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探訪古村之-同裕村「十八間

探訪古村之-同裕村「十八間

同裕村位於蘇溪鎮龍祈山腳下,目前有常住人口1200餘人。龍祈山海拔820多米,相傳200多年前,這裡曾是義烏、東陽通往杭州的官道,設有軍鎮、巡檢司、驛站;清初設過鎮,管理七都、八都、九都、十都。

古時這裡熱鬧非常,在龍祈山腳下也留下了許許多多美麗的傳說:這裡是董永、七仙女的故鄉;普陀山觀音大士曾親臨龍祈峰,興建興善教寺;宋代遺存的祈雨台;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微服私訪龍祈山的興善教寺,並揮毫作詩。

古來今往,滄海桑田。筆者來到龍祈山下的同裕村,尋訪歷史車輪留下的痕迹。

航拍俯瞰同裕村,我村子的邊緣看到兩棟古房

正是梅花盛開的時節,老屋前的梅子又一次怒放著

十八間民居--義烏市級文化保護

古屋裡的牛腿相對保存的比較完好。居住者龔益清介紹:文革期間我們用黃泥把這些牛腿封住,才保住了這些古物免遭破壞。

筆者看到一架古老的風車,民國辛未年(1931年)龔世記辦

通過龔益清老人介紹:龔世記是他的爺爺。這個房子是他爺爺手裡建造的。筆者開玩笑道,那你家祖上一定是個大財主。他笑道,也不是啥財主,就是比較會過日子,靠自己養豬種地,一點點省出來的。後面那棟太公造的才是真正的十八間,可惜在日本鬼子來的時候被燒毀了。。。其實這都是偽軍做的壞事。

同裕「十八間」,在鄉間滄桑中歷經百年歲月。陪著中華民族一起經歷著榮辱興衰。在老屋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的老家雀,靜靜地做著見證。

臨別前龔益清老人說:這個房子蜂害已經很嚴重了,屋頂的瓦片也開始漏水,上頭說會來搶修保護一下,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

一定會來的,為了保護一段義烏農民勤耕好學歷史,為了保存一份絕美的雕刻技藝,一定會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途日誌 的精彩文章:

TAG:攝途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