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孝庄為何37年後才得以下葬?其原因究竟為何

孝庄為何37年後才得以下葬?其原因究竟為何

孝庄是清朝的第一位開國皇后,輔佐了順治和康熙帝,她的地位應該說是備受尊崇的,康熙帝對待這位祖母應該說十分的孝順恭敬,又是為何被孤零零的放在風水牆之外呢?

光緒年二十七年(1901年),史家章太炎將南明張煌言的手抄本《張蒼水集》排印出版,裡邊有首詩是這麼寫的:「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這下不得了了,孝庄居住的慈寧宮大婚,還明確地寫出了是「太后婚」,就因為這詩,孝庄的名節開始不保了。這張煌言又是什麼人呢?他怎麼對皇家秘事這麼了解?

那就翻翻史料吧,一翻不要緊,原來這人和滿清是死對頭!他是梁羽生小說里極度讚揚的抗清義士!他是南明魯王政權的主要成員,他組織的義師和鄭成功的大軍一樣都是東南沿海的主要抗清力量。康熙三年,張煌言抗清失敗,於是,他跑到一座小島上藏了起來,可清軍還是不依不饒,硬是扮成和尚上島把張煌言逮了並處死。說到這兒,大家都明白了吧,這人和清廷可謂是血海深仇,如梁羽生小說里的天山一脈一樣,諸如乾隆之類在他們眼裡那都是猥瑣小人。

太后下嫁畢竟屬於稗官野史,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按照正史記載,孝庄之所以遲遲未能安葬,主要是因為順治帝乃是孝庄皇后的兒子,《昌瑞山萬年統志》記載孝庄皇后的遺詔,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不可為我輕動。

孝庄本人不願意和皇太極合葬,他希望葬在兒子順治的陵墓旁邊,但她去世時候,孝陵已經建成了二十四年,孝陵範圍內,最尊貴的地方已經建有順治帝的陵寢,如果將孝庄皇后葬入其中,是亂了輩分。後世子孫只能重新尋找合適的地址,再建造一處陵寢。

如今, 昭西陵陵寢位於清東陵風水牆之外東方位置,與昭陵更是相差甚遠。因此在地理位置上,它不屬於清東陵、昭陵中任何一系。昭西陵坐北朝南,從陵北地宮至陵南入口,依次建有:寶頂、寶城、明樓、方城、台石五供、陵寢門、隆恩殿、配殿、燎爐、琉璃花門、隆恩門、值房、朝房、神道碑亭以及下馬碑。整個陵寢的規模與規格級別是清代所有皇后陵中最高的。可以說,孝庄得到了清朝的最高禮遇。

對於此事您有什麼見解歡迎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水蘋果 的精彩文章:

TAG:清水蘋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