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翁偶虹與程硯秋:在此岸和彼岸之間——大師翁偶虹誕辰110周年

翁偶虹與程硯秋:在此岸和彼岸之間——大師翁偶虹誕辰110周年

· 翁偶虹 ·

是讀書的種子,也是江湖伶人,

也曾粉墨塗面,也曾朱墨為文。

甘作花虱子與菊圃,不厭蠹魚與書林,

書破萬卷,只青一衿;

路行萬里,未薄層雲。

寧俯首於花鳥,不折腰於搢紳。

步汗卿而無珠簾之影,

儀笠翁而無玉堂之心。

看破實未做,作幾番閑中忙叟;

未歸反有歸,為一代今之古人。

——翁偶虹《自志銘》

翁偶虹自題齋名曰「六戲齋」:聽戲、學戲、唱戲、編戲、論戲、畫戲之謂也,

他為京劇而生。

雖「是讀書的種子,也是江湖伶人,也曾粉墨塗面,也曾朱墨為文」,但在中國京劇的凌煙閣中,他首先是朱墨為文、點石成金的戲壇巨擘。翁偶虹一生編戲百餘出。至今中國京劇的戲樓里、劇場中,幾乎每晚都在演他編的戲;王金璐、宋德珠、李金泉、慈少泉、童芷苓、梅蘭芳、程硯秋、葉盛蘭、譚富英、裘盛戎……,和他同時代的伶界翹楚,有幾個沒有在翁偶虹描繪的舞台上粉墨人生呢!

有人說,他是從上個世紀20年代起

京劇百年輝煌創造的一個奇蹟

難道不可以說

他也是那段漸行漸遠

卻刻在了兩代人心中的輝煌歷史的創造者嗎?

· 《鎖麟囊》程硯秋飾薛湘靈

沒有人會否認,若從翁先生百餘部劇作中只選一部代表作,必是《鎖麟囊》。在中國京劇史上,《鎖麟囊》是文學大師翁偶虹與戲曲大師程硯秋共同築造的一座高峰,翁偶虹也因此與程派結下了世事輪迴的淵源。

那是一段溫暖至今的梨園佳話,更似一篇悲喜交融的壯美詩章。兩位大師共同堅守著人生的詩意情懷,在丈許氍毹內,更在蒼茫大地間,執念著美麗的初衷,中盤和收官卻充滿著不確定性——凄美,是別樣的美麗,卻與遺憾甚至遺恨相纏繞。

· 程硯秋飾薛湘靈

翁偶虹說,1919年,他第一次從姨夫梁惠婷嘴裡聽到「程艷秋」這個名字時,剛剛11歲。7年後的1926年,他第一次去見程硯秋,為的是替《戲劇月刊》主編劉豁公求兩張程的劇照,後來提到這次見面時他說,程「似乎不像個演員而更像一位學者」。

程與翁攜手創作《鎖麟囊》始於1938年。經歷了《荒山淚》《春閨夢》的「思想急轉勢」和歐洲考察的洗禮之後,程硯秋的意境早已衝破舞台的桎梏,開始以觀照國家進步和提高人類生活目標的視野,審視和改造戲曲的社會功能。彼時的翁偶虹就職於程創立的中華戲曲專科學校,任文化課教師和編劇,時年20歲,已經著述等身。

· 翁偶虹先生

《鎖麟囊》中的諸多巧合在預料之外,

卻在情理之中,無絲毫滯澀。

某些看似漫不經心的一筆,

卻正是爐火純青的匠心之作,

人們從中領略了

翁先生駕馭劇情和人物的功力。

劇中有批評,主要是褒獎。主人公命運跌宕起伏,世事無常皆由天災起,並非人禍;人情冷暖中有小人表演,卻無壞人作祟。大團圓的結局,更是主人公的精神意境從此岸到彼岸的美麗嬗變,一句「他教我收余恨、免嬌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戀逝水、苦海回身、早悟蘭因」,傾倒了多少人,警醒了多少人!

《鎖麟囊》問世後,程硯秋的命運與這齣戲的際遇再也無法分開。兩位大師秉持共同的願望建造了這座精神伊甸園,此後的心態卻大相徑庭。

· 程硯秋先生

翁先生「看破實未做,作幾番閑中忙叟;未歸反有歸,為一代今之古人」。站在外面欣賞並非不嚮往,只是知道一旦進去便會有無盡的煩惱,他悟透了,卻無力解脫,便隨遇而安了。

程先生義無反顧地深陷其中,還想把更多的人召喚進去。他沒有悟透是性情使然,那是一種士的執念。舞台上的嬉笑怒罵,怎麼可能在世俗社會中真實再現呢。

都說《鎖麟囊》是程派戲中的喜劇

然而對程硯秋來說,喜劇乎,悲劇乎?

1958年3月9日,程硯秋哼唱著《鎖麟囊》走了,年僅54歲;36年後,翁偶虹駕鶴西行,享年86歲。在此岸,翁先生小程先生4歲;到了彼岸,這差距拉大了36歲,是兩代人了。

如果真有彼岸,相信只要執念如初,還有一出《鎖麟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