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Jeffery Cody:美國學者的熱忱和平易近人

Jeffery Cody:美國學者的熱忱和平易近人

距離回倫敦只有一周的時間了,費城迎來了我在這兒的第二次暴雪。和上周五的狂風肆虐不同,今天的雪特別的平靜,大片雪花打在身上樹上車子和房子上,只有窸窸窣窣的落雪聲,特別適合圍爐夜話。我也想趁此機會,給你們講故事。

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這次來美國的經歷可謂豐富又多舛,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分享,也遇到了好多給我巨大幫助的學者。既然我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搞學術收檔案,我想首先分享一下我見識到的美國學者的熱情和平易近人。一個有資歷的學者能不吝惜的解答學術問題並照拂年輕的晚輩,已經是我們需要莫大感恩的地方。除此之外,激勵後學晚輩孜孜不倦並讓人動情的記住這些學者的,還有些額外的插曲和細節。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Jeffery Cody。首先有必要先介紹一下Jeffery。我想做近現代建築史研究的人都會聽過他的名字。他跟中國有關的兩個最知名的研究應該就是:一,關於在中國從業的美國建築師Henry Murphy(1877-1954)的研究專著,Building in China: Henry K. Murphy"s "Adaptive Architecture," 1914-1935;二,參與並組稿了一本關於中國布雜建築教育的書,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the Beaux-Arts。

圖片來源:https://www.amazon.com/Building-China-Adaptive-Architecture-1914-1935/dp/9622018718

圖片來源:https://www.amazon.com/Building-China-Adaptive-Architecture-1914-1935/dp/9622018718(這個鏈接提供電子版的書)

他的這兩個研究對近現代中國建築史非常重要。Murphy在中國工作的時間是19世紀初,可以說是中國自己的建築師開始實踐之前最活躍的專業建築師了。設計了南京中山陵的呂彥直和大上海計劃的主任建築師董大酉在獨立從業之前都曾經在Murphy的建築事務所工作過。Jeffery這個書里有很多細節資料,可以說是對Murphy在中國從業的整個經歷做了很系統的分析論述。(他在序言里對傳統和現代性的一些看法,我非常認可並且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這種看法。這也是我非常想請教他的原因之一。)而包括呂彥直和董大酉在內的大半中國第一批建築師接受的都是Beaux-Arts建築教育。

有個趣事是,之前在C太太的客廳組織的近現代建築工業城市聯絡群里,大家還在討論Jeffery的中文名字是郭傑偉還是郭偉傑。我記得賴德霖老師出面說他問過Jeffery,然而時間太久,我還是忘了定論了(請原諒我!),印象中就是這個圈子和這個人都是非常平易近人的。

言歸正傳,要講我對他的感恩。走之前我的導師Edward Denison提到Jeffery在洛杉磯蓋蒂中心(The Gatty Center)工作,他可以介紹去找Jeffery諮詢。Edward也只是在他自己做博士論文期間經他的導師Adrian Forty介紹用Skype電話請教了一次,並沒有機會見Jeff本人,他寫了一封長信過去並抄送給我,提到當年請教的事情以及我作為他的學生也想去拜訪。我作為傳承這情誼的第三代,虔誠的一併回了信,列出了我會在洛杉磯的幾天時間,我說我日程很靈活,在那幾天的任何時間都可以。Jeff很快回了一封長信,裡面很詳細的列了他那幾天非常的忙的日程,所以只有某一天的中午有一個小時的午飯時間可以在蓋蒂見我。

見面那天我們約在蓋蒂的餐廳,五分鐘寒暄結束之後,他讓我再介紹一下我的課題並很直接的問你認為我有什麼可以幫助你的呢。我說完之後,Jeff熱忱的提了幾個建議,並問我接下來在美國的打算。我提到要去賓大查檔案,但令人疑惑的是我來美國之前兩周和一周發了兩次信給賓大的大學檔案館和建築學院檔案館,都沒有得到回復。令我出乎意料並感激涕零的是,他說不如現在就打電話問他們吧,然後他就把電話打過去了,並且很詳細的說了我的情況,問怎麼沒有回信以及可不可以在我計劃的時間去查檔案。事實證明,大學檔案館的回信跑到了我的垃圾箱里,學院檔案館是不小心回信給了我當時發信給的收件人。

我們談話結束之前的最後一個話題,也是讓我特別感動的另一件事情。他介紹了另外兩個在美國工作的學者,並且說讓我趕快去網上找他們的聯繫方式並發信給他們去申請見面和諮詢。結束談話後我去蓋蒂轉了一下午,蓋蒂下班後我在回去的公交車上收到了Jeff發來的信,信裡面附上了這兩個學者的聯繫方式。那一刻,Jeff對年輕晚輩的熱情好客無微不至讓我這個拖延症患者羞愧難當熱淚盈眶激動萬分動力十足。

寫到這裡,還有好多學者的形象涌到眼前,中國的和外國的。有機會我都會寫給你們,他們給我的感動,我都想分享給別人。

題外話:歡迎關注我的訂閱號咯。想聊天的人也可以加我的個人號咯。不過我非常懶惰不正經和任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異鄉 的精彩文章:

TAG:閱讀異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