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僅靠地形難以阻止德軍的進攻,眾神之國將面臨抉擇,先撤退了再說

僅靠地形難以阻止德軍的進攻,眾神之國將面臨抉擇,先撤退了再說

春哥聊二戰

【春哥註:一部二戰史,跌宕起伏,充滿了許多傳奇人物和故事,也充滿了戰爭的大場面,大格局,在諸多名帥猛將的指揮下,整部二戰史顯得雄渾激昂,而面對戰爭中犧牲的千萬靈魂,又會感到無助和絕望,戰爭意味著傷害和死亡。今天起,春哥這裡回顧二戰中比較著名的戰事,條分縷析,還原當時的現場,留下一些紀念的筆觸。】

希特勒準備入侵希臘,當然不會是隨意的,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因為之前他的盟友,義大利的墨索里尼已經碰了一鼻子灰,損兵折將,鎩羽而歸,把軸心國的面子也都丟盡了,輪到他上的時候,不得不考慮周詳,況且他手下的將帥雲集,能出主意的人還是不少的。

要進入希臘北部,德軍需越過洛多皮山脈,附近有數條河谷及可容許大型軍事單位通過,2個進攻方向分別在丘斯滕迪爾西部及接壤南斯拉夫-保加利亞邊境,經斯特魯馬河谷向南前進,希臘邊境的防禦工事配合當地地形,及難以克服的防衛系統以保衛當地少數公路,斯特魯馬河及奈斯托斯河沿希臘-保加利亞邊境橫跨山脈,作為梅塔克薩斯防線的一部份,河谷受強大的防禦工事保衛著,這條防線上的碉堡及陣地是在1930年代建立在接壤保加利亞邊境,其理念與馬奇諾防線相似,它的優點是令進攻者難以接近守軍之防禦據點。

希臘的山區地形有利於防守戰略,洛多皮山脈、伊庇魯斯山、班都斯山脈及奧林匹斯山能延止入侵者的進攻,不過,德國空軍有足夠力量令守軍難以在山區內的隘道通過,雖然從阿爾巴尼亞入侵的敵人能被班都斯山難以通行的地形阻止,但希臘東北部的地形卻難於阻止來自北面國境的入侵。

在3月份雅典會議後,英軍司令部相信他們將聯同希臘軍隊防守哈里亞克蒙防線——一條在東北部沿佛蒙特山及哈里亞克蒙河下游的防線,帕帕戈斯等待南斯拉夫攻府的澄清,之後建議堅守梅塔克薩斯防線——它是保衛希臘人民的國防象徵—及決定不從阿爾巴尼亞撤回任何一個師團,他堅持如果這樣做是將勝利讓與義大利人,令在戰略上的重要港口塞薩洛尼基實際上難於防守及運送英軍到該將非常危險,他建議在防守塞薩洛尼基時充分利用地形上的優勢及建立防禦工事。

迪爾將軍描述帕帕戈斯的態度是失敗主義者,批評他的計劃脫離現實,因為希臘軍隊的火炮僅足夠作象徵性防守,英國人估計希臘的主要敵人是保加利亞—梅塔克薩斯防線是被專門為與保加利亞的戰爭而設計的—在與其傳統上的盟友南斯拉夫接壤的邊境完全不設防的,雖然他們關心是邊界防線的脆弱及他們知道如果德軍從奈斯托斯河至瓦爾達爾河之間進攻的話防線必定崩潰,英軍仍然容許希臘指揮。

1941年3月4日,迪爾接受防守梅塔克薩斯防線的計劃及英國內閣也於3月7日確認有關協議,總指揮仍然交給帕帕戈斯,而希臘及英國的指揮官們放棄在東北部建立阻擊區的計劃,不過,英國仍然沒有動員它的軍隊,因為威爾遜將軍擔心部隊實力太弱而不能防守邊境防線,相反,他把部隊配置在瓦爾達爾河以西40英哩,目的是可以保持與在阿爾巴尼亞的希臘第1軍團的接觸及拖延德軍進佔希臘中部,這比其它選擇需要較少部隊,但需要較多時間準備,不過,這會放棄整個希臘北部及令希臘人在政治和心理上不能接受,加上防線左翼會被從南斯拉夫通過蒙那斯迪爾隘口的德軍攻擊,不過,他們想不到南斯拉夫軍隊的快速潰敗及德軍進佔沃米歐山。

德軍的策略是基於閃電戰戰略,這已在入侵西歐時被證明成功及在入侵南斯拉夫時確認其作用,德軍指揮官計劃集中使用陸軍及坦克加上空軍支援進攻和快速攻佔希臘,當攻佔塞薩洛尼基後,雅典及比雷埃夫斯是之後的主要目標,當比雷埃夫斯及科林斯地峽在德國人手中後,英國及希臘軍隊只有不幸的疏散及撤退。

這是從地理上分析德軍入侵希臘所面對的場景,而事實上德國強大的空軍彌補了地理上的限制,對於希臘的入侵德國是佔了優勢的。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你們不來,師部不走」陷入重圍的這支部隊徒步6天6夜,安然返回一個都不少!奇蹟
絕境中33萬聯軍戰士被861艘船9天救出,創造二戰中的第一個奇蹟!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