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趣談丨凌晨四點起床後,乾隆這樣度過一天

趣談丨凌晨四點起床後,乾隆這樣度過一天

凌晨四點:皇后朝祭,皇帝起床

天還沒有半點亮的意思,坤寧宮裡傳出的樂聲撕開了籠罩紫禁城的靜謐。樂聲中又響起歌聲,歌聲里又隱約夾雜著豬的嘶叫。

坤寧宮的朝祭每天清晨4時開始。儀式是薩滿教的,拜祭的是滿族的保護神柳葉神,但也供了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和關內漢人的關聖帝君。神樂神歌聲中,主廚太監已備好兩口活豬。皇后是主祭人,皇帝也可能親臨朝祭。明代時候坤寧宮是皇后的居所,清入關後,把瀋陽盛京後宮清寧宮的祭神制度原樣搬到了坤寧宮。

祭神用的神豬必須通體全黑,膘肥肉厚。神豬的四蹄和嘴都用麻繩捆了,薩滿巫師單膝跪地按住神豬,向它耳內灌入清水。如果豬耳抖動,則是神明接受了祭品的吉兆,如果不動,就繼續灌水,怎麼都不動,就要換豬。兩頭神豬都已得了吉兆,就在坤寧宮正殿宰殺放血,燎毛分塊,煮進兩口大鍋。煮肉的湯,據說也是盛京清寧宮的鍋里舀出來的。

豬煮到七八成熟,取出切幾盤肉片,餘下肉塊和豬頭豬腳在盆里擺好,供上神位之前。神樂大作,「薩滿太太」高歌而舞。參加朝祭的帝後臣子,隨後要分食半熟而無鹽的肉片——從殺豬到煮肉出鍋不超過一個半小時,肉不容易下咽,但這是為了緬懷滿族先祖狩獵野餐的情景。

朝夕兩次祭神,日復一日。煙熏火燎、灶灰堆積,坤寧宮正殿就像是一間東北風格的大廚房。

凌晨4點多鐘,養心殿後寢宮裡已經有了動靜,乾隆皇帝要起身了。等室內有燈光亮起,當班的太監宮女就都得打起精神,準備服侍。

養心殿這個名字,出自孟子的「養心莫過於寡慾」。

雍正皇帝之前,紫禁城中軸線上的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從明代起就一直如此。明嘉靖帝以乾清宮後暖閣為寢宮,九間屋子裡共設二十七張床,每晚隨意挑床休息,沒有定數,大概是一種安全的考慮。但後來還是遇上「嘉靖宮變」:兩位妃嬪合謀十多宮女,要在乾清宮刺殺皇帝。

沒有人知道雍正為什麼把寢宮移到養心殿,但自他以下,八代皇帝在這裡起居、施政。

侍女給皇帝疊好被子,用銀盆端了熱水伺候他凈臉,然後梳頭太監頭頂著黃雲龍緞面的包袱進來,請安,進屋。皇帝每天要梳頭,編辮,剃鬚。

養心殿南邊御膳房的人已經忙完了,只等傳膳。皇帝在哪,御膳就在哪兒傳,有時候乾隆一大早出西華門,到西苑的同豫軒去用膳。西苑今天叫中南海,同豫軒挨著寶月樓,也就是今天的新華門。

皇帝穿戴停當,就出寢宮往東暖閣——百餘年後,同治、光緒兩朝的太后就在這裡垂簾聽政27年。皇帝的穿著由內務府的四執庫管理(四執:冠、袍、帶、履)。每天皇帝穿了什麼,都記載在《宮中穿戴檔》,同其他諸多宮廷檔案一起,在許多年後成為清史學者還原宮廷生活的憑據。

御膳房是宮中大機關,官員廚役共370人。房內爐灶百餘口,都編上號,每灶配掌勺、配菜、打雜各一人。這樣使御膳上每一道菜的每個環節,幾乎都可以清晰地責任到人,無論是賞還是罰,都有著落。

御膳上齊,皇帝入座,侍膳的太監盯准了皇帝眼色,皇上看哪一道菜,就趕緊挪到皇上跟前,再用羹匙舀到皇上面前的布菜碟里。要是皇帝說不錯,就再舀一次,然後立刻撤菜,絕不能舀第三次。這是清室家法,要皇帝小心謹慎,不可貪食,免遭毒害。乾隆用膳很快,大概一刻鐘工夫,就推開餐具起身了。

乾隆三十年正月初八皇帝起居

4:00 養心殿請駕,更衣。坤寧宮朝祭

5:00 飲冰糖燉燕窩

6:00 中南海同豫軒進早膳,乾清宮西暖閣看聖訓

7:00 更衣,建福宮稍坐,重華宮茶宴

8:00—9:00 重華宮對詩聯句

10:00—12:00 養心殿勤政親賢殿批覽奏摺

13:00—14:00 養心殿前召見臣工,養心殿進晚膳

15:00 小憩,閱讀內閣所進各部院及督撫、提鎮本章

16:00 與傅恆「晚面」

17:00—18:00 養心殿三希堂等處鑒賞文物

19:00 小憩

20:00 養心殿後殿東暖閣就寢

21:00—3:00入眠

上班先讀先皇「實錄」

乾隆在宮中每日早膳後,必讀先皇「實錄」「聖訓」一卷。他用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時刻來閱讀先祖實錄,因為對每一代帝王,祖宗的法則和訓導都是他們執政的思想資源、精神引導。

讀聖訓或在乾清宮西暖閣,或在養心殿暖閣及弘德殿。在乾隆時期,乾清宮是清代皇室列祖列宗尤其是康熙帝的舊屋陳列室,其中藏有太祖努爾哈赤實錄,是盛京舊本,記載了努爾哈赤發動的一次次戰爭。

這一日的奏摺已經在等著皇帝批閱了。奏摺是一種密奏文書,可以由原奏人直達皇帝,不必經過層層官僚關卡。

奏摺制度始於康熙皇帝。為了掌握第一手基層政情,他要求部分親信官員在日常公文外,另將探知的各省大事附在直達皇帝的請安折中,秘密奏上。雍正繼位後,深知密折傳遞信息快速高效,擴大了密折使用範圍。

乾清門外,辦事員送完奏摺並不就走,因為前次送皇帝批閱的奏摺將從凌晨三時起陸續發下。乾清門石欄的白紗燈如果移上台階,硃批的奏摺就快出來了,各部院辦事員再領回自己單位。

經皇帝親筆批示的硃批奏摺,具有法律和行政效用。硃批內容可能是嚴肅的政治指令,更多時候是簡單的「知道了」「欣慰覽」「欣悅覽」。

皇帝面前,寫奏摺的人怎麼稱呼自己,滿漢有別:自稱「奴才」的必是旗人大臣,漢人官吏只能稱「臣」。也有漢人官員願意套近乎。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份雍正年間湖廣總督楊宗仁的請安折,楊在裡邊自稱奴才。雍正認真地用硃筆划去「奴才」,在旁邊寫個「臣」字,並批示:「稱臣得體」。

一天就兩頓正餐

早膳之後,乾隆用整個上午處理皇帝每日面對的政務。

清代皇帝理政主要是宮中日常批閱奏章、召見官員。奏摺所報事務,如果皇帝自己一時不能定奪,會以次日「御門聽政」的方式,召集各方官員會議,一方面垂詢相關部院官員獲得更具體信息,一方面同宮中智囊一起論證處理。

在養心殿中的勤政親賢殿批了一上午奏摺,乾隆想起還有一批中低級別的官員等著他接見。清代規定四品以下、七品以上官員,以及部分八品以下乃至不入流官員的任用、提拔、調動和處分,都由皇帝親見,對官員做面對面的考察。官員的背景履歷等等,早由相關部門調查整理,寫成引見文書,皇帝引見時一面閱讀這些人事資料,一面交談,形成判斷,做出決定。引見官員時,乾隆居養心殿前殿正中寶座。官員見完,已是下午近兩點,該傳晚膳了。

皇帝一天就兩頓正餐,早膳晚膳。晚膳之後,乾隆稍事休息,接著還會閱覽一些公文,或召見相關權臣。到下午四五點,一天的政務算是告一段落。

儀式從大年初一零時開始

今天故宮當中,外朝部分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因為建築體量巨大氣勢恢宏而聚集了最多遊客,但在作為皇宮的紫禁城,這些地方只在節日、重要慶典才派上用場,例如元旦。

在中國還不使用西曆的時候,「元旦」是今天說的舊曆大年初一。皇帝通常在臘月二十六就封筆、封璽停止辦公,元旦的儀式從大年初一零時開始。皇帝起身,先到養心殿內各處拈香行禮,然後在東暖閣行「開筆儀」:桌案上陳設盛有屠蘇酒的金甌永固杯和刻有「萬年青」字樣的毛筆,皇帝先用硃筆,再換墨筆,寫一些吉祥語,祈一年之福。

隨後皇帝到宮廷專屬的滿族神廟「堂子」祭天。祭完堂子,皇帝與皇后去坤寧宮祭神,與王公大臣同吃祭神肉。之後皇帝到奉先殿祭奠祖先,再率王公大臣到慈寧宮向皇太后行朝賀禮。天明時分,皇帝在中和韶樂聲里升座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朝堂賀歲,這叫做「大朝」。早晨八九點鐘,大朝結束,皇帝到內廷乾清宮受家人賀禮。

宮廷大戲也是節慶的重要內容。乾隆愛戲,各種重大節令和宮內慶典,都要演戲。歷史學家翦伯贊在他的《清代宮廷戲劇考》中推算,乾隆時期「南府」「景山」兩個宮廷劇團的人數在三千左右。

閑暇酷愛書畫

下午五點前後,下了班的乾隆皇帝從他辦公室——勤政親賢殿西邊的小門進了三希堂。這是養心殿前殿最西側的一間小室,乾隆在這裡獨自賞玩最愛的書畫器物。「三希」是他最珍愛的三件法書——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

乾隆初年,內府收藏的歷代書畫已超過萬件。乾隆酷愛書畫,除了鑒賞古畫,還常在處理政務之餘,到御花園東鄰北五所的頭所如意館看宮廷畫師作畫。

晚上7時後,乾隆進晚點或酒膳,而後捻佛珠誦念佛經一通,就該沐浴入寢了。

已經退休的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宮廷史專家苑洪琪在《清代皇帝的日常生活》中寫道:「平時皇帝不能到妃嬪宮內過夜,若要哪位后妃侍寢,只能把她們召到皇帝寢宮。晚上召幸誰,則由皇帝在晚膳時翻牌而定。后妃們每人都有個綠頭牌,早在選秀女時,應選女子將姓氏旗籍書於竹籤牌上,以備皇帝挑選。竹籤牌的頭上染有綠漆,故名綠頭牌。被召幸的后妃,當晚不再回自己的寢宮,但也不能整夜陪侍皇帝,而是在另一間暖閣的寢床上入寢。」

晚上8點,是皇帝應當就寢的時間。早睡早起是清室家訓,為的是「吸天地陰陽之正氣」。子時,新的一日將要開始。皇帝已在夢中,六部送奏摺的辦事員已到東華門等候開門了。

◎本文原載於《南方周末》(作者李宏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此女與令妃情同姐妹,疑是戲子出身,撫養一代帝王,獲封皇貴妃!
乾隆一生鍾愛於她,她死後乾隆遷怒數百官員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