,那麼人類的許多疾病就可以得到治療。

可是,如何獲得干擾素,而且是大量的干擾素成為首要的問題。人們先後採用病毒刺激老鼠及通過人血提取均未能成功。原因是老鼠體內產生的干擾素對人不管用,而人體血液中干擾素含量又實在是太少。通過血液提取獲得的干擾素價格昂貴。20世紀80年代初,瑞士和美國科學家幾乎同時成功研究出第一代基因工程IFN α,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腸桿菌及酵母菌細胞內獲得了干擾素,從每1升細胞培養物中獲得20-40毫升干擾素。1981年初,Pestka等合成並純化了IFN α-2a,並得到FDA批准進入臨床試驗。 20世紀80年代中期,第一個基因工程IFN α-2a研製成功並上市,之後第二代基因工程IFN α-2b問世,干擾素才被較為廣泛地應用於臨床。

由於干擾素廣泛的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調節作用,目前在抗病毒性感染和腫瘤的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應用,也受到不少患者的認可。

供稿:菊梅醫生集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健康 的精彩文章:

治療富貴病,服用他汀類藥物是否要「忌口」?餐前還是餐後?
高血壓葯長期吃,對人傷害大不大?

TAG:亦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