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明海法師:真正的「佛系」如何隨順因緣

明海法師:真正的「佛系」如何隨順因緣

要修菩薩行就要修六度,六度的第一度是布施。布施分外布施、內布施,最初菩薩修外布施,當他的修行到達一定境界的時候就要修內布施。內布施首先指身體,包括頭目,髓腦,眼珠等。當眾生有需要來向你乞討你的眼珠子時,剛剛發菩提心、修行還未到一定境界的人不要去布施,但修行到一定高度的菩薩沒有問題。


明海法師告訴你,真正的「佛系」如何隨順因緣

我們堅持初發心特別是堅持發菩提心是非常不容易的。佛法里有許多故事講到堅持菩提心不退的不容易,其中一個故事講釋迦牟尼佛座下的比丘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在很久以前就發菩提心、修菩薩行。

要修菩薩行就要修六度,六度的第一度是布施。布施分外布施、內布施,最初菩薩修外布施,當他的修行到達一定境界的時候就要修內布施。內布施首先指身體,包括頭目,髓腦,眼珠等。當眾生有需要來向你乞討你的眼珠子時,剛剛發菩提心、修行還未到一定境界的人不要去布施,但修行到一定高度的菩薩沒有問題。

舍利弗發了菩提心後,修行到了比較高的境界。有一天他就碰到一個人,說自己生了重病,醫生說只有修行人的眼珠子做藥方才可以治好,所以他向舍利弗乞討他的眼睛。舍利弗對色身不像我們那麼執著,就順手把自己的眼珠子摳出來了。

這個人得到那個眼珠子後,說:「哎呀對不起,我搞忘了,醫生說必須是左眼,你挖給我右眼沒用。」舍利弗聽後毫不猶疑又把左邊的眼珠子摳出來給對方。這個人把左邊的眼珠子拿到鼻子跟前聞了一下說:「哎呀,真臭!」然後扔到地上了。舍利弗並不吝嗇他的兩個眼珠子,但是這個人這樣說真臭並且扔到地上時,舍利弗的心就動了。他就覺得,眾生真難度啊,行菩薩道真難!就在這個動念之後,他就退轉了菩提心。

當然,《妙法蓮華經》里釋迦牟尼佛有授記,所有在會羅漢弟子們最終都能成佛,其中舍利弗是第一個被授記的阿羅漢。我們聽到的這個故事,既是舍利弗過去生修行的真實經歷,也是啟發我們要堅持菩提心不退的教材。

堅持發心是修行的第一個要點,但僅有這一個要點是不夠的,還必須要隨順因緣。隨順因緣這四個字,在漢語裡面後來被簡化成了兩個字「隨緣」。因為用得太多了,很多人錯誤地把隨緣理解成不努力完全跟著外界的環境跑。

其實真正的隨緣是隨順因緣,但內在宗旨不變。發心只是我們在主觀層面上確定的一個目標和方向。在向這個目標方向努力前進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和環境。面對千差萬別的情況和環境,我們應該怎麼取捨,怎麼判斷,怎麼做決定,這是一個大問題。

在落實發心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僅僅只有發心不動搖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觀察因緣做出正確取捨判斷的智慧。如果把全部佛法的修行簡化,可以說就是這四個字:發心,隨緣。

這裡的隨緣我再說一下,是要隨順因緣。發心是貫穿始終不變的,但我們面對的外在因緣卻往往千變萬化、紛繁複雜。怎麼在變動不居、紛繁複雜的因緣里落實我們那個不變的發心,蘊含著我們工作、生活及修行的規律。所以說全部佛法的修行可以簡化為這兩點。

隨順因緣並不是不作為,並不是被動和放棄努力。隨順因緣的背後還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叫做觀察因緣。如果你不懂得觀察因緣,你怎麼能隨順因緣呢?你的面前有很多因緣,就像有時候你走進一個超市,那裡面有很多選擇,即便你沖著想要的某一樣商品走去時,可能也有很多品牌,這時你就要觀察。

那麼觀察因緣需要什麼?需要智慧。智慧從哪裡來?智慧就從禪修中來!禪修修的是什麼呢?禪修修的是止觀,止觀是術語,止是定,觀是智慧。禪修的目的是慧,但是沒有定也就沒有慧。

智慧有兩個重要的作用,第一個作用是明白,明白事情的本來面目,不被它迷惑,叫斷惑;第二個作用是取捨,即了解事物因緣果報的規律,在具體的環境和因緣中做正確的判斷和取捨。其實這兩樣東西也是一個,就是「斷」,文殊菩薩手裡拿的寶劍就是表達「斷」的意思。智慧的這兩個作用對應兩方面的明白,第一個方面是對事物因緣普遍規律的明白,第二個方面是對事物因緣差別規律的明白。

修禪是要修定慧、修止觀,但是修定慧止觀的前提是要持戒。佛法的戒定慧三學要最終落實到止觀、落實到智慧,戒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礎。按照戒律去生活是符合智慧升起的緣起規律的,它有助於我們的身心安定和智慧增長。在家人如果能把居士五戒持好,會比較容易人相具足、有智慧,但真正與佛教解脫智慧最相應的生活方式是出家持守比丘戒,這個在佛教里叫別解脫戒。在有出離心的基礎上受持的居士五戒,也屬於別解脫戒。別解脫戒是般若智慧現前的緣起和近因。

當我們通過修學戒定慧現前了緣起智慧,我們就能夠正確地觀察因緣。也許現在我們都還沒有真正現前這種緣起智慧,這裡我指的是實相智慧,即心性本具的智慧。但我們仍然有聞思的智慧,即通過學習佛法懂得了緣起的道理,這種道理又在我們內心成為一種正確看待事物、判斷事物的方法。儘管聞思慧可能只是在觀念層面、在看事物的方式層面,但是這個智慧也很有用。智慧並不神秘啊!

不是說非要大徹大悟了,見諸法實相了,才有智慧。我們聞思修學一點佛法,懂得一點緣起的道理,懂得用這種道理看事物跟事物之間的關聯,並依照聞思的智慧去判斷去取捨,就會少犯很多錯誤,就能對因緣做出正確的觀察,知道哪一個因緣是自己要隨順的。

因此,發心以後觀察時節因緣、隨順時節因緣,可以說就是我們修行的全部了。記得過去老和尚住世時我們親近他,早些年中國的佛教經過文革後百廢待舉,柏林寺也要從一個廢墟上修復起來,因此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們沒有經歷過文革,更沒有經歷過文革以前或解放以前漢傳佛教的寺院修行生活,所以那時我們就抱怨是不是事情太多了?我們很簡單地跟老和尚提要求,是不是可以不修廟,不要做這麼多事啊?我們就在這個簡單的棚子裡面修行就好。

當時老和尚經常講一句話,令我印象極深。他說如果那樣的話,就有負於時節因緣,負就是虧待的意思。幾十年過去了,現在我們回想老和尚那個時候的話,確實是他以他的智慧看到了中國佛教未來發展的時節因緣。老和尚看到了隨著整個中國社會的發展,社會大眾對佛法會有越來越大的需求。

如果按我們當時那箇舊棚子的話,可能你們在座的有一半人都要到外面露天站著。其實這個齋堂還是小了,今天仍有一些人找不到位置坐。老和尚正是看到了這個因緣,並隨順這個因緣去擔負了應該擔負的責任和使命。這是什麼?這是一種更大的修行!而我們很多人只把修行理解為打坐誦經。

有時候我想,那時我們親近老和尚的感覺像什麼呢?比如說讓你畫一個圓走出一個圓圈來,因為我們的內心是執著的,我們的理解是狹隘的,我們想像的往往是按照一個圓走出一個圓來。但是像老和尚這樣的高僧呢,他會帶著你直線往前走。你的發心是要走出一個圓,直線往前走怎麼能走出一個圓呢?如果你走得足夠遠,把整個地球走一圈過來,你就會發現,那個直線無限的延伸,最終是一個更大的圓。而我們的心,卻常常執著於一個小範圍的圓。因此觀察和辨別因緣確實需要智慧,需要善知識的引領啊!

關於因緣緣起的規律釋迦摩尼佛有很多教導,我特別喜歡其中一個簡潔的表述「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你看這兩句話僅十個字,但「此」和「彼」之間的關聯,就是我們在修行中要學會的觀察因緣的方法。我們的一個行為發出來後,在時空的維度上或者更多的維度上究竟會有什麼樣的現象和因緣和它響應,這就是我們要觀察的。

所以為什麼出家人的戒律很殊勝呢?因為在出家人的戒律生活里,更易體驗到「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在生活中這種緣起之間的關聯。在家的居士在生活中也可以普遍地去體驗和觀察事物與事物之間,一件事與另外很多件事之間的這種緣起關係。

比方說你吃素,這是你的一個行為抉擇。那麼這個行為抉擇會給你帶來什麼影響呢?從剛才說的緣起的關聯上,影響是不可思議的。比較簡單的道理是,吃素的人容易去素餐館,素餐館裡沒有喝醉酒的人,因喝醉酒而打架的人也沒有,很多素餐館裡還有很多國學、佛法的書,你也有很大的概率在素餐館碰到出家的修行人,或者其他吃素學佛的道友,而這一切都有可能改變你的生活。所以任何一個現象都不是孤立的,每一個行為都會給我們整個的生活帶來相應的變動,一件事出現會有很多事在不同的維度上跟它相呼應。

這一點漢傳佛教華嚴宗的祖師有講,比如「一多」,「局部」和「全體」。局部的一件事出現,整個的全體會隨之變化,我們要用這種方法去觀察生活里的現象。我們看到院子里的梅花開了,「梅花開」是一個現象,是「一」。但是這個「一」的背後是什麼呢?簡單的表述是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又意味著整個天地萬物相應的一種變化,天地萬物就是「多」。

梅花是我們眼前能看到的,它是「顯」。在這個「顯」的背後有很多隱伏著的我們所看不到的。有的人可能會說現在還是很冷啊,感覺跟冬天一樣。其實,在「梅花開」這一現象的背後,不管是自然界的還是我們身體的,有很多隱伏的方面已經隨之群動發生變化了。比如說,有的人身體上已開始感受到有一點燥、容易口渴了。如果觀察大自然也是一樣的。這是「隱」和「顯」。

很多時候居士們到寺院來,會把生活中的一些難題提出來問師父。他們也許會說,哎呀我的小孩就是不想上學、不認真、不用功,總是想逃學。他們說的是一個「一」,是一個「顯」,但是在這個現象的背後,有太多看不到的因緣和這個小孩不想上學這件事相關聯。有可能是班上有同學一直欺負他,也有可能是他跟某個老師關係處理不好,要延伸起來問題就很多。

所以我們要善於從這個「一」、從眼前的這一個現象去體會,它有很多的關聯,在時間上和過去未來關聯,在空間上和十方關聯,所以叫「十方三世」。「十方三世」這四個字講的就是因緣的這種關聯,在時間、空間尺度上互相的呼應。

當我們做出一種決定,採取一個行為,你要懂得它會在時空上發生很多關聯。很多時候,你可能只是注意到了自己當下的一個想法。有的人為了出門方便買了部車,這是一個選擇。當這個選擇發生後,會有很多情況出現。他會發現買了車以後還需要伺候車,有時候要車檢,有時要維修,違規以後要扣分,扣分有時要找人托關係消分等等這些情況都來了。所以眾生看事情,如果不懂緣起規律,可能很容易只看到一個局部,不容易學會從這個「一」看到「多」,從局部看到全體,從明顯的看到隱蔽的。

我們看自己的一個行為和選擇,可能只注意到了自己關切的興趣點,卻忽略了用這種方式實現了這個關切後,這樣一種選擇同時會帶來的一系列相應的回應。我們的內心對此需要有很好的覺察,要有預案,這樣才不會生煩惱。用這樣的方式去看時,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你的先生今天回家莫名其妙、毫無道理地沖你發火,其實這是一個現象。在這個現象的背後可能有很多的因緣與其關聯,也許是他在單位遇到了不順心的事,也有可能他的身體出了問題,也可能是其它的各種情況。

當我們用緣起的正見去觀察因緣,就能夠比較好地保持那個初發心不變。不管外面是一個什麼樣的因緣,不管我們做出一個什麼樣的選擇,我們都讓這一選擇朝向初發心的目標。初發心是不變的,但是外面的因緣以及我們做出的各種選擇會變。「不變」和「變」之間的這種統一,就是漢傳佛教一個很經典的表述所說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初發心不變,但當外面的條件和因緣出現時,我們的修行、工作、生活也要隨之做調整。

佛教在時間上的傳承、在空間上的傳播,稱為應化。從佛教應化的開展來說,也體現了「不變隨緣」的精神。佛教核心的宗旨是覺悟。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它會呈現不同的面貌。在教理教義的表達方式以及宗教儀軌的表現形式上,它一定是根據所處的時空因緣而不斷調整的,而不會一成不變。這是相對整個佛教來說的「不變」與「變」。

我們漢傳佛教的歷史就是發源於印度的佛教在中國社會環境下適應中國文化土壤,並成功地進入到中國文化血脈基因里的一個經典案例。這個經典案例被稱為佛教的中國化。它並沒有令佛教改變或喪失其最核心的宗旨和價值,而是在社會教化的層面與中國社會環境相適應。在二千多年的佛教史上,這個適應的過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正是因為佛教能成功地中國化,它才能化中國,教化中國這塊土地上的眾生。二千多年來,從修行得道的高僧大德到普通的信眾乃至非佛教徒的社會大眾,都得到了佛法的利益。而得到這種廣大利益的前提是佛教適應中國社會,這正是佛教隨順因緣的一個體現。

由於我們在漢傳佛教裡面浸潤太久,對佛教適應中國環境的一些表現,有時候會失去敏感。比如說寺院的建築,如果有機會到東南亞的佛教國家去看看,他們的寺院建築跟我們不太一樣。漢地寺院建築其實是與中國傳統皇家園林建築一個風格的。傳統的佛寺布局裡,大雄寶殿佛像所處的那個位置其實是中國古代皇帝上朝所處的位置,以示對佛教請進來後的尊重。

但是走進殿裡面後,人活動的空間往往很小。在今天這個時代,社會大眾很多人希望到寺院里來參加活動、聽經聞法。為了讓更多信眾能在裡面活動,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考慮做些調整。現在在台灣有很多佛殿供佛像就做了一些調整和藝術化的處理,以便有更大的空間給人活動。這種調整完全是符合佛法的精神的。

當然,漢傳佛教很多傳統是非常好的傳統,我們要堅持。過去有居士問我說寺院里過年嗎?我們昨天有辭歲,今天有拜年,然後我們還寫春聯、掛燈籠,你可以稱之為過年;但是另一方面,我們的過年又不離佛法、不離修行,辭歲、過年要念經,對聯寫的也都是佛法的話,並且要上普供,這就是佛教適應漢地文化的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所有漢地傳統的一些節日我們寺院都過,但同時過節又都是以佛法為主導,都是往道上會,修行佛法、體會佛法。印度佛教沒有過年,到中國來變了,但不變的是什麼?不變的是佛法的修行。你看,這就是一個「變」與「不變」。

不變和變的這種結合,在漢傳佛教的僧團生活里有一個很重要的中國元素,就是我們出家人師徒的傳承。印度佛教也重視傳承,但是漢傳佛教的師徒傳承里有中國本土文化儒家的宗法血緣。比如我們的字型大小,「深演妙明耀乾坤」,我是「明」,那麼我的弟子就是「耀」,可能你是一個別的名字。這種傳承的一大好處是能令佛法延續,但是它也可能會滋生一個弊端,可能會產生世俗的執著,比如說這是「我」的徒弟,不是「你」的徒弟。

佛教在教化中所體現的隨順因緣,處處我們都能體會到。比如達摩祖師到中國來,跟梁武帝見面話不投機後來到長江邊上。據說有一個人在那裡擺渡,這個划船的有眼不識泰山,不願把他划過去,達摩祖師就在岸邊扯了一根蘆葦往江上一放,立在葦上過江,這叫「一葦渡江」。

後來很多畫家就畫這個一葦渡江,你們相信嗎?其實我相信在達摩祖師的境界里,沒有蘆葦沒有船他也能渡江,要有神足通踩著水也能過去,踩著蘆葦可以說有點多此一舉。但是一個出家人踩著蘆葦從波濤洶湧的長江過去,這是中國人的一種很有美感的敘述方式。這個「一葦」其實是來自於《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航之」,意思是誰說黃河寬呢?蘆葦做的筏就能渡過它。所以描述達摩祖師一葦渡江,很有中國人詩情畫意的美感。

後來達摩祖師到了河南嵩山又面壁九年。其實面壁後來可以理解為閉關坐禪,不一定是對著牆,他有可能九年間一直在那裡打坐而已。但是我們就把它做了一個很有美感的表達,說他面對一個牆壁,然後把它畫成一幅畫,這個畫面是非常有震撼力的。這就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它的表達把禪的智慧與信仰,把詩意以及藝術的審美都融為一體,這又來自於儒家的雅。

這個就是我講的佛教中國化。為什麼我們老和尚提倡「生活禪」呢?生活禪還是禪,它的宗旨、核心與佛法和禪宗仍是一味的。它的出發點和意義在於,在新時代作一種強調和提醒,要把禪修落實於生活,同時也對治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大眾對佛法和禪修的誤解。

現在佛教的中國化可能是要時代化、大眾化、生活化。這並不是要把佛教改造成一個別的什麼,並不是要我們丟掉或減少佛教的核心宗旨,而是在堅持這個不變的宗旨與初發心的前提下,在今天的時代因緣下做出努力。今天初一,我跟大家分享這麼一個想法,就是隨順因緣,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在此衷心的祝願諸位既要不忘初心,同時又要善於觀察因緣、隨順因緣,令我們在新的一年中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上都能夠福慧增長、所作成辦,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濟群法師:什麼是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的境界就是佛嗎?
如何戰勝自己

TAG:佛心慧語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