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善良和愛,是超越宗教和國界的力量

善良和愛,是超越宗教和國界的力量

我多希望這是一個由真實的故事改編的電影。

走出影院之後,電影帶來的震撼仍久久不散。

小女孩靈性十足,整個電影無時無刻不在挑戰你的淚腺,如果說言盡於此,實在覺得有些可惜。

印度電影我看得不多,從被《三傻》的名氣吸引,到《我的個神啊》對於宗教戲謔的調侃,再到《摔跤吧,爸爸》對印度女性地位的探討,於我的觀影感受來說,有種層層遞進的感覺。而這部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初聽名字以為是一部溫馨的喜劇電影,沒想到看完之後,卻只能感嘆其命題之大,善良和愛,宗教及國家,多者之間矛盾重重,充滿著戲劇元素,而出發點卻又那麼真實。

——善良和愛,原本就是超越宗教和國界的力量。

整個電影層級分明的分為了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中,男主人公的成長變化尤為明顯,他帶著小女孩回家,也牽引著整個電影命題的走向。

第一階段:介紹小女孩的背景和男主的背景,二人相遇

小女孩出生在巴屬克什米爾地區的一個普通牧民家庭,從小受穆斯林文化浸染,信伊斯蘭教,平時吃部分肉類(雖然也不吃豬肉等肉類),舉家喜歡板球;但是天生不會說話(這是整個故事得以發生得以延續的基礎)。

當然小女孩的高顏值也是必要條件

男主人公出生在印度一個軍人家庭,從小表現木訥,顯然也「不夠聰明」(高中畢業考試考了十一次才考過),但是為人正直,從不說謊,是虔誠的印度教教徒(並且是完全的素食主義者)。在高中畢業以及父親去世後,進入一個同樣是信奉印度教的家庭借住,並和家庭內的女兒相互愛慕。

小女孩不會說話,所以她媽媽帶她去印度的神廟祈願,希望小女孩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上學和生活,然而由於小孩生性的好奇,小女孩最終迷失在印度。

小女孩看著火車遠去

然後,小女孩在一個印度教的儀式上與男主人公相遇,小女孩不能說話所以男主人公無法直接為其找回家庭。他的善良使他無法將小女孩留在警所或者孤兒院,於是他選擇將小女孩領回家。

男主人公像一個英雄一般被簇擁在人群中

通過背景介紹這一段,我們看看二者之間究竟存在哪些「客觀上的矛盾衝突」。

男主人公:只說實話。小女孩:不會說話,寫字。

——溝通,很多矛盾的出發邏輯都基於此。

男主人公:印度教教徒。小女孩:伊斯蘭教家庭。

——宗教,衍生出來平時生活習慣以及信仰表現上的矛盾。

男主人公:印度國籍。小女孩:巴基斯坦國籍。

——國家,而且是兩個因為克什米爾地區常有摩擦的國家。

電影基於這幾個矛盾點來表現戲劇衝突,同時也試圖對如何解決這些矛盾給出一個答案——在善良和愛面前,這些衝突都不再能成為衝突,善良和愛是跨越宗教和國家的語言。

第二階段:小女孩開始和男主人公一起生活,各種生活細節的差別使矛盾開始展現。

在一起生活後,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很多不同點開始一一顯現。男主人公面對這些矛盾,開始有了從最初的純粹由善意驅動的行為,到更深層次的由愛驅動的行為的變化。

第一個場景:在男主人公還在猜測這個小女孩是不是孤兒的時候,小女孩由於無法習慣純素食,於是到鄰居穆斯林家裡大啖雞肉。男主人公為了帶回小女孩首次進入肉食餐廳。(在男主人公的背景介紹中,曾經說明了他所借住的家庭有一個穆斯林鄰居,並且暗示了對穆斯林吃肉的抵觸。)

在我們看來也許沒什麼,但是在一個宗教信仰如此堅定的印度教徒看來,這是一個對信仰對神大不敬的行為。男主人公的內心開始了泛起了一點點漣漪。男主人公這時候還試圖說服自己,這個小女孩雖然不是婆羅門,但還可能是剎帝利。甚至跳起了一段舞。(目前上映的版本中可能由於時長問題刪了這個片段。)

充滿童趣略帶喜感的「咯咯舞」

不過緊接著有第二個場景來打臉了:小女孩趁男主人公沒注意時,偷溜到了清真寺內進行朝拜。男主人公為了找回小女孩兩次(人生中第一二次)進入了清真寺。

小女孩不是印度教徒已昭然若揭,而且小女孩竟然是穆斯林!

如果說小女孩不是印度教徒還只是讓男主人公小小震驚,這一次可以說是翻江倒海了。

在前面的鋪墊中,男主人公和借住家女兒雖然相互愛慕,但是她父親卻不是完全贊同的,他認為男主人公難以成事,為其立了一個買房的目標(笑)。而這個父親的念頭相當固執,討厭穆斯林(宗教習慣原因),更加討厭巴基斯坦(戰爭原因)。現在如果小女孩是穆斯林,那這個父親一定會把男主人公和小女孩都趕出去的。那與這家女兒的婚事也就告吹了。男主人公內心如何不五味雜陳。

在這部分情節里有兩個細節對比我覺得挺有意思:第一個是男主人公首次跨入清真寺的躊躇,和後面男主人公在巴基斯坦時,再帶小女孩去清真寺祈願找到家人時,跨入清真寺的堅定的對比。

首次踏入清真寺花了四秒

影片後半段踏入清真寺時的堅定目光

另一個是男主人公首次進入清真寺看到小女孩在朝拜時,和一個穆斯林衝撞到一起時的無措,和後面男主人公受到清真寺阿訇的幫助離開警察的搜捕時,兩個人的擁抱和行禮,以及最後男主人公離開巴基斯坦時對前來護送的人的行禮的對比。這些細節對比見證了男主人公的心態變化和成長。

不小心撞到別人,這時眼裡還全是看到小女孩是穆斯林的震驚

和阿訇擁抱後,二人的行禮,阿訇:「羅摩神萬歲」

臨別猴神叔叔的行禮

另外使男主人公的感情由善良變為愛,在這裡也有表現,其一是男主人公得知小女孩是穆斯林後和借住女兒的對話,借住家女兒的話語,使男主人公直面內心,明白真正重要的東西;其二是男主人公第二次進入清真寺後,小女孩主動的擁抱,這個擁抱可以說直接戳進了男主人公內心深處。

這個擁抱可是戳到我了

第三個場景:又是一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板球賽,小女孩在整個家庭面前,為巴基斯坦贏球鼓掌,甚至親吻巴基斯坦國旗。

來自隊友的完美補刀

完了。小女孩不僅是穆斯林,還是巴基斯坦國籍。該來的還是來了,借住主人將他們趕出了家。

其實這個時候,猴神叔叔的內心已經把對小女孩的愛擺在第一位了。但是猴神叔叔在儘力去愛小女孩的同時,還是對外界抱有期望,所以才有了去大使館被拒絕的情景;才有了聯繫到不那麼靠譜的人,想通過非正常手段(即使要傾家蕩產,這個時候已經不是普通的善良可以涵蓋的範圍),也要把小女孩送回巴基斯坦,但差點讓小女孩被賣掉的情景。

內心OS:老婆本都在這了

好在猴神叔叔懸崖勒馬。在小女孩遭遇危險時,猴神叔叔徹底覺醒了。他內心對小女孩的愛這個時候已經超越了宗教和國界。於是劇情開始進入了下一階段,猴神叔叔用小女孩給他帶來的覺醒,以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正直木訥的印度教教徒來對抗、感染、消融「狹隘」的宗教觀念和國家觀念的旅程。

第三階段:男主人公的善良和愛,超越宗教和國界,在送小女孩回家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融化了兩國及兩個宗教間的隔閡。這之中也有男主人公的變化和成長,甚至還有一絲無奈和妥協。

這時候猴神叔叔對小女孩的愛已無需再表,矛盾的主要點開始從小女孩身上轉移到猴神身上,他如何用自己的帶著古板的正直和善良,感染這個不那麼講情面的環境呢?

第一個場景:激發潛能,猴神叔叔用武力帶小女孩逃出「泰姬陵賓館」(真是又含蓄又直白的賓館名字)。

正如這一個場景內背景音樂演唱的:

「我們相遇之後 我感覺充滿了力量

我們相遇之後 我變得無所不能

儘管終點困難重重 但前方的路不再迷茫

因為你是我心臟跳動的力量」

在這個場景中,因為是不涉及到大主題的矛盾,所以用武力解決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這個場景更多表現的是猴神叔叔武力的覺醒。(說起來人口販賣在哪裡都有啊,不禁想到《親愛的》。)

第二個場景:不妥協的正直,即使是偷偷的越過邊境線,也要獲得官方的准許。

這個場景可能會使很多人覺得猴神太過於迂腐,完全不懂得變通。在危險面前太沒有自知。就連小女孩都這樣覺得吧,畢竟在第一個十分鐘後,她就使勁拉著猴神叔叔往巴基斯坦裡面走呢。

小女孩內心OS:你力氣大,犟不過你

如果說第一個十分鐘猴神叔叔可能的確不知道這之中的利害,但第二個十分鐘被毆打,被明確說下個十分鐘再看到就要被處決的情況下仍然堅守,這個就不是迂腐能解釋的,竊以為是他身上的神性所致。

這個時候,猴神叔叔是從烏托邦走出來的猴神,心性中的神性多於人性。人性是什麼?人性的表面是趨利避害。而人性的更高層次,由人性而生,又超脫於人性,是明知利害關係,卻因為正直和善良仍要堅守的精神。

第三個場景:消融宗教的隔閡,在過夜的清真寺與阿訇的相遇與分別。

記者在這個時候已經加入了陣營,並且成為了猴神叔叔的忠實擁躉。記者在電影中起到了串聯劇情的作用。但影片的真正立意,其實是在阿訇這一點上。

還記得前面提到的猴神叔叔第一次進入清真寺和一個穆斯林相撞的情景嗎?這一次,阿訇的言語、表現和行動,真真切切的讓男主人公確信:信仰的不同,從來不是矛盾產生的根本原因。由信仰帶來的矛盾,其背後往往不是信仰本身的矛盾,夾帶著的是人的私慾,憤怒和仇恨。

「這裡歡迎所有人 所以我們的清真寺從不鎖門。」

「真主的屋檐下沒有陌生人。」

「你們那邊叫什麼來著?哦~羅摩神萬歲」

後來猴神叔叔帶小女孩去清真寺祈願,從而找到她的母親,也是這個宗教隔閡消融的進一步表現。從進入清真寺的堅定的步伐,到猴神叔叔參與進去的完整版的穆斯林的集會,並不是說猴神叔叔改信了真主安拉,而是想說明,不同宗教之間的關係其實是「和而不同」。

第四個場景:猴神叔叔的第一次「謊言」和自我犧牲,對於現實的無奈和對於小女孩愛的再次升華。

猴神叔叔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謊言」出現在為了躲避追捕,在清真寺後示意記者接電話說謊的這個情景。這個謊言雖然不是由男主人公親自說出,但是如果說和他毫無關係,只能是陷入詭辯。這個時候的男主人公十分明白,如果在這裡被軍方抓住,他就永遠沒有辦法將小女孩送回她家裡了。這其實是男主人公烏托邦的幻滅,他自己雖然沒有說謊,但也不得不退後一步,向現實妥協。

但是這個妥協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小女孩。

如果只是前面這部分情節並說明不了這個問題,後面緊接著,為了掩護小女孩逃跑,猴神叔叔自己吸引了所有關卡哨位的注意力,甚至不惜被抓住,被槍擊中,則說明了前面的妥協並不是他在害怕。

在影院看時沒有進度條,多害怕這就是猴神叔叔的結局

現實很殘酷,被抓住的猴神叔叔,被槍擊中,被關在監獄內嚴刑拷打,猴神叔叔心理應該明白這個後果,但是他還是這麼選擇,這時候他對小女孩的愛,已經得到了升華。

第五個場景:全民的覺醒,宗教隔閡和國家隔閡的消融。

層層遞進之後的最終高潮就是結尾的場景,所有人護送和迎接猴神叔叔過境,以及小女孩衝破先天桎梏,發出聲音大喊「叔叔」的「神跡」。此時想到小女孩的吶喊,仍然熱淚盈眶。

小女孩的笑容

在最後這個場景里,一方面是受到猴神叔叔的感染,另外一方面也有從眾的原因(不得不說,任何情況下,從眾都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參加護送的每個人或多或少承擔著可以預見的後果(軍方頭領在上層壓力下仍然放人的後果,新聞媒體報道的後果,參加護送的普通民眾可能被誤傷的後果,邊界守衛承受上級壓力的後果),仍然將猴神叔叔護送至印度。

再加上媒體的擴散,使得這個事件喚醒了民眾中善良的一面。人們暫時得以拋開國家的成見,拋開宗教的成見,真正的感受彼此的內心的溫度。

即使不能綿長,只是短暫的一瞬,也彌足珍貴。

真希望這是真實的故事,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悄然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畫一款溫柔細膩的眼妝,顏值瞬間驚了
持綠卡者如長期不在美國該如何保持自己的身份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