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愛乾淨」的習慣,其實並沒你想的那麼衛生!
不知道大家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這種人?
在吃飯之前,用餐巾紙擦擦杯碗、用熱水燙燙餐具;水果、點心拿出來不能直接放在桌子上,得墊個衛生紙;洗完手之後,必須用擦手毛巾擦乾了再去碰門把手……
可你知道嗎?這些看上去「特別愛乾淨」的習慣,並沒你想的那麼衛生!
吃飯前熱水燙、餐巾紙擦餐具更衛生?錯!
餐具
首先,要想讓熱水給餐具「消毒」,必須要在100°C的高溫下連續燙5分鐘才行。餐館裡提供的熱水,溫度達不到100°C,況且熱水一碰到餐具,溫度就會下降,根本達不到「消毒」的效果。
雖然國家對於「食品包裝紙」有明確的規定,食品包裝紙不能含有熒光性物質,但是飯店裡面提供的「餐巾紙」可不一定符合這個標準啊。
用餐巾紙擦碗可能讓碗裡帶上增白劑、氯、丙二醇、防腐劑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雖然劑量不大,但如果對於這些化學物質過敏的話,也可能造成大問題。
吃東西前,用濕紙巾擦手更衛生?
濕巾
在吃東西之前,很多人習慣用濕紙巾擦手,覺得這樣能消毒殺菌,比洗手可衛生多了。
其實不然,一般濕紙巾中的藥液含量為80%左右,其餘的為水和添加劑。而接觸過多的添加劑、酒精等化學成分,容易發生皮炎等過敏問題。再加上一般人都是用「濕紙巾」代替洗手,在吃東西的時候,化學成分還會殘留在手上,這對兒童非常不利。
如果有條件洗手的話,一定要用流動水洗手,這是最有效的清潔方式。
洗完手後,用毛巾擦乾不會產生細菌?
錯!毛巾里含有的細菌數量,大到你想像不到
毛巾
毛巾中含有很多纖維,況且毛巾擦完手之後會變得潮濕,在廁所內的溫度非常溫暖,這就是各種細菌最愛的生存環境。
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測部門曾經做過實驗,隨機採樣了6條家庭中日常使用的毛巾,發現有的毛巾細菌總數可以達到千萬,有些還含有真菌。
所以,洗手之後,最好不要用毛巾擦乾,而是風乾、陰乾,會更加「衛生」。如果習慣了擦手毛巾的存在,應該記得要每3天清洗晾曬一次,最多每隔3個月就要更換一次毛巾了。
起床之後,晒晒被子再疊?
差了「開窗」這個動作,就是做了無用功!
我們睡覺的時候,身體也不會停止新陳代謝,會很多汗液、皮脂存留在被子上。這是蟎蟲最喜愛的食物,而且蟎蟲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如果在起床後立刻疊被子,會讓蟎蟲在被子里大肆繁殖。
那在起床後,把被子先攤開曬一曬,就能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死細菌和蟎蟲了?
其實,窗戶上的玻璃會隔絕掉紫外線,如果想要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菌,恐怕是很難的。所以曬被子最好要把被子晾曬在室外,或者開窗讓陽光照射進來,才能達到「殺菌」的效果。
(全文完)
來源:互動百科;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霓虹國又出神作!女團熱舞只為比特幣?先賺1個億的小目標靠比特幣就實現!
※除了泰坦尼克號 這幾艘沉船也相當出名
TAG:百科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