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公立醫院減少1000家 民營醫院迎來發展良機

2017年公立醫院減少1000家 民營醫院迎來發展良機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報告稱,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99.5萬個,其中醫院3.0萬個,公立醫院1.2萬個,民營醫院1.8萬個。據悉,2016年公立醫院1.3萬個,民營醫院1.6萬個,短短一年內,公立醫院就消失1000家,民營醫院反倒增加2000餘家。

另據,國家衛計委數據,截至2017年10月底,醫院3.0萬個,其中公立醫院12200個,民營醫院17771個。與2016年10月底比較,公立醫院減少586個,民營醫院增加1973個。雖然國家衛計委數據同國家統計局數據有所出入,但是數據都指出公立醫院數量在減少。查詢國家衛計委歷史數據發現,2015年是歷史轉折點,2015年民營醫院數量首次超越公立醫院,此後公立醫院逐漸減少,民營醫院數量不斷壯大。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

民營醫院歷經坎坷

公立醫院數量銳減的直接原因是改制政策使然,但是民營醫院發展可謂歷經各種艱難坎坷。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民營醫院萌芽。十年時間,民營醫院歷經了從可試水但必須掛靠,到可獲得法人地位。

1979年4月,衛生部、財政部、國家勞動總局聯合發出《關於加強醫院經濟管理試點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拉開新時期醫改的序幕,確立了醫療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公有製為主體,實現多種所有制並存的醫療服務。此份文件,在民營醫院的發展史上,首次為民營醫院的誕生提供了基礎。

1980年8月,國務院批准原衛生部《關於允許個體開業行醫問題的請示報告》,明確指出允許個體開業行醫合法存在,以補充國家和集體力量的不足,並對其進行嚴格管理。

1983年,衛生部在北京協和醫院蹲點搞改革,實行「上級撥款包干,超收自行支配,虧損不計」的承包制,以後不少醫院改為技術經濟責任制,1987年後又改為承包責任制。

1989年,國務院《關於擴大醫療衛生服務有關問題的意見》提出,允許有條件的單位和醫療衛生人員從事有償業餘服務。自此,獨立法人的形式被允許。

到1992年,醫院改革也再進一步。《關於深化衛生改革的幾點意見》這一年出爐。相關政策放寬衛生技術勞務政策,體現多勞多得,將醫生收入與創收掛鉤;以工助醫、「以副補主」被鼓勵;允許多渠道籌集社會資金用於衛生建設;股份制醫療衛生機構也開始允許試辦。發展到1995年左右,一邊是公立醫院市場活躍度不斷提高,一邊是承包科室在鋪天蓋地鋪開。

199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發展的決定》。文件提出,將社會辦醫定位為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補充力量。民營醫院的補缺角色、社會地位被真正認可。該文件被業界解讀為「史上最振奮民營醫院信心的政策」。

2000年,衛生部下文嚴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將本單位的科室或業務用房租借或承包給社會上非醫務人員從事醫療活動。2001年,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鼓勵規範民營醫院發展的政策,中小規模的專科民營醫療機構繼續快速發展。

2009年,迎來了新醫改。《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這一年出台,標誌著新一輪醫改正式開始。國家在民營醫療機構准入和執業等方面,不斷出台鼓勵性政策。

2013年,《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再度指出,放寬非公立醫療機構市場准入以及完善財稅價格政策;提出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社會辦醫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進一步放寬准入,提出「非禁即入」等多項支持。

2017年年初,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進一步鼓勵社會辦醫。

民營醫院迎來發展良機

從最初的默許到指導性規劃,可以說我國社會辦醫的政策支持體系正在走向完善,這為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提供了持續支持。在社會辦醫的旗幟下,中國民營醫院正以每年近2000家的數量激增。醫藥、地產、器械、保險甚至家電等各路企業聞風而動,掀起一股收購醫院的浪潮,如萬達、恆大、萬科、海爾等商界巨頭頻頻曝出布局醫療、興建醫院的新聞,一大批高端民營醫療機構應運而生。

優質醫院不僅有先進完備的硬體設施,還要掌握最核心的醫生資源。2017年醫生自由執業、多點執業的政策放開,以及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不再納入編製管理等措施都讓醫院打破傳統「鐵飯碗」、破除體制內「神話」,不僅抹平編製內外人員的待遇差異,也讓公立醫院薪資結構更合理,迫使醫院優化服務,趨於市場化競爭。

與此同時,一系列醫改措施也讓高年資名醫們毅然辭職、告別三甲,或投奔民營醫療集團,出任民營醫院院長、高層運營管理人員等位高權重的職位,或依靠資本力量,自立門戶創建醫生集團這一新生事物。

據悉,截至目前,華潤鳳凰已低調布局了眼科、皮膚科、心外科、腦科、傷口治療中心、肛腸科等六個醫生集團。其中,眼科、腦科、肛腸科和心外科為集團內醫生新建醫生集團,其餘為集團外醫生。而益佰製藥、通策醫療、恆康醫療、紅日葯業等上市公司也相繼宣布構建醫生集團。資本機構如重山資本還投資博德嘉聯醫生集團、華醫英諾醫生集團、秀中皮膚科醫生集團等8家醫生集團。

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民營醫院將繼續享受政策性利好,相關領域的專科和綜合性民辦醫療機構有望迎來快速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民營醫院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諮詢報告》預測,未來,民營醫院的發展將由目前的醫藥高利潤和醫藥盈利轉向服務增值和服務盈利。當醫藥低價時代來臨,醫院進行平價化運作時,只有通過服務來體現不同的服務和價值,也唯有服務才能體現對不同群體和顧客的定位、細分,以及低端市場、中端市場和高端市場的個性化特色服務的理念。所以,民營醫院應該從葯價鏈條上獲利轉化為服務升值、增值和盈利,這不但是因為服務業增值空間大,而且服務業的興起也是未來的趨勢,更是引領民營醫院未來的引擎和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商情報網 的精彩文章:

2017年12月城市叫車類APP排行榜:滴滴出行領跑全行業
阿里影業2017年營收增長161.73% 凈利仍虧損9.5億元

TAG:中商情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