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梵音在佛教的語境中 具備雙重的特性,有這樣的五種清凈相

梵音在佛教的語境中 具備雙重的特性,有這樣的五種清凈相

梵音(佛教解釋)

梵音,指佛的聲音,佛的聲音有五種清凈相,即正直、和雅、清徹、深滿、周遍遠聞,為佛三十二相之一。

梵音多種解釋

梵音,【拼音】:fànyīn 【英文】:Sanskrit

(一)是梵語的發音名稱,又作梵聲。佛菩薩之音聲,即佛報得清凈微妙之音聲,亦即具四辯八音之妙音。佛三十二相中即有梵音相。據大智度論卷四,佛之梵音如大梵天王所出之聲,有五種清凈之音:(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播,聞而悅樂。(三)入心敬愛。(四)諦了易解。(五)聽者無厭。〔法華經卷七妙音菩薩品、無量壽經卷下〕

(二)為梵唄之一種。 (參閱『四個法要』1827)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對「梵音」解釋如下:

【梵音】(術語)大梵天王所出之音聲有五種清凈之音,佛之音聲亦如是,故三十二相中有梵音相。法華經序品曰:『梵音微妙,令人樂聞。』法華文句曰:『佛報得清凈音聲最妙,號為梵音。』華嚴經曰:『演出清凈微妙梵音,宣暢最上無上正法。聞者歡喜,得凈妙道。』長阿含五闍尼沙經曰:『時梵童子告忉利天曰:其有音聲五種清凈,乃名梵聲。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徹。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其音遍周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三藏法數三十二曰:『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聲,而有五種清凈之音也。』(儀式)音韻屈曲升降,歌頌佛,諷詠法者,雲梵音。又曰梵唄,唄匿。以聞者得凈信,而佛聽之,在世中鈴聲比丘,唄聲第一。見唄比丘條。魏陳思王曹子建,游魚山,聞岩谷水聲,寫之,制梵唄之譜。是為東土梵唄之始。單稱讀經之聲為梵音。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對「梵音」解釋如下:

【梵音】1.指佛的聲音,佛的聲音有五種清凈相,即正直、和雅、清徹、深滿、周遍遠聞,為佛三十二相之一。2.指讀經的聲音。

【梵音】 泛指佛音,使人清醒、寧靜的聲音。

陳碧燕關於梵音的解釋

「梵」在寺院文化的概念中具有多重意義。 首先,『梵』字揭示於印度,尤其是與佛教的根本連繫。就如「梵文」一詞標示了一個源於印度半島的語言,特別是與佛教文化族群有關的語言,而大乘佛教經典翻譯為中文最主要的南亞語言即是梵文。

「梵」的另一個意義,更結合佛教卓絕人物的微妙音聲。根據佛經記載,佛陀有六十四種梵音(見《大寶積經》卷 102 與《大方等大集經》卷 46);另有五種梵音—正直、和雅、清澈、深滿、周遍遠聞,表徵大梵天王的音聲特質(見《長阿含經》卷 5)。中國佛教徒對「梵」的詮釋,實涵示音聲清凈、平和而深遠的特質。所以,一般寺院的唱誦也稱為「梵音」,即是因為它含容了如此微妙的音聲特質。

梵音在中國佛教的語境中,具備雙重的特性,它可說是屬於、也不屬於人世間的音聲。因為梵唄是佛教寺院的唱念,由佛教徒產生,那麼就清楚地連結著人類的氛圍,所以說它是屬於人世間的音聲。但在另一方面,諸多佛教經文屢屢強調『梵音』的妙善特質,能超越人世間的各類音樂, (2) 因此它是優於世間音聲的音聲。通過這雙重特性,我們可以解釋,當這音聲是由佛教徒經由諷誦經文而產生時,超越人間音聲的梵音就可能存在於人世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緣大智慧聚寶閣 的精彩文章:

生活實際上是對人生的一種詮釋 我們每個人都應為生活付出努力
佛教里的施比受更有福、更快樂,以攝智慧起大舍心

TAG:佛緣大智慧聚寶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