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發幣的太多,「韭菜」明顯不夠割了

發幣的太多,「韭菜」明顯不夠割了

來源:中國經營報

關於區塊鏈的爭議還在持續發酵。

今年兩會期間,包括馬化騰、李彥宏、姚勁波等在內的企業家均表示看好區塊鏈的發展。亦有一大波投資機構和創業者從年初開始涉足區塊鏈領域。

面對當下的區塊鏈「瘋口」,近日朱嘯虎表示,他從2017年夏天開始看區塊鏈項目,但大部分都是在追逐概念,解決的都是創業者幻想出來的偽需求。

在這個爭議不斷的全民狂歡時刻,本報記者從不同領域採訪了多位專家,希望多視角記錄當下企業打著「區塊鏈」口號發幣的本質,為怕錯過暴富機會的區塊鏈焦慮症患者,提供相對客觀的事實。

發幣有價值嗎?

2008年,中本聰第一次提出比特幣概念,並用密碼學方法設計了一套開發機制,讓大家挖掘這種數字貨幣。

記者從一專業「礦工」處了解到,這套挖掘機制是通過計算,主要是數學的哈希碰撞,找到一個區塊,然後廣播給全網路,其他節點可以很方便的做檢驗,找到區塊的這個人便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比特幣獎勵。

這個過程就是區塊鏈技術的起源,也被稱為「挖礦」。因為看到比特幣的稀有性和升值的可能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買比特幣。所以說區塊鏈技術用於此是自帶激勵屬性的。

而隨著比特幣的火爆,很多企業來了靈感,想將其底層技術——區塊鏈作為己用,或是為了割韭菜,或是怕錯過風口,開始做技術試驗。

然而,大家玩比特幣是為了升值,但將其底層技術區塊鏈落地時,如何讓用戶積极參与到同一個網路中,並達成分散式共識?換句話說,區塊鏈是否解決了用戶的真實需求?朱嘯虎稱,「區塊鏈發展到現在,還沒有出現解決用戶真實需求的公司,解決的是創業者幻想出來的需求。」

起碼從目前來看,所謂布局區塊鏈的企業,基本都是在靠發X幣激勵用戶使用其所謂區塊鏈產品。

然而,「只有少數公司的模式適合基於區塊鏈的發幣,絕大多數不適合。」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邵亦波表示,「即使有合適發幣的,公司業務成功了,也不代表代幣會有價值。當然,幾千個公司里會有幾個公司發的代幣會值很多錢。」

當下這些布局區塊鏈的企業,「無論是ICO,或是炒概念,還是各大互聯網公司,正是因為激勵機制(發幣)的不同,造成了其布局區塊鏈的策略差異。」區塊鏈社區門戶巴比特副總裁段新星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在採訪中,這一觀點也得到了眾多區塊鏈從業者的認可。

比如下面要提到的企業,即由於激勵機制的不同,正在經受利益重配、商業模式等方面的拷問。

發幣的不一定是區塊鏈

除了ICO這種像是純割韭菜的行為已被官方摒棄,所以不再贅述以外,目前市面上號稱布局區塊鏈的企業還剩兩種,一種是發幣的,一種是不發幣的。

比如迅雷、人人網、獵豹等公司,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間,先後推出了相應的代幣,並聲稱採用了區塊鏈技術。

「目前可以看到,上述這類公司都是在激烈的互聯網競爭下,逐漸邊緣化的企業,炒一次區塊鏈的概念或許能帶來一線新機遇,如果不做,那麼將繼續沉淪。這些區塊鏈概念的企業實際上都是在搶食『BAT』的流量。」能源區塊鏈實驗室創始人曹寅說。

在段新星看來,這類產品、項目是否為區塊鏈技術值得懷疑。「區塊鏈要求開放源代碼,讓節點中的每個人知道網路是怎樣運行的,並且能看到每個節點的同步變化,但是這些產品、項目卻是封閉的。」

以迅雷的鏈克為例,迅雷方面這樣向本報記者解釋鏈克,「用戶必須通過分享自己寬頻及存儲資源來獲取鏈克,如果這個貢獻是被整個網路認可且記錄的,就可以獲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營報 的精彩文章:

比特幣十年:投資者們究竟在炒什麼?
節節敗退!遭遇中國廠商碾壓的LG手機要退出中國?

TAG:中國經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