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趙匡胤堅持遷都洛陽,北宋或許不會那麼早滅亡!

如果趙匡胤堅持遷都洛陽,北宋或許不會那麼早滅亡!

經過數十年戎馬苦戰,宋太祖趙匡胤終於統一了中原以及整個南方,實現了自晚唐以來二百多年間,中原王朝最接近大一統的局面。大宋開寶九年,宋太祖帶領重臣出都城開封,西遊洛陽,並提出遷都洛陽的事。此事遭到群臣的反對,滿心不悅的宋太祖也犯了犟脾氣,索性在洛陽住了兩個月,拒絕返回開封,再遷長安。最後,由太祖的弟弟趙光義勸解,太祖雖然心有不甘,但總算起駕回京了。這就是宋初的所謂「遷都之議」。

趙匡胤提出遷都絕不是心血來潮,而他這一個想法沒能付諸實踐,是整個國家的遺憾。如果當時遷都到洛陽,或許兩宋綿延三百年受困於北方邊患並兩次亡於外族的悲慘命運就可以避免。從地形來看,洛陽坐擁山川之險,而開封處於黃河南岸的平原之上,是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僅從自然條件比較,洛陽和開封作為國度的優劣是是顯而易見的,滿朝文武一直反對,肯定有其他的原因。

開封在戰國時曾為魏都,當時叫大梁,後來叫汴州,隋朝開通的運河經汴梁入江淮,使得這裡成為了鎖控南北水路交通的咽喉,到了唐中後期,北方潘鎮割據,戰亂頻仍,經濟中心移到南方地區,汴梁則成為南糧北運的必經之地。五代時期,汴梁先後為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四代之都,都市規模不斷擴大。到周世宗柴榮時,汴梁已經擁有三層城牆,城高池深,城內建築規整,道路寬闊,商業繁榮,已經頗具帝都風範。在經過趙宋王朝十幾年經營,這裡的形式更要強些,再說群臣都在這裡安居多年,這時候提出遷都,卻又有動搖國家根本的感覺。

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取後周政權,所以最初定都開封算不上什麼選擇,只是一種自然的繼承。開封確實是易攻難守的四戰之地,此前定都在這裡的都是短命政權。但是宋太祖雄才大略,大宋開國後,開始為開疆擴土而四處征戰,戰場主要在別人的地盤上,十多年來,國度從未受到過威脅,而開封的通達便利就成了利兵利戰的優勢,應該說,定都開封是符合經濟、政治、軍事多方面的最佳方案。

問題在於,當大宋如秋風掃落葉般掃蕩南方諸國而將目光轉向北方時,情況就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盤踞戰山西的北漢政權聯合北方的契丹,憑藉都城太原的有利地勢,成功阻止了宋軍向北的步伐,宋太祖三次攻打北漢,都失敗了。最後雙方轉入相持,北漢在黃河以北,與汴梁只一河之隔,強大的契丹也可能揮師南下,汴梁平坦的地勢,如何能抵擋遼軍鐵騎?

要保證四戰之地的安全,只能以兵為險,所以,駐守開封的禁軍數量急劇膨脹,宋太祖清醒的認識到,軍隊龐大對國力的巨大消耗,他提出遷都洛陽,就是為了「據山河之險去傭兵」,只可惜,大臣們不理解他。最後的結局大家現在已經知道了,開封在靖康二年被北金攻陷,北宋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歷史的都是高人 的精彩文章:

黃金榮在法租界一手遮天,賭博、娼業都歸他管,還能屢破大案
杜月笙黑白兩道吃的開,而且在名伶中地位很高,胡蝶是他家中常客

TAG:懂歷史的都是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