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央行副行長易綱:放寬或取消外資股比限制不意味著放鬆監管

央行副行長易綱:放寬或取消外資股比限制不意味著放鬆監管

【環球網綜合報道】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9日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易綱,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記者:

我們知道近年來,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程度是越來越高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提到要有效地開放銀行卡清算市場,放開外資保險經濟公司經營範圍限制,放寬或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外資股比限制,還有統一中外資銀行的市場准入標準。請問,下一步對於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央行有什麼具體的打算?謝謝。

周小川:您剛才自己也說出來了,關於在市場准入方面的對外開放,應該說市場准入方面的對外開放也是準備很多年了。中國實際上從90年代後期在準備加入WTO的時候,就開始醞釀在市場准入方面擴大對外開放,當時有亞洲金融風波,這個步伐在一度情況下稍微慢了一些。隨後中國加入了WTO,在市場准入方面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對外開放。實際上在加入WTO若干年後,我們也在準備,要進一步擴大開放,但是不巧後來又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機。現在,我們進入新的階段後,確實在市場准入方面對外開放可以膽子大一些,開放的程度更高一些。

另外,除了允許外面的機構在中國辦金融業務以外,對外開放還是一個更廣義的內容。其中也包括中國的金融機構走向全球。這些年,中國的金融機構在全球各個地方也設立更多的分支機構和子行,開展了越來越的業務,和其他國際的金融機構有很多很好的合作,也存在競爭的關係。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人民幣的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也促進了中國整個金融的對外開放。當然,除了人民幣可以「走出去」以外,我們金融市場的其他方面也有重要的開放步伐。

易綱:我再補充兩點: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金融業對外開放相關工作。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所以,我們要落實中央的精神。習主席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6次會議和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也強調,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是我們對外開放的重要方面,要積極穩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安排合理的開放順序。所以,我們人民銀行和金融業要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對於金融開放的部署。

二是放寬或取消外資一些股比限制。實際上這是減少了對外資機構的歧視性待遇,體現了內外資一視同仁,這並不意味著放鬆監管。外資金融機構要准入或者開展業務的時候,依然要按照相關的法規進行審慎監管,這樣我們通過加強金融監管,完善配套監管機制,我們仍然可以有效地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公布10大虛假新聞「獲獎」 CNN成最大「獲獎者」
美日軍事高官跑到印度罵中國,以為我們聽不到嗎?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