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馬斯克要讓地球人都用上免費WiFi?

馬斯克要讓地球人都用上免費WiFi?

科技有情懷

@王月

作者簡介:成都媒體人。從來不看電視、關注科技領域、換個手機就能高潮的新時代網路宅男。相比煽情電視劇,還是IT界的各種黑科技更能讓人流淚。

馬斯克要讓地球人都用上免費WiFi?

最近,馬斯克又放了個大衛星。他旗下的SpaceX,利用獵鷹重型火箭將兩顆小型互聯網試驗衛星送入軌道,開啟了「星鏈」計劃。所謂「星鏈」,就是預計到2025年部署12000顆衛星,為地球上的用戶提供至少1Gbps/秒的寬頻服務和最高可達23Gbps/秒的超高速寬頻網路。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讓很多人認為,有了星鏈,地球人都可以用上免費WiFi了。

不過,為馬斯克歡呼之前,必須要注意的是:不管馬斯克多麼擅長放衛星,但12000顆衛星也太過於誇張了。要知道,現在人類已發射的衛星總數也就是4000多顆。如果馬斯克真把如此多的衛星發射出去,這對於世界航天業將是災難,整個低軌道將到處飄滿馬斯克製造的太空垃圾——這些小衛星的使用壽命,也就是10年左右,需要不斷更新。

馬斯克要發射那麼多衛星,顯然不只是為了給大家提供免費WiFi。這個計劃的背後,其實是有商業利益的。早在上個世紀,摩托羅拉就搞過一個銥星計劃。當時他們計劃用一個77顆衛星(後來只用了66顆衛星)組成的星群,把信號覆蓋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11年時間,34億美金的投入,摩托羅拉成功把衛星送上了天,然而,此時地面通訊技術獲得了更快的發展,幾乎沒人需要摩托羅拉昂貴的衛星通訊服務。

到今天,放衛星的成本有所降低,但也沒便宜到哪裡去,去搞衛星上網服務肯定是不掙錢的。所以,「正常」的公司選擇另闢蹊徑。比如谷歌,推出了「熱氣球網路計劃」,利用熱氣球把網路設備送上高空,為農村、偏遠和不發達地區提供廉價的互聯網接入服務。Facebook的計劃,則是用太陽能無人機。這種無人機按照完整的飛機尺寸設計,翼展達到了波音737的水平,激光信號能覆蓋半徑約50公里的地面區域。這些空中網路基站的計劃,基本都是利用的很成熟的技術,其成本肯定是要比放衛星低得多。

那麼,馬斯克為什麼要選擇放衛星呢?這其實是基於另一個方面考慮——儘快搶佔衛星頻率和軌道位置。無論是衛星頻譜還是軌道位置,它們都屬於稀缺資源。而要搶奪這些稀缺資源,只要遵循一個原則:先到先得。根據《外層空間管理》,哪個國家優先向國際電聯申報,就可以獲得優先使用權。於是在經歷過軍事備戰後,美國和俄羅斯幾乎佔據了全世界80%的優質頻段。

至於軌位,也是同樣的道理。不管哪個軌道,其空間資源都是有限的,依然是先到先得。目前現役衛星的數量雖然還停留在四位數,但這兩年太空商業開始加速發展,未來的競爭一定會更加激烈。所以馬斯克要公布一個如此龐大的計劃,「先下手為強」大家都懂的。

不過,要完成這個項目,資金還是最大的問題。作為美國最出名的創業明星,有「美國賈躍亭」之稱的馬斯克,是否還能用星鏈這個項目拿到投資人的錢,現在是存疑的。雖然現在放衛星很成功,但也不能掩蓋特斯拉Model 3遲遲不能量產的尷尬。要知道,這才是馬斯克的主業,安身立命的所在。然而不能量產,特斯拉股價大跌,前代產品價格居高不下,關於特斯拉「賠本賺吆喝」的質疑一直不絕於耳。

造車有問題,特斯拉的另一個黑科技「自動駕駛」也有麻煩。最近,歷時一年多的河北邯鄲特斯拉車主高巨斌狀告特斯拉公司自動駕駛功能導致自己兒子駕車身亡案件有了最新進展。特斯拉公司在大量的證據面前,終於被迫承認車輛在案發時處於自動駕駛狀態。

這樣看來,特斯拉的自動駕駛還是不太靠譜。但問題在於,馬斯克此前許下了太多關於自動駕駛的「空頭支票」。比如馬斯克曾在2016年8月份表示,特斯拉將在2017年底前實現從洛杉磯到紐約的無人駕駛測試。然而,這事至今還沒有發生。

所以,鑒於這些前科,馬斯克的「星鏈」計劃能走到哪一步,還真的不好說。

&nbs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腦報新聞客戶端 的精彩文章:

近五萬元的工作站一體機有啥看點? 戴爾Precision 5720快速體驗
馬斯克:我沒有「主動或被動地」尋找特斯拉新CEO

TAG:電腦報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