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

*本文為俞敏洪在奇葩大會中的分享內容

1

成長和長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長大就是我們年歲一點一點的變大了,人的肉體也變重了,最後慢慢變老了。但是成長呢?他跟年歲沒關係,比如說,到我這個年齡,我們依然要成長,依然每天要習得新的知識、新的智慧。

那麼從小孩子的角度來說,成長有一個要素,就是他需要有父母和老師的伴隨、陪伴和指導。父母就算在孩子身邊,父母的伴隨也是遠遠不夠的。

大量的父母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即使有基本也是無效時間。比如說父母會匆忙地要求孩子做家庭作業,匆忙地跟他們做一些完全沒有深度的交流,更多的是安排他們吃住和日常生活。

現今中國有一個全世界都沒有隻有中國有的問題——留守兒童的問題。

中國現有的留守兒童,大概有5000萬人。針對留守兒童,經過一些科學的測試發現,其智力水平跟有父母在身邊的孩子的智力水平相比的話,已經差了挺大一截,跟城市那種名牌中小學的孩子相比的話,更是差了無數無數。

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孩子出生以後從一歲到十歲基本上跟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成長,大家都知道,就是一個小孩子的智力反應速度其實並不是天生的,天生只佔了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在一歲到六歲之間跟著大人學習成長發展的過程,那麼大家會發現,老年人自己的反應速度是極慢的。

因為他們反應的速度變得極慢,所以孩子的反應速度變得及慢,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是變得很慢。所以我在這方面也做一個調查,知識分子的老年人帶孩子和非知識分子的老年人帶孩子長大後,知識分子的老爺爺老奶奶帶出來的孩子相對會比較聰明。

前兩天我還碰到一個到哈佛大學去讀博士的學生,我說你是怎麼成長起來的。她說我的姐姐也是哈佛大學的博士。其實我父母從小就離異了,離異以後我母親就到外地去工作,我們兩姐妹呢,就是留守兒童。

那我說你們怎麼能學習的這麼好呢,是因為他的爺爺,是鄉村中學的一個老師,那麼爺爺退休以後,就專門帶這兩個孩子,就天天教孩子各種知識。這兩個孩子長大以後,知識結構就比父母親在身邊還要完整。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爺爺是二十四小時整天陪伴。所以大家會發現,就是有人陪伴的孩子成長和每人陪伴的孩子成長是天差地別的。絕對不存在因為是農村的孩子所以他們的智商低這個問題。

2

榜樣作用

我自己在我的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間,就在想我應該最初什麼樣的榜樣作用呢?

我感覺有幾點還算做得不錯。

第一,我對我的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是特別的關注,當然說完全不關注是假的,我關注他們至少要在班級中間達到中等水平,除了這個以外,他們要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課堂內容之外的內容上面,所以我希望他們能夠讀更多的書。

比如我女兒前兩天都在讀阿來的《塵埃落定》,這本書其實挺複雜的,一個表面簡單的故事背後,包含了一個宏大的社會背景。他也能讀,我覺得這就是我喜歡的。

第二,我特別希望就是孩子們要有業餘的愛好,我覺得純粹你憑著知識你上北大、清華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但是如果你有一個能夠讓自己即使在孤獨的時候也能夠讓自己覺得生命度過的更加有意義的愛好,比如說打籃球啊之類的。那這個東西對他們未來的生活比上哪個名牌大學更加的重要。

一放假,你看每個家庭對孩子的安排是不一樣的,我老婆馬上就說要給女兒安排各種文化課補習。因為現在高一,馬上就要上大學了。但我就告訴她整個寒假一堂文化課都沒有,就必須出去玩,而且爸爸把所有的事情推掉陪你出去玩。

這樣的陪伴本身,晚上跟自己的孩子睡在同一個房間,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對她的成長、對他情緒的緩解以及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建設,都會取得比較大的作用的。

3

助力農村高中生走出大山

中國的兩大教育公司新東方和好未來,一起成立了一個叫做「情系遠山」的教育基金,是專門針對全中國邊遠地區的高中生,我們找來全中國最優秀的高考老師,為這些學生進行遠程教育,給他們上課。

我們只有一個目標,讓這些孩子考上更好的大學,因為這些山區的孩子們。如果他們不上大學,可能一輩子就是農村人,而只要他們能夠考上大學,他們就有可能成為創業者,成為走出大山的人,甚至以後反哺自己的家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書房 的精彩文章:

讓你感動的建築

TAG:家庭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