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少將:大國成長 肌肉骨骼要同時增長 軍費憑啥要看別國臉色!

少將:大國成長 肌肉骨骼要同時增長 軍費憑啥要看別國臉色!

近日,《華盛頓郵報》記者就「兩會」期間我國公布的國防預算對我進行專訪。她問我,「今年中國的軍費比去年增加8.1%,是近三年的最高值,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我對她講,「採訪之前,請您先做一下功課,咱們再開始對話,好嗎?請先查查美國今年的軍費,世界主要國家軍費佔GDP的比值,世界主要國家的國民平均軍費、軍人平均軍費以及中國曆年來軍費增加的平均值,這樣咱們才有對話的基礎。」對方在做了一番準備後,我們開始了對話。

我說,每到「兩會」期間,中國的國防預算都會成為一個媒體炒作的熱點。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一個專業技術分析的問題,而是變成了一個政治陷阱。一些人總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不管我們的軍力怎麼發展,我們軍費增幅是多是少,或我們怎麼解釋,都要給中國戴上「軍事威脅論」的帽子。

我們今年的軍費預算是11069.51億元人民幣,相當於1748.27億美元,比去年增長8.1%,在近三年是最高的。但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軍費的年平均增長率是12.43%,基本與財政收入保持了同步增長。現在,不少西方媒體對我們今年的增幅提出質疑。對此,人大新聞發言人已經做出解釋,原因一個是為彌補以前我們的經費投入不足,做補償性的追加,另外是要提高我們軍人的福利待遇,改善軍隊的裝備和一些設施。但西方媒體仍然不信,認為這是外交辭令,是套話。

那麼好吧,作為一個軍方學者,我來談談個人的解讀。

軍費安排是一個主權國家的內政,憑什麼要徵得別國同意,憑什麼要看別國臉色行事?別的國家增加軍費跟我們商量過嗎?我覺得軍費的問題,同我們的國防需求和國防能力密切相關。現在我們國家綜合國力整體提升了,GDP已上升為世界第二,國防支出也要和我們的大國地位和承擔的任務相匹配。一個大國的成長,骨骼和肌肉要同時增長,不能光長骨頭不長肌肉。

隨著中國國力增長,國際社會要求我們承擔更多國際義務,提供更多國際公共產品。而國際義務的增加必須以財力做支撐,從這個意義上說,增加國防支出就是中國提供的一項國際公共產品。

同時,近年來我們還面臨一些現實安全威脅,比如美國最近公布幾個安全評估報告,使我們面臨「兩個上升」和「兩個下降」的威脅。「兩個上升」,就是美國把中國由「潛在威脅」提升為「現實威脅」,由「次要威脅」提升為「主要威脅」;「兩個下降」,就是美國降低核戰爭門檻,降低了高技術常規戰爭門檻。面對這兩升兩降,難道我們能夠笑臉相迎嗎?美國天天在我們家門口炫耀武力,難道我們能夠採取「鴕鳥政策」嗎?美國2018財年軍費預算已達7000多億美元,我們才1700多億,只佔美國軍費的25%,怎麼能說是中國構成威脅?

世界主要大國國防支出佔GDP的比值一般在2%-5%之間,美國基本在4%左右,俄羅斯在4%-5%之間,中國不超過1.5%。這點軍費,攤到13億多人頭上,每人也才134.48美元,平均到200萬軍人頭上,每個軍人才87413.5美元。這些數值在世界上都屬於低水平。

現在一些國家幾乎天天處於戰爭狀態,而中國已經30年沒有對外動一槍一彈了,何來威脅之有?世界上有幾百萬難民,有哪一個是中國給打出來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是誰派出的維和部隊人數最多?所有事實都證明,中國是一支和平的力量,中國軍費越多,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力量就越大。

所以對中國的軍費投入,國際上不應感到突兀糾結,而應為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點贊。在大國的力量角逐中,如果中國軍費能夠達到一個可觀的份額,世界和平與戰亂的天平將更加傾向於和平,中國將為世界和平做出更大貢獻。(作者是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有想法!印度研製奇葩飛機 既能加油還能預警
戰爭規模還要擴大?土總統稱土軍在敘行動將不限於當前地區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