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毅夫:中國的崛起和對發展中世界經濟學的意義

林毅夫:中國的崛起和對發展中世界經濟學的意義

中國人口基數大、發展速度快、社會穩定等已經成為全球共識,那中國的崛起自身的變化以及對世界的影響又是怎麼樣的呢?作者根據林毅夫先生的演講羅列總結。

後發優勢,適合自己的才是更好的;步子大了不好;(其實就像每個人的發展,都要根據自己的現在條件去走下一步);

「華盛頓共識」導致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崩潰, 因為國家重要產業、國防產業、資本密集但是收效很低的產業私有化太快,造成國家發展的根基動搖,從而產生了收入差距變化太大、國防發展滯後、國家基石產業動蕩、社會基石產業受到外部影響增加、社會動蕩、國防不行,導致新興社會主義國家動蕩、破產;當時 大型國有基石企業是穩定之源;

比較優勢,不是優勢而是和別人比較產生的優勢;

中國產業升級、國家穩定發展的代價:環境污染(產業發展必經過程、只能減緩)、收入分配差距增加、腐敗增加;

一旦企業發展和別的國家的比較優勢減少,即企業達到自己盈利的條件後,政府補貼就要慢慢退出,開放這個行業的市場經濟,因為如果現在還有補貼,導致的腐敗等壞處增加;可能的信號就是對於部分行業國家要放開,慢慢走向市場;

發達國家正常經濟發展速度為3%,但是現在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發展速度慢了,導致中國外部需求減緩,需求側減少;國內需求:投資需求減少,四萬億用完了,相對來說是減少的,消費需求相對來說維持在8%左右;

未來國際形勢上,國際主要經濟體增速沒有回到3%,外部需求減少;為了維持增長,中國必須增加內部投資和內部消費需求。內部需求,過去是城市城市之間交通投資,但是現在會轉化為城市內部基礎設施投資,同時為應對農村人口進城的城市化發展;

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維修,內部需求相對中國很少;

中國會採用財政赤字作為反周期的手段,政府引導民間投資;

中國把大量的人給其他國家提供人才、資本等資源用於發展,並且改善自己的經濟;

發達國家的經驗可能並不適合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還不如去向好的發展中國家——中國 學習;

別信別人的,適合自己的才是對的,可能晚一點,但是步子更穩;

路都要走一遍,只是走的時間長短問題,但是必須走一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rom0toN 的精彩文章:

TAG:From0t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