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奮鬥在新時代」專欄:與時間賽跑的溶栓醫生

「奮鬥在新時代」專欄:與時間賽跑的溶栓醫生

天津廣播網3月4日消息:張佩蘭是環湖醫院神經內科四病區的主任,作為國內神經病學的知名專家,從2012年至今,她一直致力於靜脈溶栓技術的推廣,並帶領團隊使7000多位腦梗患者得到了及時救治。

「可千萬注意啊,血壓都這麼高,你再一哭,別緊張,聽見沒有……」

下午兩點多,神經內科四病區的搶救室緊急送進來一位腦梗病人,緊張加上焦慮,這位女患者無助地緊抓著張佩蘭的手。張佩蘭一邊組織靜脈溶栓治療,一邊細心安慰著她。由於搶救及時,患者的病情有了明顯好轉,張佩蘭說,干這個工作,就是與時間賽跑。

張佩蘭:「這個不能等,因為一分鐘死亡190萬個腦細胞,血栓越新鮮越好溶開,越早救過來的腦細胞越多。就相當於莊家乾死了,是由於溝渠堵了,很短的時間,你把溝渠打開莊稼就救過來了,你要是超過6小時再打開溝渠,有一部分腦組織就壞死了,就救不過來了,病人就留下後遺症了。」

今年52歲的張佩蘭早年畢業於河北省醫科大學,2002年,已經成為河北省神經病學知名專家的張佩蘭又到美國田納西大學醫學院學習神經病學。在美留學期間,由於自己的家人患腦梗常年卧床,她立志回國後一定要推廣靜脈溶栓技術。

張佩蘭:「我婆婆是從04年,一直到去年去世,這12年上面是胃管,下邊是尿管。所以,我從國外回來以後我就想,國外60%的人能得到靜脈溶栓的治療,為什麼我們國內連2%都做不到。」

2006年,學成歸來的張佩蘭作為特殊人才被引進到天津市環湖醫院,她開始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各種關於靜脈溶栓的資料,為推廣靜脈溶栓技術奠定基礎。2012年下半年,在環湖醫院的支持下,張佩蘭終於推行起靜脈溶栓技術。但在當時,由於國內幾乎沒有任何可參考的案例,她只有慢慢摸索。

張佩蘭:「最初做溶栓的時候基本上好多病人,我就住在醫院裡頭,我屋裡沒有床就一個沙發,這個病人一旦不見好或者加重了,我躺在沙發上我那個難受啊,我覺得這個項目是不是做不下去了?」

靜脈溶栓技術是目前國際上公認治療腦梗最為有效的辦法,但是同時也存在著很高的風險,稍不注意,病人就會因大出血出現危險。面對壓力,張佩蘭總是把個人得失放在一邊,為爭取患者康復盡最大努力。

張佩蘭:「我不能再顧慮自己是不是會攤上糾紛,或者自己會不會職業生涯斷了,想不到那些,就想他如果是你的家人該怎麼辦?」

朱志悅是環湖醫院神經內科四病區護士長,她和張佩蘭已經在一起工作了12年,最欽佩張主任拿病人當親人的醫者仁心。

朱志悅:「我們要是有一個危重病人來了,噁心、嘔吐,大小便失禁的,如果遇到這種病人,主任第一個衝到最前面,擦嘔吐物、擦大便主任肯定是在最前頭。」

今年38歲的東麗區患者劉運順兩天前腦梗發作,發病時,情況一度非常危急,好在,他在溶栓黃金期內被送到醫院,得到了張佩蘭和她的團隊的及時救治。他滿懷感激地說:「我當時意識就不是太清楚了。先治療了,沒提費用。還挺及時,溶栓,過一會兒感覺好受了,感覺手有勁兒了,說話能說出來了。」

通過近6年的摸索,張佩蘭和她的團隊共實施7000多例靜脈溶栓治療,環湖醫院更是連續兩年每月在國家衛計委公布的全國靜脈溶栓50強醫院中保持第一的位置。成績的背後,是張佩蘭常年無休,每天14個小時以上的超時工作。她說,對於一個臨床醫生來說,看到病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是最高興的事兒。

張佩蘭:「好多人都說,張主任不能這麼累了,我說我不認為天天在家頭掃地刷碗就是好的,他說你可以喝茶呀,你可以躺著睡覺。我說我不認為這樣子就特別幸福,我反而覺得每天工作特別充實。」

今年,本市要建立8個腦卒中中心,並要求患者從到達醫院到開始靜脈溶栓治療的平均時間要降到60分鐘以內。這對於張佩蘭來說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她說,現在,自己又有了新的奮鬥目標。

張佩蘭:「我們已經給全國培訓了1000多名專家。而且我們也有遠程會診。把這些經驗用在病人身上,造福於全世界的病人,我正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我想把我這個團隊帶到世界上去,這是我的夢想!」(記者張清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廣播網 的精彩文章:

「奮鬥在新時代」專欄:孩子的康復就是她們的幸福
新春走基層:北倉站的春運節奏

TAG:天津廣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