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法小知識25:佛教的輪迴觀

佛法小知識25:佛教的輪迴觀

我們的生命究竟是一輩子結束後就灰飛煙滅了,還是這一輩子過完還有下一輩子、下下輩子呢?我們的生命究竟是從母親懷孕的時候開始的,還是在此之前我們就存在著呢?「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是誰」這是所有哲學家都需要思考的問題,許多普通人也或多或少思考過,那麼佛教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呢?

對於這個問題,佛教通過「輪迴」觀給了我們回答。輪迴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來回、循環往複、周而復始。佛法認為眾生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即人的生命並不是一輩子過完就什麼都沒有了,一輩子過完代表著一段旅程的結束,我們一世的生命結束後,新的一世又將開始,這就是輪迴(並且,除非我們是大善大惡之人,否則我們下一世很可能仍是人身)。

我們每個人一生中要經歷難以計數的大小事情、喜怒哀樂,無明使我們產生許多慾望(貪嗔痴慢疑等),在佛法看來,每一個念頭都是有力量的(因),並且最終會產生蝴蝶效應(果),我們的起心動念非常地容易,而我們要去完成我們念頭所對應的事情時,卻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因果的交錯和相續中,我們不斷的在生死之間輪迴著。

也許有的朋友會說,如果人都是在輪迴著,那麼為何古時候人那麼少,而發展到近代卻人口極速膨脹?從客觀事實上來看,古代受生產力、醫療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人的壽命很短,根據史料我國各朝人均壽命的情況是:東漢22歲,唐朝27歲,宋朝30歲,清朝33歲,民國35歲,1985年68.9歲,古代人受飢餓、病痛等因素的影響,夭折率是非常高的;而從宗教的角度來看,我們這個世界如同無量無數恆河沙中的一顆塵埃,我們的宇宙之外還有無量無數宇宙,我們的世界之外還有無量無數世界,我們在無數世的輪迴中,根據因果業力,可能一直在地球上生生死死,也可能會輪迴到其他世界(如西方極樂凈土、東方琉璃世界等,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我們在現在這個世界的心愿已了的緣故),其他世界的眾生也會降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例如有一種說法是越是我們這個世界處於亂世,那些有能耐的眾生越會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

佛教的輪迴觀點除了回答了「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是誰」中前兩個問題以外,也回答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什麼都沒做,卻生活的非常幸福、富有、健康,有的人作惡多端,卻逍遙自在,而有的人一輩子勤苦努力,卻潦倒失意、貧病交加?佛教認為這只是因果業力使得人在生命的輪迴中際遇各有不同,但本質上終歸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過去累世及現在所行的善,終歸在今生以及未來累世獲得福報,而過去累世及現在所造的惡,也終將在今生以及未來累世遭受惡報。

而佛陀悟道、講法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可以通過修行離苦得樂,跳出輪迴,解脫生死,最終達到涅槃(小乘佛法)或修菩薩道度眾生(大乘佛法),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因果沒有什麼可怕的,輪迴也沒有什麼可怕的,只要我們修行達到了信不退,那麼我們終有證道解脫的一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聽見梵音 的精彩文章:

佛法小知識4:如何獲得大功德
佛法小知識2:非常容易理解錯的「執著」和忍辱,它們真正的意思是這樣的

TAG:聽見梵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