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孝宗昭雪岳飛是良心發現還是執政需要?

宋孝宗昭雪岳飛是良心發現還是執政需要?

公元1162年七月,趙昚登基成為南宋第二位皇帝,是為宋孝宗。甫一即位,孝宗執政的第一項重大決策,即下詔對岳飛冤情進行昭雪。詔書寫道:「故岳飛起身行伍,不逾數年,位至將相。而能事上以忠,御眾有法,不自矜誇,餘烈遺風,於今不泯。去冬出戍鄂渚之眾,師行不擾,動有紀律,道路之人,歸功于飛。飛雖坐事以歿,而太上皇念念不忘,今可仰承聖意,與追復原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後,特予錄用。」同年十月,孝宗再發第二道平反詔書,對岳飛功績是褒揚備至:「故前少保岳飛,拔自偏裨,驟當方面。志略不專於古法,沉雄殆得於天資。事上以忠,至無嫌於辰告;師行有律,幾不犯於秋毫。外摧孔熾之狂胡,內剪萬張之劇盜。名之難掩,眾所共聞。」這兩份詔書,標誌著對岳飛進行全面平反。孝宗追復了岳飛少保、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武昌郡開國公等官職、爵位,岳飛夫人李氏追復了楚國夫人的封號,兒子岳雲、岳雷也都追復舊職。同時對岳飛以隆重禮儀進行改葬,並以百萬巨資在其家鄉建廟立祠,賜名「忠烈祠」,以供紀念。同時,又下令歸還岳飛全部財產,尋訪其流落各方的後代,予以錄用。另外,對那些參與誣陷謀害岳飛的秦檜黨羽和爪牙,則一一問罪,追究責任,給予重處。孝宗此舉,可謂大快人心,朝野上下一片振奮。

岳飛冤屈,至此得以徹底昭雪。按宋廷規定,文武官職位在三品以上者,身後都要謚以美名。淳熙四年(1177年),江東轉運副使顏度上書,提出應為岳飛定謚,太常寺擬謚為「忠愍」,孝宗未予同意。太常寺經過複議,上書孝宗道:「茲按謚法,折衝禦侮曰武,布德執義曰穆。公內平群盜,外捍醜虜,宗社再安,遠邇率服,猛虎在山,藜藿不採,可謂折衝禦侮矣。治軍甚嚴,撫下有恩,定亂安民,秋毫無犯,危身奉上,確然不疑,可謂布德執義矣。合茲二美,以武穆謚公,於是為稱。」(《金佗續編》卷十四《武穆謚議》)孝宗同意了這一提議,於是正式宣布,確定岳飛謚號為「武穆」。至此岳飛生前之位與身後之名,全部得到公正處理。

孝宗一生,侍奉高宗甚為勤謹;但他初登帝位,即一反高宗意旨,對岳飛進行全面平反。這其實淵源有自。

宋高宗一朝,以「和」為國家最高決策,一日不和,寢食難安。清人王夫之評道:「高宗之畏女直(即女真)也,竄身而不恥,屈膝而無慚,直不可謂有生人之氣矣。」(《宋論》卷十)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簽訂「紹興和議」,十二月,即以「莫須有」罪名,殺害岳飛。岳飛的被害,正是「和」的結果。

宋高宗一直以為,「和議」一旦簽訂,即能換來國家的安穩和皇位的永固。但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主完顏亮氣勢洶洶提兵六十萬,分四路南下,意在一舉覆滅南宋,無情擊碎了高宗「和」的美夢。

完顏亮的南侵,最終在采石磯一戰,被虞允文擊潰,金人侵略以失敗告終。但完顏亮的毀盟伐宋,對高宗一直奉行的「和」,無疑是最沉重打擊和極大反諷。次年高宗退位,孝宗登基,實乃歷史之必然。

孝宗執政,壓抑已久的主戰浪潮再次高漲。在主戰聲中,對岳飛的平反,自然提上議程。前不久,完顏亮入侵在即,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五月,太學生宋苞便上書道:「復岳飛之爵邑,而錄用其子孫,以謝三軍之士,以激忠義之氣。」首次提出了平反岳飛的建議。

宋孝宗在位期間,不遺餘力昭雪岳飛,追復官職,贈以謚號,一方面是順應民心,同時也是其執政意圖之所在。

宋孝宗長久以來即存有恢復之志,紹興三十二年,甫一即位,就宣稱:「我家有不共戴天之仇,朕不及身圖之,將誰任其責?」(《四朝聞見錄》丙集)並一再向大臣表示:「朕不忘恢復,欲混一四海。」(《續資治通鑒》卷一百四十七)《續宋編年資治通鑒》於此記載道:「孝宗有恢復之志,置恢復局,覽華夷圖,建國用使,開外都督府,立奉使司,自偏裨而下各有長記,將自準備而上又有揭帖,江北諸城,浚陴增隍,沿淮分戍,鼓聲達於泗、潁,蓋無一日不為恢復之事。」

宋孝宗在隆興元年(1163年)組織了符離北伐,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並未氣餒。乾道八年(1172年)孝宗任虞允文為四川宣撫使,和虞允文約定,自己率大軍出兵淮上,虞允文率大軍出兵四川,東西夾攻,會師中原,以圖恢復。孝宗說道:「若西師出而朕遲回,即朕負卿;若朕已動而卿遲回,即卿負朕。」遺憾的是,不久由於虞允文的去世,作戰計劃沒能執行。但孝宗仍然積極備戰,等待時機,即使在後來禪位的時候,也是希望「英武類己」的宋光宗,能夠繼續其志業。

縱觀孝宗一生,儘管他恢復中原混一四海的願望未能實現,但他摒棄高宗「和」的國是,胸懷壯志,恢復自信,確實給國家帶來了勃勃生機。《宋史·孝宗本紀》即贊孝宗道:「聰明英毅,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

《宋史·岳飛傳》記載,孝宗初立太子時候,岳飛見到,就曾十分欣喜說道:「社稷得人矣,中興基業,其在是乎?」想來岳飛對自己的期許,孝宗定然銘記在心,所以一直存有一統四海的「中興」之願。昭雪岳飛,自然也在情理當中。只是令人痛惜的是,這一對君臣沒有遇合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緣歷史 的精彩文章:

晚清,慈禧太后的雷人雷語
三國歷史上一顆耀眼的明珠——曹操夫人卞皇后

TAG:邊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