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優雅·黑科技 索尼WF-1000X「降噪豆」評測

優雅·黑科技 索尼WF-1000X「降噪豆」評測

【【【前言:索大法的降噪黑科技之路】】】

對於許多人而言,「主動降噪耳機」或許算是近兩年的又一個熱門概念:這類產品具備特殊的「黑科技」,能讓佩戴者從鬧心的環境噪音中近乎完全隔絕。如此一來,既能免除噪音的侵擾,讓人心情愉悅;又能避免聽歌或通話時音量過大而傷害到聽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但是,目前市面上「降噪耳機」紛繁眾多,其中不少產品所使用的技術其實都還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上。為什麼這麼說?那是因為早在2006年,索尼就發布了集成初代「主動降噪技術」的S700F系列Walkman隨身聽,它隨附的NC-022耳機奠定了日後降噪技術「採集環境雜訊,經過運算之後輸出反向聲波以抵消噪音頻段」的基本思路。

不過,當時的主動降噪耳機有兩個缺點,一是體積和能耗較大,要麼耳機上需要吊一個「盒子」容納電池和運算電路,要麼就只能將降噪功能集成到播放器里,然後耳機使用特殊介面連接;二是降噪運算涉及到模擬信號轉換,精度不高,而且開啟降噪之後對聽感影響較大。

四年之後,也就是2010年,索尼發布了全新設計的數字隨身聽A844系列,在它的身上集成了兩大「黑科技」,一是初代全數字放大器S-Master,另一個就是全新數字降噪技術。數字降噪技術和前代的模擬降噪相比,不僅運算精度大為提高,還首次加入了對噪音環境的辨識能力——可以分辨出火車、飛機、辦公室等不同類型的噪音,進行針對性的降噪,大大改善了降噪效果,同時降低了開啟降噪對音質的影響。

而到了2016年,索尼的降噪技術終於迎來了它集大成的一作:MDR-1000X,它內置了進化之後的數字降噪引擎、更多的降噪mic、音質更佳的數字均衡器,還有全新的AI環境降噪功能——能夠自動識別用戶所處的運動狀態和周遭環境,自動對降噪進行微調……

可以說,MDR-1000X的誕生,既順應了市場對降噪耳機逐漸重視的熱度,又以自身超群的技術實力和使用體驗,樹立了索尼降噪耳機在一般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或許正因為初代1000X收穫了驚人的市場成功,僅僅在第二年,索尼就趁勢擴張了降噪產品線:這次,不僅有第二代的WH-100XM2,還有全新的頸掛式和「全無線」的新品超小型降噪耳機,也就是我們這次評測的WF-1000X「降噪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外觀:全無線·一切只為了優雅】】】

為什麼叫做「降噪豆」?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因為它是目前索尼旗下最小、最輕的無線降噪耳機,其左右兩個單元的體積都只不過比蠶豆略大……

當然,這種小巧的特點,僅從包裝的體量便可以直觀感知。除此之外,從包裝盒上,有經驗的朋友估計也已經自行能夠總結出降噪豆的功能特性了——這部分我們後面再說,先來看外觀。

打開收納盒,降噪豆的「真身」就顯露出來了:金色的光滑機身上有著顯眼的降噪mic孔,整體的高級感瞬間爆表……

在收納盒內部,索尼設計了巧妙的固定機構,當耳機放置其中的時候可以穩穩地固定住,並自動充電。充電的時候耳機前端的透明結構會閃爍紅色的提示光,光線強度不高,但看得很清楚。

將「降噪豆」取出,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獨特的造型設計:在小巧的機身里,總共集成了電池、控制電路、發聲部和降噪mic——而兩個耳塞之間則完全通過無線相互連接。這也正是降噪豆被稱為「全無線耳機」的由來。

仔細觀察降噪豆的外觀設計,不難發現它在外觀型面設計上和同世代的WI-1000X、WH-1000XM2等如出一轍,都採用了大弧面與折角結合的造型風格,再加上金屬質感的漆面,在光線照射下,反射的光影令人印象深刻。而耳機前端的半透明材質里,其實就是剛剛說到的指示燈了——在充電、工作等不同狀態下,能夠以不同色彩的提示光進行標識。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說兩個耳機之間無線連接且造型相同,但實際上是有主副之分的:左側擁有電源鍵的耳塞才是真正的主機,右邊的耳塞只是被動與其相連的。在使用耳塞打電話或用按鍵直接控制降噪模式時,只有左邊的耳塞才會傳出提示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連接:APP設計思路很獨特】】】

「降噪豆」和手機之間是通過藍牙連接的,但具體到連接方式上,則有多種選擇。

對於筆者所用的支持NFC的手機,可以直接用手機輕觸收納盒底部的NFC標誌,就能自動配對。而如果是不支持NFC功能的手機,則可以通過按壓耳機電源鍵7秒來進入藍牙配對模式。

在和手機配對成功之後,就能用索尼Headphones應用對降噪豆進行詳細控制了——在軟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前的電量、音效和降噪模式,而且還有一個顯眼的固件更新提示……

事實上,手機APP是目前能夠給「降噪豆」更新固件的唯一方式,因此還是很建議大家到手之後第一時間更新一下的。雖然說由於藍牙協議本身的帶寬不足,延遲和跳音都是普遍現象,但能夠注意到這點並提供更新來修復,證明「索大法」還是確實上了心的。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索尼給降噪豆提供的這些手機端功能到底有哪些吧——需要說明的是,Headphones應用可以用於多款索尼無線耳機,但不同耳機的功能有所差異,在軟體上顯示的界面也會有所不同。

具體到「降噪豆」來說,它最大的「黑科技」除了小巧的身形之外,就是這個「自適應聲音控制」功能了。它能夠偵測用戶當前的運動狀態(停留、步行、奔跑、搭乘交通工具),並根據不同場合控制是完全降噪還是只降低交通工具噪音,亦或是保留人聲和交通工具聲音。

很顯然,這是索尼考慮到純粹的降噪會導致一些安全上的隱患(比如在外步行時卻聽不到交通工具的聲音),而特意做出的改進。當然,用戶也可以自行修改設置,改成自己喜歡的降噪組合。

不過,估計很少有人能想到「索大法」到底是如何實現這一功能的:降噪豆本身並沒有內置運動感測器、更沒有GPS。索尼的解決辦法是利用了APP的許可權——通過APP讀取手機內置的運動數據和定位信息,就可以分析出用戶當前的運動狀態,然後直接由APP控制耳機切換降噪模式,就實現了智能化的環境降噪控制。不得不說,確實是奇思妙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體驗:音質和降噪到底如何】】】

當然,作為一款耳機類產品,音質始終是一切特性的重中之重;而與此同時,作為也許是目前極為少見的「全無線」降噪耳機,索尼降噪豆的降噪效果到底如何,想必也是大家關心的重點。

按照官網的信息顯示,降噪豆內置的是6mm的微型動圈單元,這一規格在目前的索尼耳機中很少見,不過從實際的聽感來說倒是並不差,甚至還有點典型的索尼「空氣感」在裡面。

也許是因為筆者已經給降噪豆升級到最新固件的關係,在聽音的過程中,我並沒有感受到網上某些人所說的延遲現象。不過,降噪豆本身只是一款定位市區通勤、日常運動以及接打電話的藍牙降噪耳機,它並不是適合工業級降噪、長途旅行等場合——拿來打遊戲什麼的更是刻意難為它,這裡就不贅述了。

筆者自己用過索尼至今為止所有代次的降噪耳機,以我的經驗來說,「降噪豆」在音質上的一大優勢在於它在開啟降噪時,對聽感的影響較小。這符合官方宣稱的它使用的是新一代數字降噪演算法的特徵,同時也與市面上其他品牌的降噪耳機拉開了差距。

至於降噪的效果方面,「降噪豆」的三種降噪模式差異明顯,完全降噪模式下對周圍噪音的抑制能力可以接受,反倒是語音模式下只降低環境低頻噪音而保留周遭說話聲的體驗很是獨特,也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總結:重要的是生活態度】】】

當然,如果你要問,降噪豆是不是索尼目前旗下最強的藍牙降噪耳機?那麼答案其實是否定的——同期發布的頸掛式無線耳機WI-1000X和耳罩式無線耳機WH-1000XM2無論是續航、音質還是降噪效果都遠勝過「降噪豆」。特別是後者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最強的耳罩式降噪耳機,甚至還專門為經常「飛天」的商務人士們設計了氣壓優化這樣的高級功能,是絕對的降噪旗艦。

那麼,WF-1000X「降噪豆」究竟應該如何定位呢?其實筆者前面也說到了,它主要面向市區內的短途出行以及辦公室內降噪需求。但除此之外,作為目前屈指可數的全無線超小型降噪耳機之一,它精緻高端的外觀,優雅的充電盒設計都使得「降噪豆」本身的價值超出了它的音質和降噪性能之外。

因為,對於降噪豆這樣的「黑科技」先行者來說,佩戴、使用它,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優雅的生活態度表達了。

沒錯,當你把降噪豆初次從包裝盒中取出的時候,它看起來就是這個樣子的:一個方正、精緻的金屬小盒子。它既是降噪豆的收納盒,同時也是它的充電基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和中國手機廠商「抱團」,高通自救有妙招
諾基亞1通過FCC認證,或在MWC亮相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