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除了廣告收入和會員規模,衝擊IPO的愛奇藝還有哪些「長板」?

除了廣告收入和會員規模,衝擊IPO的愛奇藝還有哪些「長板」?

2018年開年,愛奇藝、B站、虎牙直播、映客直播先後爆出赴美上市消息。

愛奇藝遞交IPO申請文件之後,引發了業內討論和分析。從招股書來看,核心營收上有顯著增長,成為首要亮點。愛奇藝2017年總營收為人民幣173.784億元(約合26.71億美元),較2016年的人民幣112.374億元增長54.6%;其中,廣告收入以2017年為例,較2016年廣告收入增長了40.09%。綜合第三方調研機構數據來看,大的市場趨勢上,中國網路視頻平台的廣告市場規模依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另一方面,會員收入也有可觀增長——愛奇藝的會員服務收入佔總收入百分比從2015年的18.7%上升至2016年的33.5%,並在2017年進一步上升至37.6%。截至2017年12月31日,愛奇藝會員數量達到5080萬。

會員增長規模,與奇藝斥自製內容的能力密不可分。此前巨資打造的劇集和綜藝從《射鵰英雄傳》、《無證之罪》到《中國有嘻哈》,為平台帶來了會員規模的增長和逐漸放大的影響力。

網路視頻平台的兩大核心業務,一個是廣告業務以及對應的市場規模,另外一個則是會員規模,是決定行業格局的關鍵。

不過,除了兩個方面的核心財務指標,還有包括資金利用效率(即會員增速與頭部劇單集製作成本比例),以及廣告、會員業務之外邊緣性業務的經營情況都值得關注。

在我看來,這二者的重要性不應該被忽略:


第一,會員增速大幅超過頭部劇集成本

拿頭部劇集單集製作成本與會員增速來說。眾所周知,愛奇藝自2015年就以500萬大手筆單集投入製作《盜墓筆記》,刺激了會員付費市場。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愛奇藝以2.88億的總定製價格製作《盜墓筆記3》,按照每季12集的體量,單集製作成本將達到2400萬。

雖說頭部劇集單集成本上升了近5倍,不過按照愛奇藝在2015年6月份公布的500萬會員數,粗略估算下2015-2017年,會員增速超過頭部劇製作成本2倍。也就是說,愛奇藝走繼續擴大投入自製內容,吸引會員數是條正確的路子,等到會員數達到一定規模,再漲價用戶也不會太反感。

流媒體巨頭Netflix 在2017年10月,宣布調漲美國市場的套餐月費,就直接反應了這一點。在其推出的三類套餐中,最受用戶歡迎的標準套餐月費從9.99美元漲至10.99美元;高級套餐月費從11.99美元漲至13.99美元,但是基本套餐維持原先的7.99美元不變。要知道這一漲價舉措為Netflix增加了近10%的收入,之前Netflix曾對套餐漲價,擔憂引發訂閱用戶的抵制,導致訂戶數量大減。不過同期美國國內用戶增長了198萬、海外用戶增長了636萬均超出了市場預期。

彬元資本邱夢晨告訴鈦媒體:「單純從量的角度上看,愛奇藝的會員數據量已經非常好了。我估計可能在2020年,也就是2年之後愛奇藝的會員數會超過1個億。我們拿一個億來算的話,現在單個付費用戶貢獻的收入為130元左右,未來兩年內,會員這塊的收入可能會給愛奇藝帶來100-200億收入。」

第二,會員業務有天花板,邊緣業務在發力

一直以來分析人士將愛奇藝商業模式對標為Netflix ,而愛奇藝卻自稱對標線上迪士尼。不難理解,Netflix在美國面向1.2億家庭用戶提供流媒體服務,而按照愛奇藝一個帳戶可共享4位用戶來算的話,大致上面向2、3億中國家庭用戶提供流媒體服務。二者在提供服務、國內付費會員市場規模上較為貼近。

不過在營收結構上、發展模式上二者又存有差異。2018年1月23號,Netflix 公布的四季度財報顯示,Netflix總的會員數達到1.2億,其中會員收入佔據著Netflix全部收入。(會員收入=流媒體業務+DVD租憑,其中流媒體業務占營收9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Netflix取得如此龐大的會員數,離不開海外用戶的貢獻,並在2017年Q3、Q4超越美國本土會員數。2017 年,Netflix 近五成、大約 50 億美元的收入來自國際業務,並首次實現年度盈利 —— 2.2 億美元。這都離不開國際業務的快速增長。而且早在2010 年,Netflix進入加拿大市場開始,之後相繼進入了拉丁美洲、英國、芬蘭、德國,並在 2016 年 1 月宣布進入除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外的全球市場。

對於愛奇藝而言打入海外市場奪取用戶的難度可想而知,一是渠道拓展在國內都尚未全面鋪展,國際化尚未起步、二是語言文化隔閡問題。也就是說愛奇藝未來會員用戶數天花板要明顯低於Netflix。按照愛奇藝目前5080萬會員,對應中國2-3億家庭用戶,愛奇藝會員增幅大約還有4倍-8倍的增長空間。

那在愛奇藝會員數指標見頂之後,除卻常規的廣告外,如何提升「每用戶平均收入」成為關鍵。

2016年初,愛奇藝完成更名,「愛奇藝視頻」正式更名為「愛奇藝」,這一年是其轉型的關鍵之年。包括VIP會員、遊戲、電商、交友、電影票、文學、奇秀等娛樂生活服務同時整合進入App首頁,愛奇藝從單純的視頻平台轉向一站式娛樂平台。

2018年2月2日,愛奇藝又成立了全新愛奇藝動漫App。

從愛奇藝招股書顯示,遊戲、電商、交友、電影票、文學、奇秀等娛樂生活服務目前占收入比重為8%——這一比重並不高,但愛奇藝「日均1.236億」的訪問用戶中,只有5000多萬是會員,因此就需要諸如遊戲、文學、奇秀等大量邊緣業務去服務輕度用戶,在留住用戶的基礎上;同時也需要進一步挖掘用戶價值,轉化更多會員。

可以類比不久前公布招股書的B站,其2017年遊戲收入佔總收入達到83.4%,單靠遊戲代理、聯運就可撐起一家上市公司。

此外愛奇藝以劇集為核心吸引付費用戶的內容產品,上述文學、遊戲、電商等作為泛娛樂產業鏈條中的一環,也能夠很好承接劇集IP,延伸劇集IP,進行多輪次變現。

「愛奇藝現在更像是以傳媒娛樂公司去布局,而不是單純的視頻平台,除卻廣告、會員業務外,需要遊戲、文學等其它貨幣化變現方式。」易凱資本VP馬慧敏告訴鈦媒體。

當然愛奇藝這種商業模式,相較於騰訊動漫、閱文、騰訊遊戲為騰訊視頻輸血的模式,產業鏈基礎設施還不夠完善,但扮演的角色,發揮的效應無疑值得關注。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阿里發布Q3財報:阿里雲季度營收增104%,去年營收破百億
鈦媒體Pro創投日報:3月7日收錄投融資項目24起

TAG:鈦媒體APP |