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一代傳奇大亨,臨死前燒掉所有欠條,讓很多人都倍感意外
黃金榮雖然是上海灘三大亨中資歷最老的,但是後期因為戲子露蘭春的影響,名氣大不如從前。反倒是曾經為他鞍前馬後的杜月笙名氣大增,一躍成為了上海灘最大的黑社會大佬。而杜月笙也是上海三大亨中最複雜、最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風雲人物。
杜月笙1888年生於浦東,4歲時父母就雙雙亡故了。沒有背景、只有凄慘的身世。所以杜月笙後來能夠在上海灘叱吒風雲,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草根逆襲」。為了謀生,14歲的杜月笙便在水果店裡做起了夥計。因為沒有人管教,所以年紀小小的杜月笙就染上了賭博,結交了當地不少的小混混。好在杜月笙能說會道,十分機靈,所以深得水果店的老闆喜愛。老闆也是一個好心人,不想讓杜月笙就這樣荒廢掉他的大好時光,主動說要借給杜月笙一些錢,讓他謀個生意。
杜月笙聽後,十分感謝老闆,其實他也過夠了這種無所事事的日子。就對老闆說:「謝謝你好意,但我不用你借我錢。你要真想幫我,就把你賣剩下的爛梨爛蘋果給我。」老闆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暗想:這些爛果我都賣不出去,你能用它做什麼?不過杜月笙開口了,自己又怎麼能不答應呢。
杜月笙把這些水果爛掉的部分削掉,把好的部分切成小果粒,然後再泡上白糖水,就像罐頭一樣,這樣一來,利潤居然比單賣完整的水果還高。杜月笙的頭腦,其實在這件事上就可見一斑了。可是當時上海是十分混亂的,杜月笙一個小小的商販,經常會被當地的一些流氓無賴欺負,為了尋求一個靠山,杜月笙決定加入上海最大的幫派組織-青幫,拜到了黃金榮門下,給黃金榮的老婆林桂生做跟班。這個林桂生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有眼界也有手段,黃金榮早些年能夠在上海有那麼大的產業,離不開他老婆的出謀劃策。
杜月笙看準了這個時機,拚命的討林桂生歡心,進而想得到黃金榮的注意而被重用。漸漸地,杜月笙的目的達到了,林桂生開始看好他了,給了他一大筆錢試探他。有句話說得好,我們看一個人能不能成器,不是看他如何賺錢,而是看他如何花錢。杜月笙拿到這筆錢後,首先還上了早些年欠下的一些債務,說明他講誠信。然後大擺筵席,請曾經自己的一些貧窮兄弟吃飯,這說明他重情義。看到這些之後,林桂生料定:杜月笙日後必成大器。
後來發生的事,也確實驗證了林桂生的預言。黃金榮被軍閥綁走之後,杜月笙冒著生命危險把黃金榮救了出來。這在當時上海的黑幫內,成為了一段佳話。只要提起杜月笙,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說他夠義氣。也正是如此,杜月笙從給黃金榮家人當差的小夥計,一躍成為了與黃金榮平起平坐的兄弟。當時上海有一個搞鴉片生意的公司,叫做三鑫公司,就是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這個人物會在下期著重介紹)三人合夥開的。據說三鑫公司一年的收益就已經達到了5770萬大洋,相當於現在的20億人民幣。
杜月笙與黃金榮不同,他不貪財。所以賺了大筆錢財之後,他沒有留著自己享受,而是給了那些需要用錢的朋友兄弟們。只要誰有困難,杜月笙一定會盡全力幫忙。對此,杜月笙還說過這樣一句話:錢有花完的那一天,但是交情花不完。所以別人存錢,我存交情。由此可見,杜月笙與我們想像中那些心狠手辣、冷血無情的黑幫老大不一樣,他特別會做人。當然,這其實只是他被人尊重的原因之一。最主要的是,後來日本侵華戰爭打到了上海,黃金榮避而不出,張嘯林做了漢奸。唯獨杜月笙,他積極主張抗日。
杜月笙組織自己的1000多門徒,參與到反日鬥爭中,而且以個人名義為國民黨的正規軍捐獻了戰鬥機,帶動了上海群眾的抗日熱情,為保衛上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當然也有人說,杜月笙這麼做是有私心的,他是想藉此為自己洗白,在蔣介石那裡求一個官職,這樣的話,杜月笙就不再是一個流氓頭子了,而是一個有政治身份的人。其實我倒覺得,無論是出於自身的什麼目的,至少杜月笙具有一定的民族氣節,沒有為了自身的利益去出賣國家。總比那些衣冠楚楚,背地卻幹些見不得光的勾搭的人好很多。
在人們的傳統認知中,總喜歡用一個「好」與「壞」來定義一個人;說「秦檜」是壞人,所有的壞事就都是他乾的,他不可能做好事;說「張居正」是賢臣,所有利國利民的事都是他做的,那些錯誤的決斷,帶來不良影響的,就與他無關。這種想法是很片面的,人性是複雜,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遭遇,都有可能讓一個人做出不一樣的決定,甚至會影響到自身的處世風格。
就像我們看杜月笙,他出生貧寒,所以會染上惡習;他是社會最底層的人,所以他對權力和金錢有著無限的渴望,夢想成為人上人,這自然會使他變得圓滑世故、懂得溜須拍馬;他在上海灘站穩腳跟之後,販賣鴉片,做違法的買賣賺錢,因為他是一個幫會的老大,他要養活手下成千上萬的兄弟。他做過的壞事自是不少,但是他同樣也做了不少好事,救濟了上海不少的窮苦百姓。杜月笙這個人是複雜的,但是這種複雜,非但不能讓我們憎恨,反倒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所以才會有文章說「經商需看胡雪岩,做人當學杜月笙。」這其實就是對杜月笙人品的一種肯定。
杜月笙是在香港病逝的,在他臨死之前,做了一件讓很多人都倍感意外的事:他把別人立下的欠條一把火燒了。杜月笙是怕他死後,自己的子女會拿著這些欠條四處要賬,敗壞自己的名聲。這些人欠我錢不假,但他是欠我杜月笙的,而不是我的孩子。其中足以見得杜月笙這個人對自己名聲的看重,即便是死後,也不想被人蒙上不光彩的灰塵。
一代黑幫大亨的傳奇事迹,至此,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功與過的評判,只能留給後人評說了。


※由於臣子手握重兵,改朝換代比比皆是,此人一杯酒就解決這一難題
※誰才是中國帝王中最重要的一個?此人開創偉大盛世,但也備受爭議
TAG:那些年的歷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