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文原創圖畫書系列推薦之《喀噠喀噠喀噠》

華文原創圖畫書系列推薦之《喀噠喀噠喀噠》

有這樣一類圖畫書,它以過去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為基礎背景,述說著最為平常的百姓生活,卻又始終向讀者傳遞著濃濃的親情。這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華文原創回憶性圖畫書。

比如:《澡堂子》《飯票》……

今天將給大家推薦的是:

《喀噠喀噠喀噠》講述了一架老式縫紉機變成一張新桌子的故事。故事主角之一的阿嬤用這台老舊的縫紉機為另一主角自己的小孫女縫製了很多東西,有用來裝恐龍的超級大袋子、有小裙子和小包包、還有全班的特製表演服……在小孫女的眼中這台老式縫紉機就是阿嬤的大玩具。這個玩具無所不能,對小女孩有著不可抗拒的誘惑力!小女孩偷偷玩弄,不想卻弄的絞線,幸虧阿嬤及時趕到,整理好亂線重新開始。可是,老舊的縫紉機終歸老了。阿嬤在幫班裡製作表演服時終於徹底壞掉,不能再修好了。阿嬤只好連夜手工縫製小孫女特別的演出服。這時,小女孩才知道真正厲害的不是阿嬤的大玩具縫紉機,而是自己的阿嬤啊!之後,小女孩和她爸爸瞞著阿嬤,悄悄將報廢的縫紉機改裝成了一張特別的新桌子。阿嬤可開心了。至此,甜蜜的、濃濃的親情不停的延續下去……

對於作繪者林小杯而言,縫紉機的喀噠喀噠聲是她內心深處甜蜜的鄉愁。她的媽媽在縫紉機前做衣裳的場景記憶貫穿她的整個童年。長久以來,她心中都有一個願望——創作一本展現濃濃親情的圖畫書,讓自己創作的故事勾起人們許多記憶中美好的事情。

當封面插圖——一台老式縫紉機映入眼帘,一陣濃濃的思念襲上心來(作繪者遂願了)。小時候,我的媽媽也用縫紉機給家人和鄰居縫製衣服,它也總是發出「喀噠喀噠」的聲響。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家庭流行必備三大件: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八十年代轉變成:黑白電視機、單缸洗衣機、收錄機;因改革開放,九十年代又快速轉變成:彩電、BP機、音響;……現在回頭看看,覺得頗為搞笑!可這卻是當時的真實情況。一個家庭有台飛人牌或蝴蝶牌(台灣就是正庄霸王號)縫紉機不光代表這個家庭經濟比較寬裕,還代表這戶人家一定有一位心靈手巧的女主人。

腳踏式縫紉

熨斗和縫紉機

這本書之所以能拿首獎,大概有以下這些方面原因。

精巧用心的設計

封面的縫紉線腳?(這還是第一次看到)

前後環襯的塗鴉(剛翻看時還以為書上有污跡,買到別人用過的書呢!瞧我這點兒小心思!)

第一張橫跨頁以巨大的時鐘做為背景,悄悄地暗示故事發生的時間段在下午3點左右。半醒狀態中微微上翹的嘴角,傳遞著小女孩在甜美夢鄉中聽到「喀噠喀噠」聲所獲得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有限畫面空間對時間的呈現

一本標準的圖畫書一般只能有32頁,那麼怎樣在這麼短的篇幅中將一件事情說清楚,同時完整地傳達作者的觀念/點,這是有相當考究的!於是在有限的篇幅中,繪者一般都會按照時間發展的先後順序將文字中描述的場景以連續動作的方式呈現給讀者。

這頁有句「摩托車越來越近又越來越遠的聲音」。我們都知道圖畫書沒有辦法直接表現聲音(有聲書例外),林小杯為了表現摩托車馬達的嘟嘟聲,畫了三輛不同大小的摩托車。小-大-中的布局,讓人一下就能明白這聲音是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的。通過比較三輛摩托車的大小,不難看出最左側的小摩托車被安排在了左上角的位置,一定是從遠遠的地方開來的,它所發出的聲音也一定比較小。而中間的大摩托車基本居於橫跨頁的中軸附近,因此這輛摩托車離小女孩最近,發出的聲音也應該最大。最右側摩托車的大小比起前兩輛算是中等。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喃?為什麼不畫的跟第一輛小摩托車一樣大呀?很好解釋,一樣大小會顯得太單調,而且也就失去了遐想的空間。

圖文的合奏

由於是獨立創作,作繪者同為一人,因此完全能做到圖文的統一和互為補充。為什麼松居直老先生將圖畫書比喻成「圖×文的藝術」呢?且看作繪者是如何演繹這門藝術的吧!

咦!為什麼踩不動?

啊,可以動了!

嗯……怎麼又停不下來?

三句話,配合與巨大的老式縫紉機形成鮮明對比的三個側面小圖,讓讀者一下就能感受到小女孩擺弄縫紉機時的各種心理變化。使盡全身力氣還踩不動時的質疑,終於可以動了時的喜悅,停不下來時的驚慌……都活靈活現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貼切而富有童趣的語言

線爆炸了!

多麼形象的比喻啊!這是孩童的語言特點,只有孩童才會使用這樣的語言。

「爆炸」這個詞還在後一頁繼續使用——「阿嬤跑過來,看起來快爆炸了!」前後呼應,同一詞在不同語境卻有了不同層面的含義。由於孩子詞庫里詞量儲備有限,所以往往在表達時會用詞不當。線纏繞起來亂糟糟的樣子被形象地稱作「爆炸」。阿嬤著急地跑過來,一定很擔心,所以樣子看起來像是馬上要發脾氣、要責備小女孩了。人發脾氣不就像是火山爆發一樣嗎?圖畫書中準確精鍊生動的語言正是孩子們模仿學習語言的優秀範本。

縫紉機壞掉之前的聲音,滿頁節奏不同的喀噠喀噠,讓聽故事的孩子很直觀地就能預測縫紉機快要壞了。這就是富有童趣的語言表達。

對兒童心理的揣摩把握

所有優秀的兒童圖畫書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符合兒童的心理和視角。

簡單的快樂

孩子的快樂有時就是那樣的單純。他們不會去計較衣服是否是從商場買的,是否比別人的廉價。這裡傳遞出的是小女孩對阿嬤深深的敬愛和仰慕。

偷玩縫紉機

因為對阿嬤的大玩具有強烈的好奇,小女孩決定偷偷玩玩兒這個玩具。慢慢一步一步挪到縫紉機邊,小女孩還真費了不少心思啊!躲在斗櫃後面,爬到書櫃跟前,悄悄站起身,圍著大玩具觀察,同時也為翻頁做好了準備。

邪惡的小眼神

快看上圖和封面都出現了小邪惡的眼神。恐怕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吧!知道挑戰了邊界,卻又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衝動和好奇心,所以就只能偷偷摸摸地干啦!既然是怕見光的事,那就只能時刻提防著後面是不是有人注意到了自己。這就是孩子成長中的心理。你有會心一笑嗎?

濃濃的祖孫情貫穿始終

慵懶的夏日午後,小姑娘半夢半醒地躺在床上午睡,無論是時鐘的滴答聲、還是摩托車忽遠忽近的馬達聲、亦或是風吹書頁的啪嗒聲都不能喚醒她。但是阿嬤大玩具發出的喀噠聲卻讓她一個翻身魚躍跳下床來。聲音是可以留在記憶中的,每當聽到喀噠喀噠的聲音,長大後的小女孩都會回到過去記憶中,重溫與阿嬤一起的甜蜜時光。這本書看似在講一台老式縫紉機的何去何從,實則是讓人感受濃濃的祖孫親情。

GIF

祖孫情深

好的故事總能引起人內心深層的感受,好的故事總能引發同時代人的共鳴。不過華文原創圖畫書創作才剛剛起步,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創作題材比較單一。我們總能看到圍繞傳統文化、節日、民俗和傳說故事等進行的翻新創作(chao hui guo rou),懷舊故事過於泛濫,相比引進版圖畫書少有新意。對當下社會兒童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的深度呈現/挖掘相對少了一些。

這本《喀噠喀噠喀噠》對於70、80後的父母來說倒是能讀出很多的內容,勾起很多的兒時記憶,產生不少的共鳴。但對於00後、10後,就很難產生鏈接了。所以,華文原創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去走。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看到更多題材新穎、符合時代發展的優秀華文原創圖畫書。

作者介紹

林小杯(哈哈,封面的手寫體曾讓我認為是林小林),本名林靜怡,兒童繪本作家,畢業於台灣文化大學美術系,後又入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進修。1973年於台北出生長大,從1999年開始踏入童書領域,至今已有19年的創作經歷。曾獲信誼幼兒文學獎首獎,中時開卷年度好書、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及年度繪者,並獲選為波隆那書展台灣館駐館作家。

1999年,她自寫自畫的繪本作品《假裝是魚》贏得業界矚目,之後創作的《先跟你們說再見》《阿非這個愛畫畫的小孩》《明天就出發》《全都睡了一百年》也大獲好評,屢次被台灣新聞局和文化部推薦在各大國際書展中展出。她常用的媒材有鉛筆、水彩、麥克筆及電腦拼貼,畫面流露著隨興的筆調。故事內容常是幻想和生活的結合,相信「一朵花開」和「小雞破蛋而出」這些藏在平凡里的事物,才是真正動人的神奇。目前作品累積量約40餘冊。

儘管她是位高產的作繪家,卻始終保有孩童般神奇的想像力,用簡單的故事,講困難的事。是一位奇妙的,結合純真與深邃特質的圖畫書創作者

1 2

3

林小杯作品

關注華文原創 關注中國文化

更多原創圖畫書書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之源教育 的精彩文章:

這幾年他讀過的漫畫(二)

TAG:悅之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