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理家理心:學會享受「內在時間」,你不是廉價的清潔機器人

理家理心:學會享受「內在時間」,你不是廉價的清潔機器人

小編有話說: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從周末開始,就陸陸續續看到大家在曬禮物了。這幾天,小編一直在不舍晝夜地埋頭看馬睿欣老師的書稿《理家理心》,倒不是出版周期緊張,而是太喜歡這本書的內容。一個女人,從理家到理心,不止是技巧的學習,更是生命的雕刻。前兩天,有位媽媽跟我說,「我個人很喜歡馬睿欣,上帝借著她,給我莫大鼓勵,使我做母親的生命有了翻轉。」同樣為人妻,為人母的小編,也是在睿欣老師的文字里,漸漸明白女人的生命要如何去雕琢。所以,今天特意選了《理家理心》里的一個片段,跟你分享。

之前,不斷有人問:《理家理心》哪裡有賣?這本書的簡體版將在今年5月初上市,噹噹網、根基微店和一些書店會有賣。

享受整理

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睡覺時間和少數必須完全專心的工作外,還有很多空間給心靈發揮,最簡單的例子是飯後做整理工作時,你的手在忙,心呢?

很多女人不知不覺會在那段時間被負面情緒佔據,在心裡發各種怨言。並非因著這些清潔工作很令她們厭惡,而是一天積聚下來的疲憊,加上杯盤狼藉的凌亂,加上人去樓空的孤獨……..使我們的心在這段時間顯得如此脆弱,無力抵擋黑暗。

我知道,因為我也曾如此,一直到有天幾乎想丟下一廚房凌亂逃開時,才發現自己錯了,白白耗費了好多寶貴的內在時間。

之後,我決心把它規划出來,成為我感恩,安靜的內在時間,一切,也有了劇烈的改變。

從那個改變起,做家事,對我而言是靜,非動。

一開始,我只是注意著每天晚餐後,當家人都離去,剩下我一個人在廚房裡清理時,自己的腦子在想什麼?整個人的感覺是什麼?我很快地發現,原來外面最需要體力勞動時,裡面竟然有個運動場,也在消耗自己的心力。

而且裡面是一個受傷的,疲倦的,自憐的女人在漫無目的地跑。

難怪從廚房裡能走出那麼多充滿怒氣,怨懟或卑微的女人。原來我們把這塊內在空間荒廢了,任憑糟蹋。

於是我刻意地放慢腳步,碗洗得仔細一點,爐台擦得亮些,地擦得勤一點,告訴自己,其實一天下來,除了孩子睡覺之後,這是唯一自己可以獨處的時間,應該用一種愉悅的,約會的心情來迎接。

放點喜歡的音樂,為自己泡杯好茶,想一些快樂的事,好笑的事,值得感恩的事。正面思想不是天生個性,也不是環境驅使,而是一種訓練,一種選擇後下的決心,一種從信仰生髮出的人生態度。

現在就開始

我很慚愧,認識美善的上帝那麼多年之後,才懂得與他站在同個寬廣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最平凡的生活角落。

但那並不晚,只要開始,什麼都不晚。

雖然人受慣性奴役,長年視飯後整理工作為無奈的,恨不得逃脫的勞力工作,以致被負面情緒纏累的人,並不會立刻因為心思的轉換而歡喜享受。我從注意自己一邊洗碗一邊在想什麼開始,只要一個不愉悅的想法鑽入腦海,譬如先生對晚餐某道菜的不捧場,就立刻把那小石頭踢掉,換上一個愉快的畫面,譬如兒子親吻剛下班的先生的溫馨畫面。

你並不需要在匆忙的情況下做家事,只要對付好從前那種一心想趕快把事情做完的逃離感,放棄那種必須一次把事情做完的想法,你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於內在時間的享用上,而不成為廉價的清潔機器人。

外在整理絕對可以分段做,不影響品質。倘若飯後半小時須幫孩子洗澡弄他們上床,不妨先從容地洗碗,把餐桌整好,等孩子睡了有空,再花十到十五分鐘掃地或收尾。重點是,有多少時間整理,就享受那段時間的心靈安靜時光,好好陪陪自己,讓心靈像泡個香草浴般放鬆。

和孩子的寶貴時光

倘若你有孩子,從五歲就可以訓練他們幫你做飯後清潔工作,先從擦拭餐桌開始,一步一步教。頭幾年的目標是讓他們學習,並建立好習慣,不是減輕自己的負擔。

從前我讓孩子幫忙時,甚至要付上代價,去清理他們不小心打破的碗盤。但在兩個女兒七歲之後,已經都成為我實際的好助手。當然,等孩子會做之後,他們也來到一個不肯做的年紀,要進入另一個拉鋸戰的學習。

但我仍覺得很值得,現在飯後清理時間,已從一個人的內在時間,延伸為和孩子獨處的內在時間。一星期里,我會選擇一天特地讓孩子休息,一個人享受整理時的內在安靜時光,有時我要求一個孩子留下來幫忙,我們一邊做事,一邊聊天談心,我有三個孩子,平時要和一個孩子獨處並不容易,所以當我刻意裝扮過這段時光,多讚美孩子,不去批評孩子做得不好,與他討論一些他有興趣的話題,講講笑話,其實孩子也會珍惜這種和母親獨處的寶貴時光,對作家事存有正面回憶。

學習在動中享受靜,生命中許多埋藏苦毒屍骨的荒冢,將成為花草蓬勃的園子。然而,一個能在動中享受靜的人,往往是因著他先能把生活刻意保留出一塊安靜的時間,先在身體的靜態中學會整理內在世界。

安靜獨處的時光

你一定要給自己一些時間,從五分鐘開始都好,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回顧一天的思想、情緒發展、行為、言語,把該扔的扔掉,該收拾的收好,放錯位置的歸位。所有錯誤思想、負面情緒、偏差的行為和不適當的言語都會在日月囤積的過程中帶來傷害,固定的內在整理卻可以把我們導向一個乾淨健康的道路。

若能夠寫下來最好,現在手機很方便,也可以錄下來。就像外在時間的運用,能定時定量最好,但對於孩子年紀尚幼的家庭主婦,不要太被無法定時定量地獨處而感到挫折。我自己過了很長一段游牧民族的歲月,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安靜獨處的時光,往往被孩子一場感冒,一個莫名的生活習慣改變,就破功了,總覺得自己一天到晚被家人的需要追殺,歇不下腳。

還是一個心思意念的改變。當我放棄了非要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什麼模式下獨處,才能達到什麼樣的果效時,我就自由了。這星期可以早起獨處,我就好好享受這一星期的清晨安靜時光;下星期必須在孩子午睡時安靜,我不花時間抱怨更改,立刻歡喜接受;太平天國,每天有一個小時安靜,我為那一個小時感恩;戰亂時代,能擠出五分鐘躲在浴室衣櫥安靜一下,我就好好珍惜那五分鐘。

多年前聽過一個講員說:「人往往因為過分斤斤計較眼前的幾個月能有什麼成長,而忽略了未來幾年所能帶來的進步。」我一直把這話記在心裡,緊緊抓住恆心累積的功效。內在時間的果效正靠如此歲歲年年的累積,遠超過短期間的綻放。

外在生活的泉源

老三出生時,我的兩個女兒已上小學。她們念的是每天來回車程一個小時的學校,我在極不穩定的新生兒作息里,一邊每夜幾次起身喂母奶,一邊和所有小學生的媽一樣要奔忙於學校,才藝學習的接送之間,當然,一切家事還是該理的要理,該清的要清,外在時間像揪成一團的毛線,越抓越緊,但鬆手,又抽不出線來用,身體和精神都疲憊不堪,常要用力想像:不疲倦的日子長什麼樣子?

那時,我整個人被外在時間表的混亂擁擠得幾乎忘了內在時鐘的存在,只任情緒,思想隨波逐流,推到哪裡算到哪裡。

但我很快地觸了礁,當自憐的情緒一再壓抑成對兩個大孩子的不耐煩和對先生的抱怨時,我知道自己要面對內在生活的支離破碎,必須不怕填寫那張荒廢已久的內在時間表。

於是,我仔細審視自己和孩子作息,發現午飯後可以早一個多小時到女兒學校門口,趁老三在車上睡午覺,我就帶杯咖啡或茶,在車上幼兒鼾聲中安靜,享受獨處。

在那段時間裡,我有時做些心靈閱讀,有時禱告默想,有時聽聽音樂,欣賞車窗外,風吹動一樹綠葉的模樣,記錄生活中值得感謝的片段。直到老三上幼稚園前,正是中午那段車內的內在時間,成為我外在生活的泉源,一切力氣,似乎都從那個小小安靜的水池裡湧出。

那也是我私藏的一個窪處,任何生活上的震動,慌亂,最後總傾流進去,被它的低調收容,化為靜水。

內在時間的價值在於我們認真去面對他的存在,並積極願意擁有它,安排它,計劃它,而非失控地任外在活動瓜分著。

如果說空間的整頓意味著對我們和家人的尊重,內外時間的整頓則代表我們對自己的尊重。

上帝給人的時間剛剛好,二十四小時,不多也不少,寫好時間表,生命的節奏會更加輕快有勁兒。

本文摘自《理家理心》,5月上市,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佳音 的精彩文章:

你對人生的態度,決定了你生活的品質
人際關係並不複雜,牢記這幾條就夠了

TAG:今日佳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