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患得患失?其實你已經失去

患得患失?其實你已經失去

回復0308即可獲得精美日曆一張哦

《論語·陽貨篇》云: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孔子認為,如果一個人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已經得到了,又怕失去它。那麼這樣的人可以被稱為「鄙夫」。孔子認為這樣的人是不可以一起共事的,因為這種人一旦擔心失掉官職,那他就什麼事都幹得出來了。「無所不至」,很有可能就是無惡不作。和一個無所不至、無惡不作的人一起共事,其危險性不言而喻。

楊伯峻先生說:「孔子在本章里對那些一心想當官的人斥為鄙夫,這種人在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為此,他就會不擇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於不惜危害群體,危害他人。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司空見慣的。當然,這種人是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的。」

官場上因患得患失而失敗的例子,史書多載,不需贅論。實際上,這個道理不僅僅適合於官場,還適合於人生的許多事情。比如在職場上,升職加薪是大家都希望的事情,這也是人之常情。但過於的渴望升職加薪,於是採取一些非常手段,欺騙造假、奉承上司,這就是所謂因患得而無所不至了。當升職加薪之後,擔心被人取代,於是為了保持業績,不僅強迫自己,而且壓迫下屬,這就是因患失而無所不至了。這種人,就像楊伯峻先生所說的,「是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的」。

漢代的經學大師夏侯勝曾對他的學生說:「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靑紫如俛拾地芥耳。」夏侯勝說只要明經有學問,當官就會輕而易舉。換句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若是我們自己有能力,又何必「患得」呢?人生的的很多東西,當我們自身的條件、能力成熟了,自然會水到渠成;反之,因患得而無所不至,強行得之,終究還是會失敗的。

對於「患失」者而言,其實很多情況下,我們害怕失去的東西,並非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重要,因為人生也許還有許多其他的東西更為重要,比如健康,比如家人。試想一下,市長也好,總經理也罷,難道比做一個好父親、丈夫跟重要嗎?或許,當我們害怕失去某些東西的時候,應該從這件事情中跳出來思考,才會發現那些真正值得我們珍惜的東西吧。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當浮華剝落,人生中的許多事情,其實並不值得我們患得患失。而對於那些真正重要的、寶貴的人或事,我們需要做的,是珍惜、珍愛,而不是計較得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樓夢賞析 的精彩文章:

除了寶黛釵,紅樓中還有哪些愛情故事?
史湘云:你的樂觀,最讓人心疼

TAG:紅樓夢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