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皇武則天臨終前否定自己一生?其實這恰恰是她智慧的體現

女皇武則天臨終前否定自己一生?其實這恰恰是她智慧的體現

武則天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因為她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她硬生生地將大唐變成自己獨有的王朝武周,在那個男尊女卑的男權時代是多麼的不可思議。但這位絕代女皇臨終前的遺囑卻似乎是在否決自己的一生,這是為什麼呢?

一代女皇武則天

我們先來看一下她的遺制:「祔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其王、蕭二家及褚遂良、韓媛等子孫親屬當時緣累者,咸令復業。」她竟然提出恢復自己的皇后身份,而不再以皇帝身份自居,自甘為李家的媳婦,要求與唐高宗合葬,她還寬恕甚至討好政敵王皇后、蕭淑妃、褚遂良、韓瑗的子孫親屬,讓他們全部復業,這完全不像一代女皇的作風,基本上否定了她一生最大的事業,讓人很是驚訝。但小編認為這恰恰是她智慧的體現。

第一,武則天通過鐵血政策改唐為周,奪得大位,但無論她採用何種嚴刑峻法去鎮壓異己,都不能改變她是身在一個男權的社會的事實,她的這些措施反而更讓當時的臣民懷念那遠去的大唐盛世,出現了天下臣民未忘唐德,人心向唐的局面,連她最信任的大臣狄仁傑都希望她還政於唐。曾經北方出現邊警,武則天派遣梁王武三思去民間招募勇士,一個多月時間召集了不到一千人。後來又讓廬陵王李顯去招募士兵,沒幾天就招募到了五萬人。可見當時的民眾都是心向李唐的,這一點她無論如何都無法改變。隨著她逐漸老去,朝中還政於李唐的呼聲越來越高。公元699年,武則天將兒子李顯接回,立為太子。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唐中宗李顯複位,尊奉她為則天大聖皇帝。在這種情況下,保留帝號無濟於事,免不了會被全盤清算,以後的歷史可能都無法留下這位女皇的印記。不如退一步,去帝號,以皇后身份與唐高宗合葬,仍可以在唐朝享受子孫的祭祀,以孝的名義免於全面清算。女皇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平反自己所造成的冤假錯案,承認自己的錯誤,因為她知道自己死後,朝廷上的忠良一定會為這些人平反的,這個工作還是由自己親自來做吧。這是一種政治智慧,平反這個工作如果由其他人來做,製造冤案的人肯定要受到非議和指責,如果冤案製造者親自平反,非議和指責就無從說起,武則天用實際行動塞住了眾人的嘴,這樣既給民間留下了好印象,討好了朝中大臣,還可免於清算。

第二,如果作為皇帝下葬,那到底葬到哪呢?她不姓李,絕壁是不能進李氏宗祠的,那就只能重新建造陵墓,但是她也知道以後的江山還是人家李唐的,不是她武周的,所以她有可能是武周唯一一位皇帝,後世可能沒有香火供奉,但是以皇后之禮下葬,就能名正言順的與李治同葬,也算是進了李氏宗祠了,仍可在唐朝享受子孫的香火。

乾陵

第三,保護了武氏家族。武則天晚年的時候,已經明白了恢復李唐天下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的。為了保護武氏家族免遭清算,聰明的武則天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那就是「李武合流」。她讓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和梁王武三思、定王武攸寧等人,在明堂昭告天地,發誓和睦相處,誓言刻在鐵券上,藏在檔案館裡。讓李顯的女兒永泰郡主嫁給武則天的侄孫武延基,成為魏王武承嗣的兒媳,另一個女兒安樂郡主嫁給武則天的侄孫武崇訓,成為梁王武三思的兒媳,又一個女兒新都公主下嫁武則天的侄孫武延暉,成為陳王武承業的兒媳,讓太平公主嫁給定王武攸暨,還生下兩個兒子兩個女兒。但是她也知道,她死後必定有一波族人要遭殃的,而自己如果還是以皇帝自稱的話,即使是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因為武周王朝的存在,武氏家族免不了會被以謀逆之罪清算,這樣家族就完蛋了,但是以皇后身份則完全不用擔心,最多就是在自己死後適當的消減一下武氏的勢力而已。關於這一點,武則天還有一個手段,那就是選擇遠離權力核心的李顯繼位,而不是皇嗣李旦。果然,李顯繼位後反而更加信任武家武三思,而把推他上位的功臣全部清理出局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李顯早早就流落到權力核心之外,所以他的私人班底非常弱小。當時朝中有三股勢力,一個是武三思為代表的武氏集團;一個是以李旦(唐玄宗的老爸)為代表的李氏集團;另一個是以太平公主為代表的李、武混合體集團。對唐中宗李顯而言,威脅最大的人,絕不是武三思,而是自己如虎如狼的弟弟、妹妹、侄子。在這種背景下,李顯想維持自己的地位,就只能小心的構建武三思、李旦、太平公主三股力量的平衡。所以我們不得不佩服一代女皇的先見之明,處於武則天的角度,這應該是一個設計接近完美的局。因為天下歸自己子孫了,李氏武氏也可以和平相處了。這樣的政治智慧,不愧於是唯一一個能上位的女皇。

武則天看似平淡的遺囑,再次顯示了這位女子的不凡!由於這一遺囑,武則天的靈柩在兒子中宗皇帝的親自護送下返回長安,與唐高宗合葬於乾陵。安葬儀式上宣讀的《則天大聖皇后哀冊文》中,武則天被褒揚為「英才遠略,鴻業大勛,雷霆其武,日月其文」。她也因此永恆地配享李唐的太廟,受到李氏子孫的尊禮。直到唐玄宗一朝,仍加謚為則天順聖皇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光荏苒 的精彩文章:

關羽之死,是否為劉備諸葛亮的陰謀?
乾隆「愛民如子」:你們為什麼不朝人開槍,此等刁民打傷打死幾個又何妨

TAG:史光荏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