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集三千寵愛於一生卻逃不過馬嵬兵變 最後卻逃亡日本留下後代?

她集三千寵愛於一生卻逃不過馬嵬兵變 最後卻逃亡日本留下後代?

「後宮粉黛無顏色,三千寵愛於一生」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著詩繪聲繪色的描繪了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程度。唐玄宗寵愛楊貴妃是出了名的,不僅讓遠在千里之外的南邊人送來長安不可多得的荔枝,只為博得美人一笑;而且還為她從新編排梨園的所有的樂譜。甚至讓那個本就沒有多少政治見解的哥哥楊國忠當了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見是有多得盛寵!

但是一個君王如果過於成迷於聲色,那麼他的天下必定不會有多太平。本是蒸蒸日上的太平盛世,慢慢的也就變成了「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的局面。很快安史之亂就爆發了。不過這場災難幾乎就是他的盛世的終結點。從此盛世不再,連自己心愛的女人也要護不住了。

當唐玄宗為了躲避叛軍時,帶領一些嬪妃和親眷逃離長安到蜀地的的路上途中。路經馬嵬坡時候,由陳玄禮帶領的士兵突然嘩變,要求誅殺楊國忠和楊貴妃。這一時間讓唐玄宗慌了手腳。若是不殺楊貴妃士兵們就要停滯不前,不在護送皇帝去蜀地。無奈唐玄宗選擇了自己生,讓心愛的女人死的結果,楊貴妃自縊於馬嵬坡下。

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卻也留下千古之謎。有人對楊貴妃的去處產生了質疑。他們說楊貴妃沒有死。而後來叛亂平定後,唐玄宗命高力士將楊貴妃改葬,高力士到達馬嵬坡下後卻未曾發現楊貴妃的屍首。而後著名的唐代詩人白居易也在他的詩中寫到:「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這不是暗指楊貴妃其實是去了別去嗎?還有在《長恨歌》的末尾也寫到:「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其實這也是在說楊貴妃去了別處,還保留著與唐玄宗的定情信物。

可是,在這麼多的史書中有考究的資料的指示下楊貴妃真的是死裡逃生了嗎?其實不然!如果楊貴妃真的是潛逃成功,那麼多多少少也會有記載的。就算在中國的史書上找不到,日本的史書上也一定會有的。為什麼呢?在當時,中國唐朝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自然是不用說了,他們都以到過中國大唐為榮耀,所以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他們肯定會大篇幅的記載下來的。再者,當時在馬嵬坡下時,軍隊將楊貴妃自縊的地方圍得是里三層外三層的,所以楊貴妃想要在眾目睽睽之下逃走是絕對不可能,況且當時的軍隊是恨極了楊貴妃兄妹兩人,所以肯定也會是對這件事情格外注意的。所以,早些年間有日本明星自爆是楊貴妃的後代,純屬胡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貴妃 的精彩文章:

「雲想霓裳花想榮」,《妖貓傳》一場異域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阜新任緒民書李白、杜牧「詠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楊貴妃詩」楷書

TAG:楊貴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